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梳理一下黎智英本人在2020年的關鍵詞,大概就是四個:
被捕、被控、提堂、保釋
據香港“東網”12月23日消息,亂港頭目黎智英當日被押解到香港高等法院,就其涉及的兩起案件申請保釋。
案件由香港國安法指定的原訟庭法官李運騰處理,他批准黎智英保釋外出。
不過,香港律政司立即表示要上訴,並要黎智英在此期間繼續還柙。該案件已於23日下午4時開庭審理。
黎智英到底能不能獲准保釋,還有待庭審結果。
多次被捕、多次保釋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查看了一下港媒的報道,黎智英今年已三次被捕,與此同時,他也多次獲得保釋。
2月28日,黎智英因涉嫌於2017年6月恐嚇正常採訪的記者,以及於2019年參與非法集會,在家中被捕。
當日,他獲准保釋離開警署,保釋金5000港幣。
此後,該案裁判官准許黎智英以現金4000港幣保釋,但禁止他在保釋期間離開香港,每週三晚要到警署報到,且不得騷擾控方證人。
4月18日,黎智英涉嫌分別於2019年8月18日、10月1日及10月20日參與三次未經批准的非法集結,被警方拘捕。
當日,他獲准以2000港幣的保釋金保釋。
5月18日,該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黎智英獲准每宗案件以現金1000港幣保釋。
8月10日,黎智英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
在被扣查近40小時後,他於8月12日凌晨保釋,條件是保釋金30萬港幣、20萬港幣人事擔保、5000萬港幣資產凍結。
兩度申請保釋被拒
12月2日,黎智英在保釋期間返回警署報到時被落案起訴欺詐罪,並被通宵扣留。
12月3日,黎智英因涉嫌串謀壹傳媒集團高層欺詐香港科技園公司案被訴。當日申請保釋,遭總裁判官蘇惠德拒絕,還押監房看管至明年4月16日再訊。
劃重點!
黎智英此前多次涉案上庭都能獲得保釋,這還是他第一次申請被拒。
12月12日,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在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也是他首次被警方控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罪名並出庭受審。
當日,黎智英也申請保釋,但再被法官拒絕,理由是他有機會在保釋期間再犯案。該案同樣押後至明年4月16日再訊。
12月23日被押解到香港高等法院,黎智英第三次就上述兩案申請保釋。
兩度被拒之後,這次他成功了。
據港媒報道,這次黎智英的保釋條件包括:
1000萬港幣保釋金
3名人事擔保各10萬港幣
交出全部旅遊證件
不得離港
每週到警署報到3次
除到警署及往法庭應訊外,不得離開住所
從1000港幣到1000萬港幣
翻看一下上面的數字,從1000港幣到1000萬港幣,這一年黎智英的保釋金還真是漲了不少。
為什麼?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今年5月、6月,在香港國安法正式施行之前,黎智英多次申請修改保釋條件,以換取在保釋期間離開香港。
5月5日,在黎智英涉恐嚇記者一案首次提訊時,他為更改禁止離港要求,提出可將保釋金額增加至原來的25倍,由現金4000港幣增加至10萬港幣。
5月22日,黎智英再度向高院申請更改保釋條件,但因未能提出離港的具體行程而自行擱置申請,法官暫時撤銷了他每週要去警署報到的保釋條件。
6月12日,黎智英再次到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更改保釋條件,其離港申請仍被法官拒絕。
香港執業大律師龔靜儀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航班已經幾乎停頓,黎智英也可照常處理工作事務,卻要在敏感時刻提出更改保釋條件,難免讓人懷疑他有棄保潛逃之意。
棄保潛逃,可不是危言聳聽。
被控非法集結的“港獨”組織“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被控“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的“民間外交網絡”前發言人張昆陽、涉暴力衝擊香港立法會的港大《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等均已棄保潛逃。
就在前幾天,身負九項控罪的“亂港”議員許智峯就借公務外訪名義棄保潛逃至國外。
△許智峯
據港媒12月14日報道,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執法部門在拘捕涉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人士後,都會向法庭提供評估潛逃風險的數據。
在發生這些潛逃事件後,執法部門針對每一個涉及類似案件的人士都再次作了風險評估。
他還表示,會考慮增加保釋條款,例如交出旅行證件、不準嫌犯去某些地方等,同時全面將嫌犯以往的前科及犯罪記錄向法庭提供,讓法庭全面審視棄保潛逃的風險。
△李家超
百因必有果。
12月23日的這次保釋,黎智英不僅不能離開香港,除到警署及往法庭應訊外,他也不得離開住所。
更值得注意的是,港媒報道,此次保釋,黎智英還需承諾在保釋期間,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外國政府官員會面;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訪問,包括電視、網上社交媒體,以及不得發表文章,直接或間接要求外國制裁及參與敵對行動。
不過,他想見的人可能也不太容易見得到了。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國會人員、非政府組織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對等制裁。
同時,中方決定取消美方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香港、澳門免籤待遇。
資料| 新華社、環球網、海外網等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