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白巖松:

在防疫的過程當中,沒有新聞是最好的新聞,我們似乎已經經歷了很長的一段國內確診本土病例都是零這樣的日子。然而,本週雲南瑞麗的疫情捲土重來,平靜的沒有本土疫情新聞的日子又結束了。不過跟以往相比較,除了隔離、核酸檢測等等方式之外,擴大疫苗接種成了新的防控疫情方法。其實不僅僅是防控瑞麗的疫情,對於我國走出疫情時代,甚至是世界走出疫情的時代,疫苗接種都是重中之重,也寄予着人們最大的期待。過去的這一週,在國內每天都有300萬到600萬劑次的疫苗被注射,未來這個數字有望發展到每天一千萬劑次。目前總的接種量已經超過一億多劑次,總量不小,然而接種率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看還算不上高。如何擴大接種率?打開國門與世界重新對接,還需要等待多久?疫苗是通往後疫情時代最好的橋樑嗎?《新聞週刊》本週視點關注:疫苗接種。

疫情向好 為何還要擴大疫苗接種?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本週二,出現局部疫情的雲南瑞麗,打破了多日以來境內無新增本土病例的紀錄。在對此次疫情的處置中,瑞麗除了採取大規模核酸檢測、社區封閉管理等已被熟知的防疫措施外,還提出將擴大新冠疫苗接種範圍,儘快建立人羣免疫屏障。此時,疫苗成為了控制局部疫情的新手段。

瑞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萬永芳:(根據)瑞麗現在目前的疫情形勢,加快疫苗接種,能在人羣建立免疫。阻斷新冠疫情的蔓延,那麼首先就是接種的對象,18歲以上人羣,接種的目標那就是全員(接種),包括長期居住在中國的緬籍人員都開始接種。

記者通過走訪瑞麗緊急開闢出的疫苗接種點發現,前來接種疫苗的居民已經排成長龍,接種點將24小時晝夜不間斷運轉。而像這樣的接種點,已經設置了25個,預計下週二,瑞麗將完成對適宜人羣全覆蓋的疫苗接種工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我們經常會講到非藥物干預,最主要是講隔離和(核酸)檢測。通過(核酸)檢測以後,進一步精準地隔離,包括封城。但是這一次疫苗的一個注射,事實上就屬於使用了藥物和疫苗等措施防控的一個策略,這種策略它的一個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叫應急接種,是我們整個防控突發性傳染病的慣例。

事實上,在國產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後,曾經發生過局部疫情的地區,疫苗接種率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北京大興在全國率先實現80%的疫苗覆蓋率,已初步建立起免疫屏障;河北石家莊將在今年6月底達到50%的接種率,疫苗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防疫手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中國對這一次疫情的一個防控力度特別大,是(對本土病例)零容忍,零容忍的條件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實施全員的接種到位,所以就必須零容忍,否則就會引發進一步的疫情的一個擴散。我們是有能力清零(本土病例)的,但是這種持續地以犧牲我們的社會政治經濟正常生活為代價的一個清零策略,事實上長遠來講是不可持久的。

從3月24日起,國家衞健委每日在官網公佈疫苗接種總數,截至本週五,已接種1.26億劑次,每日新增接種量還在穩步提升。但與此同時,各地也在實踐中發現,普通人對接種新冠疫苗存在多樣的觀點。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武漢市漢陽區鸚鵡街自力社區書記 袁莉:年紀大的,就是因為自己身體的一些基礎疾病(不願接種),可能知曉的相關知識不是那麼多。所以在這一塊,根據現在最新的一些信息的話,我們會給它做一個全面的宣傳。

深圳居民 李女士:其實最開始知道疫苗的時候是有一些擔心的,因為我們國家的話速度很快,就發展出來疫苗這一個防疫的東西,因為它的臨牀實驗會有一些少。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疫苗(接種)猶豫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現在沒有本土(病例),大家覺得風險不在我的身邊。這個其實是人之常情,因為疫苗接種,事實上只是大家為了避免發生在身邊的風險,對於遠方的風險,其實我們人類從來不予關注。

雖然新冠疫苗的產能和可及性都在提升,但在中國較大的人口基數下,目前的疫苗接種率僅在4%左右,不僅距構築免疫屏障所需的70%存在差距,也與某些發達經濟體相比存在差距。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世界上大的經濟體它接種的速度非常快,像以色列馬上就要實現免疫的一個屏障,英國也接近非常快的速度在接種,它現在4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一個接種。美國總共也就三點幾億人口,他如果每天的接種量是到400萬劑的這一個水平,它事實上達到免疫屏障也是指日可待。

在張文宏看來,隨着其他國家逐個建立起免疫屏障,世界範圍內的疫情將會得到顯著控制,世界將會重新打開。而屆時,如果中國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將會面臨更大的威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如果疫苗沒有接種成功,我們對這一次疫情,對於新冠將繼續保持一個(對本土病例)零容忍的態度。那麼如果萬一其他的國家不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都全面開放,我們就會碰到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與世界交流之間的一個障礙,就是你不能徹底地開放。

白巖松:

疫苗接種採取的是自願原則,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政府是在提倡應接盡接,如何在應接盡接與自願這兩者之間形成最大公約數?的確,現在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為鼓勵居民接種疫苗,最近一段時間可以説各地想出了各種高招,有特點的標語橫幅,各種倡議書、開動員會,對接種疫苗好的單位的鼓勵甚至貼相當於小紅花的標誌,各地都在做。與此同時,擴大接種人羣也是重要的推動力,比如60歲以上,還有接下來18歲以下,再比如一些有慢性病的人羣,如何安全接種?

