國外騎手,還沒來得及困進系統裏
最近,《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這篇文章再次將外賣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
每天中午發出的靈魂一問「今天中午吃什麼」,讓外賣行業與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而困於系統的外賣騎手,也讓人感同身受,誰又不是被困住的人呢?
相比於國內外賣騎手高效、高危的行業標籤,國外的外賣送餐事業則是別具一格,頗具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相信我,除了在中國,有生之年你都不會想念外賣。
戰鬥民族的佛系操作
作為戰鬥民族,俄羅斯的送餐員秉承着「接單必送,使命必達」這鐵一般的信條。只要送餐地址存在於太陽系,達瓦里氏就一定會將外賣送到同志的手中。
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送達時間。
在外賣配送這一工作上,我們看到了戰鬥民族少有的佛系操作。向馬克思保證,如果外賣老鐵們對於送餐工作的態度能達到對伏特加的1%,那俄羅斯的外賣配送事業將成為第九大世界奇蹟。
當你的外賣從廚師的手中被交到外賣老鐵揹包裏的那一刻,它即將開始生命中唯一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它可能在莫斯科紅場駐足,看鴿羣翱翔,聽琴聲悠揚;它可能在聖彼得堡大教堂前和人們一起祈禱,看雪花飄落;它可能只是陪着送餐員在某個街角駐足,在等待信號燈的片刻思考 人外賣生;當用腳步丈量完這城市的一隅,它終究會被送到你的手中。
除了最原始的送餐方式,俄國老鐵們也會在效率和舒適中尋找平衡。相比於步行,腳踏車在保留靈活性的同時更具速度優勢。
至於為什麼不選擇開車體驗風馳電掣的感覺,我想即使是戰鬥民族,酒駕也是違法的。畢竟酒精才是俄國人的驅動內核,在生命的任何時刻放棄噸噸噸的權利,都是對基因的背叛。
當你的外賣和公交車產生聯繫時,請不要質疑外賣員的專業性,難道還有比這更兩全其美的辦法麼?
如果是在冬季,請不要抱怨外賣為什麼還沒有到。在零下40°C的環境中,外賣老鐵正以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向你所在的座標滑動。
和國內的外賣環境一樣,俄羅斯的外賣事業也由小黃和小綠兩大巨頭把持。但不同於國內競爭的劍拔弩張,俄羅斯外賣老鐵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沒錯,在俄羅斯送外賣,你甚至可以談戀愛。
我有理由相信,當19世紀芭蕾舞從法國流落到俄羅斯時,法國人特有的浪漫主義也悄悄地跟着溜了進來。
不要為了你等待超過2個小時的外賣而悲傷,它或許剛剛見證了一段愛情。為了愛情,乾杯!
奮鬥不止的日本外賣老人
不同於俄羅斯老鐵的豪放作風,日本的外賣服務混合着東方特有美學和精神。相同的,是一樣令人牽腸掛肚的送達速度。
匠人精神在日本備受推崇,即使是外賣便當,也要嚴格遵循製作過程,絕不能一絲疏漏。而精緻的程度往往與時間的消耗成正比,所以如果想要中午吃外賣,最好在早上9:00就開始訂餐。
如果説聖誕老人是童話中美好的期盼,那日本的外賣老人就是在狂抽現實的耳光。當日本有超過50萬青年人對生活喪失希望,選擇閉門不出的蟄居生活時,日本的老人為了生活仍然走在送外賣的路上。
據統計,日本Uber Eats 超過1.5萬的外賣員中,60歲以上的老人佔了大多數。比起35歲就想退休的年輕人,大爺大媽們放棄了了廣場舞,選擇繼續奮戰在一線補貼家用。
送外賣,不僅工作時間靈活,工作量可控,還能順便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因此深受老年人的喜愛。 步行和騎自行車,是大爺大媽最喜歡的送餐方式。
當你拿到精美的便當時,會發現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不用再擔心 「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準」的物不對版,日本外賣對於廣告的還原度無限接近100%。
面對這樣精美的外賣,你甚至不忍心下筷去破壞,一口下去,靈魂彷彿都得到了昇華。日本自然資源匱乏,所以極為注重環保,使用一次性材料簡直就是犯罪,外賣包裝通常採用漆盒和木盒。
請注意,你所購買的便當並不包括餐盒,所以在吃完後需要將餐盒洗淨,並放置在門口,等待外賣員回收。對於足不出户的年輕人而言,選擇外賣服務的過程,顯然是痛並快樂着。
不知道當美食入喉的時候,看着夕陽下外賣老人遠去的身影,日本青年是否會重拾灌籃高手海賊王一拳超人二次元的熱血。
由於人口老齡化和青年人不想工作的宅屬性,日本的人力成本急劇上升。街頭的全職外賣員已經出現了中國小哥的身影,如果每天滿勤配送,月收入能夠達到30萬日元。
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發出了“東歐的姑娘還沒娶回家,又想騙我去日本送外賣”的驚呼。但在生活成本頗高的日本,30萬日元也難以滿足“橫掃秋葉原一條街”的夢想。
反互聯網化的印度外賣傳奇
如果説全世界哪裏的外賣服務能和國內一較高下,那也只有印度這個開掛神奇的國度了。孟買的外賣大師們守護着古老的秩序,代表科技生產力的互聯網外賣在這裏根本行不通。
