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聽説過這樣的 " 精神小夥 " 嗎?
鍋蓋頭、緊身褲、霸氣無比的金鍊子、動感十足的社會搖 ……
儘管 " 先穿褲子再穿鞋,先當孫子再當爺 " 等社會語錄隨着他們的視頻傳播開來," 精神小夥不請自來 "、" 精神小夥社會搖 " 等梗更是一度火爆網絡;
但在大部分人眼中,這些年輕人略帶土味的言行舉止和處世方式,都是難以理解的 " 非主流 "。
遠在愛爾蘭,也有兩個 " 精神小夥 "。
他們看起來又憨又土,奇葩事做了一堆,有笑有淚的生活卻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繼大鬧課堂被退學、15 歲當上 " 準爸爸 " 之後,他們又來了——
這部劇原譯名《少年犯》,主打中二少年衝動放肆的青春。
或許是由於太不 " 正能量 ",後來連劇名都被 " 打碼 ",改成了現在的《年少輕狂》。
改編自 2016 年的同名電影,由原班人馬打造,BBC 出品,三季的豆瓣評分均在 9 分以上。
第一、第二季 9.1,第三集拿下 9.2 分
與影片相同,故事發生在愛爾蘭(* 是愛爾蘭而不是北愛爾蘭,不屬於英國)的科克城,一個民風剽悍的地方。
故事的主角圍繞着兩個高中男生,Conor(康納)和Jock(喬克)展開。
他們是最鐵的哥們——
梳一樣的髮型,留一樣的八字鬍,戴一樣的金鍊子。
兩人走在一起,活脱脱就是跳着社會搖的土嗨小青年。
和多數青春劇中非富即帥的精英男主截然不同,Conor 和 Jock 顏值普通、生活困窘、學業堪憂,調皮搗蛋倒是不落人後。
他們就讀於 " 全國唯一一所廁所裏有避孕套售賣機的學校 ",校長的肖像掛在牆上,立刻就有熊學生留下嘲弄的塗鴉。
比起其他熊學生,Jock 和 Conor 更勝一籌。
與好學生毫不沾邊,翹課、戀愛、用各種奇葩的操作將鉛皮到自行車等小物件偷了個遍。
甚至因為標誌性的頭套,成了聞名全城、受民眾袒護的" 面具大盜 "。
無疑,他們屬於社會的底層——
Conor 失去了父親,靠做魚販的母親 Mairead 辛苦工作才能勉強填飽肚子;而 Jock 的母親溺亡,在那之後父親便成了酒鬼,常常對他拳腳相加;
看不下去的 Mairead 將 Jock 接來自己家,在她的照顧下,三人組成的新家庭貧窮卻温暖。
沙雕與温情無縫銜接
儘管如此,長期浸泡在一個充滿失業者、流氓甚至罪犯的環境中,Conor 和 Jock 依然免不了耳濡目染,甚至青出於藍。
為了給生活帶來改變,兩個熊孩子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親身詮釋 " 無知者無畏 " 和 " 好心辦壞事 "。
前兩季的故事中,他們先是在報復混混 Billy Murphy 的契機下,找到了戴面罩偷自行車的 " 致富之路 ";
每次小偷小摸都從 Healy 警官手裏堪堪逃脱。
又分別和 Walsh 校長的兩個女兒發展出兩段戀情,讓校長多次瀕臨崩潰。
其中,Conor 和 Linda 走" 純情 "路線,感情推進的方式不走尋常路,不斷刷新觀眾的認知。
能用自己的外套幫你擦鼻涕的人,大概是真愛了吧。
相比之下,Jock 和 Siobhán 則迅猛得多——
甚至一舉中標。
第二季結尾,Siobhán 臨盆。
隨着小嬰兒 Star 的出生,兩個男孩所在的 MacSweeney 家和兩個女孩所在的Walsh 家兩個原本 " 不對付 " 的家庭也漸漸修好。
然而也不能忘了,Conor 和 Jock 也已經因為此前遭到誣陷時大鬧學校的行為,被 Walsh 校長親自逐出了校園。
兩人還沒在社會站穩腳跟,便成為未成年 " 奶爸 ",面臨着養家、看娃的巨大責任。
餐車剛開業就燒了個乾淨
到了第三季,另觀眾們放不下心的一大懸念便在於——
這兩個偷自行車為生的少年,似乎只要一步踏錯,便會毀掉自己的人生。
他們真的能做好一個社會人,甚至當好一個 " 父親 " 嗎?