疫苗應該怎麼打?指南明確居民放心

本週,“我們一起打疫苗”,這樣一句流行語火爆全網,就連中國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參與填詞譜成了“疫苗歌”。而這句流行語源起於深圳鹽田區東和社區打出的一條宣傳橫幅。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深圳市衞生和健康委員會宣傳處處長 王嶺:上面接到的這種標語它都比較生硬,比如説切斷傳染鏈條,然後建立全民免疫,我們宣傳處就讓我們寫手就寫了20條的標語,比較活潑的,我們一起來打疫苗就是共同體,然後一起苗就是朗朗上口,它就是叫自帶BGM,就是抖音裏的這種神曲,然後我們的寫手她是一個80後做新媒體的寫手,就很有網感的這種標語,就很受羣眾歡迎。

截至本週五,深圳市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約230萬,接種率還不到20%,實現接種目標仍然任重道遠,不少居民此前的接種意願並不十分強烈。而這樣一條火出圈的標語,顯然拉近了居民和疫苗的心理距離,接種點的人數比此前增多了。

深圳居民 李女士:上班的時候就看到這個標語,我覺得很上頭,看到這個標語就一起跟着唱出來了。

深圳居民 莫女士:很朗朗上口,很洗腦。很多人也是看了標語之後,然後對疫苗這個事情有了更加進一步深入的瞭解,然後才來打疫苗。

深圳市鹽田區衞生健康局副局長 張京京:我們老百姓的接種意願是明顯提高了,而且有一個帶動效應,就是説可能你的鄰居都打了,左鄰右舍都打了,可能我自己覺得我也應該去打了。我們從社康(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平時的排隊就可以看出來,現在我們每一個社康(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都排滿了人。

一些居民對打疫苗猶豫不決,往往是因為對疫苗的不良反應、接種禁忌等心存疑慮。而本週,國家衞健委發佈的首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對公眾的大部分疑慮給出瞭解答。比如對於此前熱議的60歲以上羣體,這份指南就明確建議接種。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能打疫苗嗎?這是很多老人一直以來的疑惑。而衞健委指南中明確,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羣不是禁忌人羣,建議接種。

武漢市漢陽區鸚鵡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公共衞生科科長 周姝:因為之前的禁忌症其實是很多疾病,或者是很多情況都説了不能。所以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其實也是挺糾結的。這個新的指南把疫苗的禁忌症給説得更明確一些。而且很多以前我們拿不定主意的一些情況,他們都幫我們給明確指出來的,所以對我們今後判斷接種者適不適應接種,其實給我們很大的一個指導。

曾經有疫苗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不能接種,但對青黴素過敏、頭孢過敏的人可以接種;孕婦不可以接種,但哺乳期、備孕期婦女可以接種。對於這樣的問題,接種醫生此前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而《指南》發佈後,醫生和公眾都能擁有較為科學的判斷依據。本週,衞健委還發布了新冠疫苗接種培訓大綱和接種問答。在“應接盡接”的壓力之下,我們也必須確保,每一針都是知情和自願的,都是科學和安全的。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這個指南對推動基層疫苗接種非常關鍵,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事實上在短期內推動大面積的疫苗接種,事實上這應該是第一次。很多事情其實不是通過我們主觀來判斷,所以我認為有這樣一個接種的規範,對於我們一個接種的,一個有序的開展,是非常的關鍵。這個是我們獲得疫苗接種從質到量,給予保證的最主要的一個方式。所以不單單是有一份熱切的心,同時要遵守科學的流程,每一位操作的技術人員,都要一步一步按照這個流程去走,這樣才會保證我們接種的安全有序。

白巖松:

在疫苗接種方面,我國有着很大的優勢,一是免費,二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有四款附條件上市的疫苗,選擇打哪個?跟沒有疫苗可打的國家相比,簡直是種幸福的煩惱。但與此同時,還有另一種幸福的煩惱,由於我們總體的防控疫情效果非常好,雖然這段時間又有了瑞麗的疫情,但是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擔心,畢竟我們身邊由於疫情防控得好,沒有什麼傳染源,所以一些人覺得打疫苗也沒有必要啊,我防誰去?但問題是,中國與世界、各國與各國之間不會就這樣處於隔離或半隔離的狀態吧,世界各國國門一定會打開,那個時候如果疫苗接種率很低,我們怎麼開這個門?

各國開放國門 疫苗如何互認?