孟買的送餐大師被稱作達巴瓦拉,馬拉地語譯為「送盒飯的人」。他們身穿白色制服、頭戴甘地帽,攜帶着數十個桶狀飯盒的達巴瓦拉,穿梭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對於大師們而言,把餐食準時的交付到顧客手中是一項神聖的使命。街頭上穿行的車流和散步的羊羣不能阻擋他們,洪澇和暴雨也不能阻擋他們,哪怕是2008年孟買發生的恐怖襲擊依然不能停止他們的腳步。
因為大師們運送的不只是一份簡單的料理,更是一份愛的傳遞。嚴格地説,外賣大師們只「外」不「賣」。他們所運送的每一份食物,都是出自每個家庭的女主人之手 。
妻子對你的愛有多深,看看每天能否準時收到達巴瓦拉就知道了。每天早晨10點左右,外賣大師們會準時敲開僱主家的房門,從女主人手中接過愛心便當。每位外賣大師要負責幾十位僱主,時間緊任務重,如果女主人沒有按時準備好飯菜,達巴瓦拉有權無償解約。
10:30,所有的達巴瓦拉在火車站集合,把負責盒飯打上標記,進行分配裝運。如同通州居住海淀上班的程序員一樣,孟買的上班族們也是要跨越大半個城市去上班。午餐需要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市中心。
當列車抵達時,火車站的達巴瓦拉們早已摩拳擦掌,成為這場飯盒接力賽中最重要的一棒。沒有手機GPS定位,沒有配送地址填寫,達巴瓦拉的高效配送歸功於飯盒上一串串神秘代碼。
中心加粗的數字表示要送達的火車站;蓋子邊緣的字母和數字的組合:一個是代表辦公樓,一個表示樓層,另外兩個字母分別代表發貨的火車站和街道地址;客户提供的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小袋子有時也會幫助達巴瓦拉記住哪個鐵罐屬於哪個客户。
除了對環境極其熟悉的外賣大師們,哪怕是詹姆斯邦德面對這些由字母、數字、字符組成的暗號也會一臉懵逼,名偵探柯南也無法指出唯一的真相。但在識字不多的達巴瓦拉眼中,這代表着城市間一個個精準的座標。
在印度,給達巴瓦拉讓路是一種基本禮貌。一般的外賣配送範圍只有3—5公里,而達巴瓦拉最遠可以從18公里外的家中將午餐交到你的手上。
對於僱主而言,外賣大師不是送餐的工具人,他們是朋友,夥伴,甚至更為親近的家人。達巴瓦拉的平均月收入在4500——5000盧比之間,約合人民幣450元。對於達巴瓦拉而言,送外賣不只是一份賺取報酬的工作,更是他們畢生的事業。
當地的宗教教導人們,提供食物是人的最高功德之一。
2013年,以達巴瓦拉送餐為主題的電影《午餐盒》,由出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伊爾凡·可汗主演,講述了一場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並在戛納影展中獲得多個獎項。
在孟買的每一天,5000名達巴瓦拉攜帶着2000萬份午餐穿行在街頭,白色制服和甘地帽成為這裏獨有的城市風景。 外賣從不只關乎食物,更是生活的一隅。
由外賣引發的思維跳躍
請允許我提一個很舊很土潮的梗,「馬斯洛層次理論」。平台根據大數據進行的時間算法,基於GPS衞星定位的精確指導,被困在高科技系統裏的外賣騎手本質上提供的仍舊是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食物。
科技在對效率和生產力進行優化,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生活質量並沒有提高,反倒是越活越窒息。
是不是有賽博朋克nèi味兒了?我並不是反對科學技術,但朋克才是生活的真相。
在加拿大,你可以享受皇家騎警的外賣速遞。由於政府削減財政支出,警察們也只能在工作時兼職送外賣補貼家用,不受交通規則限制的警車顯然提升了他們的競爭力。
兩年前的敍利亞戰火紛飛,穿越戰場的外賣小哥成為了雙方的停火信號。戰壕中的士兵接過的不僅僅是熱乎乎的披薩,更是一天中短暫的和平時光。
外賣員的核心訴求是賺錢,所以多接單對他來説是正確的選擇。
平台需要更多的顧客流量,所以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取悦顧客,不斷優化系統時間是正確的選擇。
顧客花錢買服務,在同等花費下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服務,是正確的選擇。
所有人都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事情的發展卻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不僅僅是外賣騎手這一職業所面臨的問題,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重發展中如何選取一個適合的平衡點,是我們更需要去思考的。
不扯淡了,手裏的外賣都快涼了。我得趕緊吃完,畢竟下篇稿子的選題還沒定呢。
參考資料:
在印度點外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窮遊網
為什麼西方人很少點外賣?原來在國外點外賣這麼奢侈,強國網
印度外賣就像開了掛,但單身狗享受不了這種待遇,beebee星球
你平均一週點幾次外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