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泗莊治河歷史公園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1855年,黃河改走現行河道後,鄄城蘇泗莊附近堤防經常決口,洪水直赴魯西南,連同蘇北大部分地區不斷受災。

公元1926年(民國十五年)5月,黃河在鄄城李升屯決口,蘇北再次遭受洪水侵害。汛後,在堵復李升屯決口時,蘇北民眾籌集大洋20萬元,並組織一些民工,與鄄城當地民眾聯手施工,在蘇泗莊黃河堤段上修築10道壩,防止黃河再次決口,危及蘇北。故名江蘇壩。

江蘇亭是蘇泗莊險工30壩上的一處景觀亭,2019年,在建設蘇泗莊治河歷史公園的時候,對景觀亭進行了重新修繕。因江蘇壩遺址據此較遠,相對偏僻,為頌揚蘇魯兩省人民修堤築壩、同心治河的豐功偉績,特將此亭命名為江蘇亭。

蘇壩可以説是蘇泗莊險工的前身,在黃河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雖然已經失去防洪功能,但它一直是鄄城黃河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象徵。

第一,自1855年黃河改現行河道後,在此處經常決口,修建江蘇壩後,有效控制了黃河流向,極大地改善了當地黃河防汛形勢,減少了因黃河氾濫造成的損失,在防洪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修建江蘇壩時所採用的傳統的埽工技術和水中進佔技術,一直延續運用到現在,是黃河防汛搶險和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技術手段;

第三,在這裏還發生了著名的“江蘇壩保衞戰”。1947年6月30日夜,劉鄧大軍強渡黃河,並隨之發起魯西南戰役,蔣介石為扭轉戰局,密令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部隊爭奪並伺機破壞江蘇壩,妄圖決黃河堤以制我軍。劉汝明立即協調空軍,對江蘇壩險工狂轟濫炸,造成江蘇壩多處出險,工程岌岌可危。如果黃河在此決口,大軍渡河部隊首受其害。為保工程安全,鄄城縣政府動員1500人趁黑夜連續搶修,穩住了險情。

7月25日,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隊乘大雨奔襲江蘇壩,遇解放區地方部隊迎頭痛擊。27日上午,國民黨軍在江蘇壩險工北0.5公里處強行掘堤。冀魯豫解放區地方部隊兩個營,在江蘇壩附近同敵軍激戰三晝夜,擊退敵軍12次返撲,斃敵500餘人。29日傍晚,劉鄧大軍主力火速趕到江蘇壩,敵軍倉皇逃竄。至此,蔣介石妄圖製造第二個“花園口”以水代兵阻止劉鄧大軍南下的陰謀徹底破產。

為進一步挖掘和發揮江蘇壩的時代價值,我們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挖掘和江蘇壩、江蘇壩保衞戰有關的歷史事件、典型人物和紅色故事,豐富江蘇壩的文化內容;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江蘇壩遺址進行了局部修復,在保留部分現有遺址的基礎上,對江蘇壩進行復原;三是計劃在江蘇壩遺址對應的堤防背河淤背區內建設江蘇壩遺址浮雕廣場,安裝大理石浮雕,通過圖文介紹,形象地展示江蘇壩修築場景和江蘇壩保衞戰場景;四是加大宣傳力度,講好江蘇壩有關的“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讓更多人瞭解治黃曆史,接受紅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