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海南三亞一家公司為體現中秋關懷,推出”代盡孝“福利,這引發網友關注。此項福利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將員工9月份工資的50%作為中秋孝心金打進員工父母賬户,同時由老闆買單給每位員工父母贈送價值不菲的中秋禮盒。
其中,“老闆做主將員工50%工資打進父母賬户‘代盡孝’”一事,引發廣泛爭議。在很多人看來,這樣做的出發點可能是基於好心,想在中秋這個團圓的節日裏製造點儀式感,但以強力的方式將員工50%的工資打給父母,大概率會“好心辦壞事”,不僅起不到盡孝、讓父母開心的效果,反而會製造家庭矛盾。
事實上,僅僅基於一種道德衝動,就強行介入員工對其合法勞動所得的支配,企業管理者這種粗糙的處事方式,其實不單單只是“剋扣工資”那麼簡單。其背後的邏輯是,企業管理者基於自身的強勢地位將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強加於普通員工身上,而且是涉及每個人都關心的薪資支配問題。
雖説此事中企業管理者打着“代盡孝”的幌子,但本質上依舊是對“人”的一種戲弄以及對個體合法權利的侵犯。從媒體的報道內容看,企業管理者在整個決策過程中似乎並沒有徵求員工的意見,也沒有尊重員工的基本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事情並非孤例。據報道,此前,深圳有公司曾要求,員工每月加班不滿30小時要給公司捐300元,並且涉事企業法定代表人還稱是公司內部的事,顯然將其當作了“自留地”。這種做法與“代盡孝”一事本質上其實都秉持着相同的邏輯。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類顢頇的做法無異於剝奪了員工對其部分勞動所得的支配權,也難怪很多網友對此感到反感。試想,如果這樣的做法都能被社會所認同,那下一步企業管理者是不是就可以插手自己家中的其他事情?這是人們的擔憂所在。
要明晰的是,就“代盡孝”一事而言,每個家庭都有其特定的相處模式,在這個複雜的“小生態”中,只要不涉及違法事宜,那麼個體通過自身的勞動所獲得的合法報酬如何支配,理應由其自己與家庭成員基於具體的家庭狀況來決定。
畢竟,50%的月工資不是個小數目,誠如有網友説的那樣,這些錢一旦被企業管理者以盡孝的名義自作主張打給員工父母,那員工本身如果有房貸、車貸該怎麼辦?剩下的50%還能支撐下個月的其他家庭支出嗎?這些極其現實的問題顯然都是需要被考慮進去的。
就此去看,此事的根源顯然不是“員工孝不孝順父母”或者“以何種方式孝順父母”的問題,而是企業管理者如何恪守自身與員工之間邊界的問題。作為企業管理者,其本職工作應該是管理好自己的企業,努力提升企業效能、依法尊重和保障員工的基本權利,至於對員工父母的盡孝等事宜,還是交給員工自己比較好。
而企業管理者看似“正派”的做法,到頭來其實只能滿足自己的道德優越感,並非真的“為你好”。換言之,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道德綁架”,並且藉助了自身所擁有的權力強勢為之。這種由強勢一方展示出的道德臆想如果可以在現實中落地,其實也暴露出了這家企業在決策機制上存在的漏洞。對於任何一家現代化的企業而言,管理者這種極其“霸道”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極容易引起員工的情緒反彈,也會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
説到底,讓雙方守好自己的邊界,公私分明,應是此類事件中正確的處理方式。如果説企業管理者真的對員工父母“有心”,不妨多從提升員工的待遇保障方面着手,讓員工可以有更多的薪資進行支配。這樣的做法,或許才是最好的“代盡孝”方式。
(原題為《扣員工50%工資“代盡孝”,網友為何不領情?》 作者 祁詩 來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