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 “蟹宴”謠言:一種輿論場的病毒

“上海多家醫療機構受到某公司醫藥代表宴請陽澄湖大閘蟹,導致醫院系統風聲鶴唳,紛紛停診。”

這是一條很容易識破的謠言。因為其中有一個邏輯漏洞:如果是一頓飯局引發病毒傳播,那麼流調溯源反倒是要簡單得多,醫院的波及面也要小得多。在明確“蟹宴”是一則謠言的基礎上,我們要追問:如此低劣的謠言,為什麼會引發一定規模的傳播?

我想起上一輪局部疫情時的一則謠言:一位南京人專程來到上海,陪松江的女護士過七夕,結果女護士中招。這個謠言更劣質,因為謠言傳播的時候,南京已無新增病例。

從上一次到這一次,還包括其他地區的疫情謠言,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私密性。謠言的核心往往是一些私密的話題,比如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或職場關係。部分受眾具有窺私心理、吃瓜心態,他們往往願意看到一段不倫之戀或者一些非法勾當因為疫情的關係被公諸於世。這成為不堪入目的網絡謠言生長的土壤。與此同時,個別網絡大V捕風捉影式的言論也為本已火熱的輿論澆上一把油。

但多次事實已經證明,新冠病毒的傳播根本不需要這些鋪墊。一次個人衞生的不注意、又或者是毒株的長時間潛伏,都可能會讓病毒在人羣間悄然傳播。而“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也正是基於上述清醒認識。

在全球範圍內,病毒也許一時做不到徹底消滅,但對謠言的抵制可以而且理應逐步升級。比如毫無邏輯可言的聊天記錄,以及所謂的匿名爆料,這些圈羣傳播的小道消息,其實只要受眾稍具理智,就能夠作出基本的判斷。

當然,我們不僅要提醒大眾切勿上當受騙,更要提醒個別社交媒體大V,尤其是自稱醫學專業人士者,在傳播涉疫情的消息上切勿帶偏節奏,煽動公眾的恐慌和焦慮,攪亂輿論場的正常生態。

應對疫情遭遇戰,上海各單位、各部門正以最短時間、以對市民影響最小的方式實現動態清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希望各位市民能夠對防控人員的流調排查和採樣檢測工作多一些配合,對網絡中不斷滋生的謠言多一份警惕。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在各條戰線上各盡其職,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那麼生活秩序將很快得到恢復。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8 字。

轉載請註明: 熱評 | “蟹宴”謠言:一種輿論場的病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