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中東四:阿以第三次中東戰爭
孫子兵法日:衢地要衝,兵家必爭,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中東乃“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為交通樞紐,是兵聖孫武所謂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以色列處死地則敢於死戰,處圍地乃出奇謀。
以死戰求生存,以奇謀(戰略+外交;中東從來不全是是阿以之間問題,中東每一件重大事情都有世界超級力量的影子。)求發展。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慘勝,雖然從搶佔了阿拉國6700平方公里,面積擴展到了2萬多平方公里。但缺少戰略縱深的窘境依然沒有去除,四面皆敵,一次大敗便面臨滅國的風險。
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處於停火狀態,但衝突十分激烈。
1967年,埃及總統納賽爾下令接管了位於埃及以色列兩國之間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陣地,5月23日納賽爾又下令封閉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蒂朗海峽。
這使以色列下定決心與阿拉伯國家開戰。
戰前美國給以色列提供36億美元的資金補給(僅1967年3月至5月,就廉價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輛坦克、250架新式飛機,並派遣了1000多名空軍人員參戰督戰。)
蘇聯向埃及提供了價值10億美元的軍火,包括6艘戰艦、噴氣式飛機和T55式坦克等先進武器。
第三次中東戰爭進程。
a,三天擊敗埃及(5、6、7)佔領西奈。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先發制人,先使用空軍對對埃及、敍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奪取了制空權。
以色列裝甲部隊狂飆突進,僅僅三天以軍就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5個師,兵臨蘇伊士運河東岸。
以軍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5個師,一直進犯到蘇伊士運河東岸。僅僅三天時間,西奈半島就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在進攻西奈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7日,以軍佔領了耶路撒冷東區和約旦河西岸約旦管轄的全部地區。當日20時,約旦和以色列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
c,兩天(9、10)擊敗敍利亞佔領戈蘭高地。
1967年6月9日11時30分,以軍從南北兩面向戈蘭高地進攻。開戰後以軍奪取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主要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
在美蘇的強大壓力下,以色列被迫放棄擴大戰爭勝果的企圖。
12日敍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議。至此六五戰爭宣告結束。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六天之內將阿拉伯聯軍打得崩潰(德國閃電戰在中東的翻版);以色列陣亡983人,傷4500人,3個阿拉伯國家陣亡2萬人,傷4萬人,被俘6500人。
以軍損失戰機26架、坦克60輛,卻擊毀了對方400多架飛機、500多輛坦克,
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敍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1967年的六日戰爭是中東戰爭的轉折點,從此以色列獲得了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均勢。
徹底改善了以色列的戰略劣勢。
在阿以戰爭中,由於美蘇的介入,阿以雙方都無法獨立掌控戰爭的進程,此後阿以之間還將發生兩次大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至今都看不到結束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