顯然,以校長 Walsh 為代表的家長們、主流社會精英,一開始便秉持着懷疑的態度。
於是在 Star 出生之後,Jock 就發現自己完全不被信任。
而這樣的懷疑,似乎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成為奶爸沒能瞬間使 Jock 和 Conor 變成有責任感的成熟男人,他們還像往常一樣犯傻犯混、滑稽可笑。
當混混 Billy 拉他們參與的偷電視計劃和照料孩子的任務衝突時,兩人甚至帶着 Star 來到了犯罪現場,結果一個不留神,就發現寶貝女兒走失了,
儘管在路人的幫助下很快就找回了 Star,這次驚嚇還是給 Jock 和 Conor 上了一課——大部分人最初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必須要努力成長才行。
" 成長 "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很快,Conor 和 Jock 就迎來了另一種意義上的 " 翻車 "。
因為兩輛自行車,Healy 警官追着這兩位 " 面具大盜 " 來到了郊外,併成功把他們堵在了一座倉庫中。
當入獄近在咫尺的時候,Conor 和 Jock 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懼。
他們能就從監獄生活中倖存嗎?就算可以,四年的獄中經歷和留下的犯罪記錄也必將深刻地影響他們的人生。
通俗來説,這可能就是" 社會的毒打 "——讓熊孩子意識到,人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任。
終於,Conor 決定向媽媽 Mairead 求助,並要求習慣靠説謊解決問題的 Jock 將一切坦白。
經歷了震驚和崩潰之後,Mairead 還是選擇為孩子們創造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她以處理感情問題的藉口引開了 Healy,讓 Conor 和 Jock 悄悄溜走。
這會是 Conor 和 Jock 最後一次戴上面具。
" 戴面具是終極的謊言,因為(那允許我們)做什麼都不想負責。"
在這層意義上,少年們也將第一次摘下面具。
如果説,《少年犯》第一季是在無憂無慮、作天作地的校園青春中認識友情、親情與愛情;
第二季是離開校園、初入社會,在母親的羽翼下試探着走向更大更復雜的世界;
那麼," 摘下面具 " 或許可以説是《少年犯》第三季最為重要的主題。
對於 Jock 和 Conor,他們需要摘下掩護 " 熊孩子們 " 肆意妄為的面具,逐漸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媽媽 Mairead,如心理醫師所説,為保護孩子們而戴上了一副堅強、威嚴的守護者面具,戴得太久太久以至於自己都忘記了。
應該時不時取下面具,率性地做自己。
Mairead 和 Healy 這對矛盾重重的戀人,也需要在愛人面前卸下偽裝,甚至訴諸行動,來一次全心全意的溝通。
結局一集中,Conor、Jock 帶着女友 Linda、Siobhán、媽媽 Mairead、Healy 警官、Walsh 校長及其妻子 Orla,一行人跟隨混混 Billy Murphy 來到海邊。
原來曾自認沒人關心、沒人愛的 Billy,也會因(他極不負責任的)母親的去世而感到悲傷。
有人説,Billy Murphy 這個暴力、神經質、遭人排斥還坐過牢的流浪漢,代表了 Conor 和 Jock 的一種可能的未來。
但可幸的是,因為天然的美好品質、更因為來自家人、朋友、戀人的愛,Conor 和 Jock 更有着各種各樣的缺點,卻從未真正犯下罪大惡極的過錯,始終懷有單純、懷有善良。
他們過着操蛋的生活卻從不怨天尤人,認準了朋友就堅定地與 ta 相伴,對喜歡的人也能勇敢表白。此刻,他們又從 Billy 身上更深地理解愛、珍惜愛——
有時候人就是會 擁有了卻不知感激。
在 Billy 的帶領下,所有人紛紛脱下外衣,像孩子一樣在沙灘奔跑,躍入海水,
平日裏勢利、刻板的校長也脱得只剩短褲,露出的竟然是遍佈的紋身,看來也曾有過一段年少輕狂的歷史。
這時,他們又何嘗不是脱下了一層 " 成年人 " 的面具呢?
童心未泯未必是一件壞事,至少能讓人們從沉重的責任之中獲得休憩。
它唯一的阻礙可能是,世界上所有成年人都得放下架子,別再像 " 成年人 " 那樣死板。
隨着成長,我們背上了越來越重的責任,考慮和牽掛的事情越來越多——
看來,Conor 和 Jock 也不能免俗。
於是這一季的 " 雞湯味兒 " 變濃了,幸好,沙雕而温暖的底色還在。
畢竟,誰又不想在取下面具的時候,還能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甚至無法無天的青春時光呢?
【來源:豆瓣影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