去年年初至今的三個學期,為了防疫,肖立把課堂搬進了家裏,100多名外國留學生課也只好全改成遠程線上授課。相較於面對面授課的直截順暢,他遭遇線上授課的摸爬滾打。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師 肖立:可能最大的影響是時區的影響。我的土耳其學生告訴我説,我們正常的時間應該8點半上課 ,但是在他們那還是大概(凌晨)3點多鐘。各個國家的網絡的情況甚至電力供應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我遇到過五次以上了。學生正在上課就表示説停電了,所以他就掉線了,你就發現這個人的畫面就不動了,他好像就像被凍結了一樣。有時候延遲會非常嚴重,你領讀生詞的時候,如果是在線下的話,大家幾乎是在同時讀一個生詞。但是你在網絡上聽他們讀生詞的話,聲音是此起彼伏,這就顯得比較亂 。

需要在社交實景中鍛鍊表達的語言教學,線上的及時反饋、考核等步驟都顯得舉步維艱。他很懷念與學生相處的日子。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師 肖立:這個簡直是一個催人淚下的話題,對於一個教師來説,最大的財富就是自己的學生,這不僅僅是一種感情上的寄託 ,也是你自己的職業目標、職業奮鬥的一個代表。都很希望儘早看到自己的學生能夠回到課堂,回到原來這種看起來是很普通的生活。

就在肖立原本已做好網絡教學常態化的準備時,他看到了國內外倡導的疫苗接種。更確切地説,作為預防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實行疫苗廣泛接種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儘快開放國門,進而恢復貿易的重大決策。在這種有限開放中,一個設想隨之產生:讓疫苗成為另一種護照,不僅適用於國內,也成為國際旅行通行證,以促進跨境人員流動,這便是“疫苗護照”。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查道炯:護照有發護照的一方,護照有認這個護照的一方,這樣你才能夠通行。有一個形象的説法,就是疫苗不是吃的蘋果 ,不是説在一個地方被認可的疫苗,就能夠自動到另外一個地方(被)認可。所以到目前為止,這個所謂疫苗護照的提法是有了,呼籲是有了,但是實質上的這個操作很少 。

正如護照並非所有國家互免簽證,疫苗護照首先面臨的同樣是疫苗互認問題。今年三月中旬,歐盟計劃推出“數字綠色證書”,四款疫苗被批准,後續可能會將中俄兩國疫苗納入其中,但前提是嚴格審批程序。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查道炯:疫苗在不同人的身上,特別是成年人身上,所能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特別是這一次新冠的疫苗的上市時間,是超音速(似)的快,但是疫苗最終的有效性,還是一步一步觀察過來。

由於通常情況下疫苗上市過程長達十年左右,而此次突發疫情導致疫苗上市時間被極大壓縮,也因此,各國疫苗的三期數據披露要完整、披露的結果要有過程以及注意收集疫苗實際接種後的反應,這不僅有利於獲得國際社會信任,還為世衞組織的預認證創造條件。這是世界公共衞生資源分配的推薦標準,只有質量、安全和有效性都符合全球標準,才能被推薦進入國際機構和各國的意向採購名單,3月31日,中國的兩款疫苗就被認定保護效力符合世衞組織要求,有可能通過預認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世界的疫苗接種不同,體系不一樣,事先也沒有經過非常好的技術上的互相認證 。所以在缺乏認證的一個情況下面,可能有種種原因,大家會很難接受對方的疫苗。將來在世界上其他的經濟體之間,如果他們的疫情的防控比較接近,他們疫苗的接種也比較接近,他們也會率先進行互認。

緊急上市的疫苗只有安全、持續免疫、開放透明的科學接種成為各國共識,才是互認基礎。同時,崇尚個人自由意願的羣體、孕婦和免疫缺陷者等羣體,事實上都被排除在“疫苗護照”之外,而肖立更是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其國家還無法打上疫苗,疫苗可及性問題嚴重,世衞組織甚至不建議將新冠疫苗接種證明作為旅行要求。“疫苗護照”如何兼顧對未接種羣體公平問題同樣是關注焦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我覺得打沒有打疫苗?打什麼疫苗?跟這個旅行之間是有直接關聯的,但是不是唯一的關聯,這個是可以討論的。一個人他旅行的每一個環節,可能出現的狀況由誰去監測,監測出現了狀況結果的時候,下一步怎麼做?要把這個做好,而不只是盯在打沒打疫苗,還是打了誰的疫苗這個話題上。

雖然疫苗是高級別防控手段,但在世界審慎建立免疫屏障的當下,應當避免唯疫苗論傾向,不能將常規防疫手段如核酸檢測、隔離等捨棄,建立多級別、多層次、多元措施防疫觀,才能讓疫情下的人們更安全。

白巖松:

隨着疫苗接種率的提升,相信接下來會有很多政策,會讓接種疫苗的人更受益,更自由,也更放心!比如疫苗護照會不會落地?比如接種過疫苗的人,會不會在國內通行更加便利?等等等等,再加上疫苗接種的人多了,大家發現接種疫苗也沒什麼副作用,就更沒什麼可擔心的了。綜合因素加到一塊,期待中國的疫苗接種提速再提速,因為那就意味着我們將更快地靠近安全與自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82 字。

轉載請註明: 張文宏:疫苗不接種成功,就不能徹底開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