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佈從德國撤軍,默克爾是贏了還是輸了?
6月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白宮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已下令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國士兵,將總兵力限制在2.5萬名以下,目前美國在德國駐紮有3.45萬名美軍。撤軍計劃從2019年9月就開始討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不參加原定於6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沒有關係。特朗普原計劃將G7升級為G10,同時邀請俄羅斯、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參加擴大會議,遭到盟友的反對。
日本反對將韓國納入新的權力中心,認為青瓦台沒有資格與之平起平坐。法德不同意將莫斯科納入G10集團,認為這一決定破壞了歐洲的內部團結。俄羅斯入會的決定權應由歐洲其它夥伴投票決定,華盛頓沒有資格做出這一政治安排。特朗普為此與默克爾進行了磋商,但因分歧過大,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最後不得不將七國集團峯會延遲至9月份舉行。
美德之間除了俄羅斯議題外,還在北約軍費開支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特朗普上台後要求北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比例提高至國民生產總值的2%,否則就退出北約,不再保護其它成員國的安全。特朗普的威脅言論激起了歐洲盟友的集體反對。默克爾認為,北約已經是一個過時的軍事組織,每年依然要花費上萬億美元的軍費開支,這是巨大的浪費。
雖然美國承擔了北約萬億軍費開支的70%,但這些費用基本都花在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例行軍演和對外軍事行動上。美國軍工壟斷了北約的武器供應,每年有大筆軍費流入了美國軍工巨頭的腰包。對外軍事行動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和中東地區,維護着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例行軍演雖然是圍繞着歐洲的安全舉行,但絕大部分費用支出流入了美國軍事承包商的口袋。
因此,特朗普認為美國花錢保護歐洲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德國是歐洲的經濟火車頭,其經濟總量在歐盟中佔有主導地位。特朗普要求提高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實際上是在變相勒索柏林。默克爾拒絕同意這一要求,雙方的關係越鬧越僵。北約是歐美關係的紐帶,華盛頓要想實現全球戰略目標,離不開歐洲盟友的支持。一旦這種關係遭到破壞,美國就無法完成對全世界的支配。
沒有德國的點頭同意,歐盟內部不可能達成任何支持華盛頓的方案。在伊核問題、敍利亞危機、制裁委內瑞拉、圍堵華為、建立中東海上護航聯盟等一系列事關全局的問題上,默克爾給了特朗普一記響亮的耳光。正是因為德國的重要性,華盛頓如果繼續在軍費開支問題上與柏林硬扛,只會造成相反的結果。因此,白宮需要調整策略,通過另一種方式向德國施壓。
撤軍成為華盛頓向柏林施加壓力的新方案。需要指出的是,撤軍並不意味着華盛頓對柏林控制的削弱。這些撤離的部隊也不是回到美國本土,而是移防至鄰國波蘭。由波蘭政府承擔撤離、搬遷、佈防、駐紮開銷,白宮不需要為此多花一分錢。波蘭是一個與德國有世仇的國家,二戰正是因為希特勒突然發起對波蘭的進攻引發的。白宮開始利用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