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李建華
做好工作都離不開創新,離不開奇思妙想。對於科研人員、產品開發者、企業經營者倚重創新,大家幾乎沒有異議,而對於公務員也需要創新,可能就有疑問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公務員只要照章辦事就可以了。這當然不錯,辦事當然要依法依規,不可任性妄為。而另一方面,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創新已然是全社會創新、全方位創新。當前,不僅科技人員、市場主體注重創新,公務人員也應積極創新,以適應科技、市場、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這與依法依規辦事並不矛盾。
就拿武漢當前十分重視的優化營商環境來看,創新顯然是個中利器。武漢緊緊咬定營商環境標杆城市目標不放鬆,對企業和羣眾的服務正在從“政府端菜”轉變為“百姓點菜”,從“我要怎麼辦”轉變為“企業和羣眾要我怎麼辦”,力求高效辦成、辦好一件事。這不僅是工作作風的轉變,更是思想破冰、與時俱進的生動體現。其間,湧現一些先進經驗,大多緣於針對企業和羣眾的辦事痛點大膽想象和創造,在靈機一動中形成的。
比如,三峽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在洪山區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時,4家法人股東企業無法到場,該區行政審批局“審慎否定”,通過網上大數據比對和企業承諾相結合方式,幫助企業補正材料並當場核發營業執照。面都沒見過、材料也不全,這在以前沒得商量,但洪山區有關部門打破常規,創新辦事方式,做到了高效辦好一件事。
當然,與科技創新、經營創新相比,政府公共服務創新相對要平實些,不一定力求奇思妙想,但至少可以多用創新思維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對於一線服務和管理,固然有的需要顛覆式創新,但更多的是漸進式創新,各項工作每天比昨天有所改進,跟過去比、跟別人比不一樣,哪怕微小,但積累起來,也會帶來很大的進步。
武漢正在打造創新型城市,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創新成為常態,是題中應有之義。
【編輯: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