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的疫情形勢,我區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從1月22日到1月30日中午12時,我區累計完成採樣檢測232069人次,這離不開醫務人員和服務保障人員的日夜奮戰。看着他們的一個個故事,着實讓人心疼。
沒有硝煙的防疫一線
“每個醫院要根據我們劃分的點,做好相關人員的抽調……”凌晨三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會議室裏燈火通明。核酸檢測專班聯絡員戚海華正在梳理當天需要做核酸檢測的人員名單,並再三叮囑一定要讓每個做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這樣的日子,他們已經歷了761天。
“多數情況下,核酸檢測結果都要到後半夜才能知道。大家需要馬上協調,搶抓時間。”戚海華説,春節期間,人口流動基數大,行程複雜,預計在年初六開始會出現返程人員核酸“檢測潮”,為此,他和院方早早做好了預案。
在同事們眼中,戚海華就是“定海神針。“有他的佈置,工作會開展得特別順暢。他想得特別細,加班加點對他來説是常態。”工作專班人員方春春告訴記者。
不過,守護了大家安全的戚海華,卻對女兒有所虧欠。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突然發燒38.5度,他卻因為工作走不開。女兒告訴他,看到其他醫護人員,就好像爸爸在身邊一樣。這讓戚海華感動不已,“對孩子的關心或者成長來講,我可能有所缺席。女兒的默默支持,對我幫助很大。”
隔着手機屏幕的“團圓飯”
前年,因為疫情她沒能與家人團聚;去年,與父親約定的回家過年依舊沒有實現。而今年,父親從黑龍江遠道而來,盼了多年的團圓飯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她再一次選擇了“食言”。“她”,是區中醫院的高佔旭。
高飛隔着屏幕和女兒一起吃團圓飯
父親高飛深知抗擊疫情的重要性,為了讓女兒在隔離點過一個團圓年,他和女婿給女兒準備了個驚喜。
天黑了,高佔旭正在隔離點裏忙碌着,她並不知道丈夫已將年夜飯帶到了隔離點。晚上6點,高佔旭終於回到了休息區。算準時間,高飛向女兒發起了視頻聊天的邀請,一家人隔着手機屏幕吃了一頓“團圓飯”。“我希望能幫媽媽打敗病毒,這樣媽媽就能早點回來。”懂事的女兒小山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媽媽的想念。抱着外孫女的高飛,目光始終緊盯着女兒……
這一雙雙手看着讓人心疼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長凍瘡了,今年卻長了七八個,太疼了。”説話間,區第一人民醫院核酸採樣點工作人員李小莉慢慢脱下防護手套。只見她右手上最嚴重的兩個凍瘡已經呈青紫色,“實在是太冷了,手指頭也凍僵了,我現在只能輕輕地動一下,讓它慢慢恢復知覺。”
李小莉的手讓人看着心疼
這幾天,受到返鄉潮和疫情影響,做核酸檢測的市民比平時多了好幾倍。為了讓市民們儘早拿到檢測結果,醫護人員們不畏嚴寒、主動請纓。一天下來,大家的手早已冰涼僵硬。“核酸檢測要求必須在露天、空曠開放的環境進行,我們的工作人員手上都長了很多的凍瘡,手也凍僵了,因為我們要不停地貼標籤、採集樣本,手根本沒時間放下來。”區一院門診副護士長許芳芳説。
致“奧密克戎先生”的一封信
“因為你的出現,讓全球不是很安寧……我誠心求你讓2022過個好年吧,恢復以前那美好和諧的日子和世界吧!”近日,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李嘉偉發現了一封特殊的信,信中夾雜不少錯別字,卻感動了不少人。
在休息室,李嘉偉向我們展示了這封“致奧密克戎先生”的信,“我偶然看到窗台上有這麼一封信,封面上的畫特別‘卡哇伊’。”出於好奇,李嘉偉偷偷看了一眼,結果越看越感動。
休息室平時只有李嘉偉和護士長鄭美芳會進來,一定是鄭美芳的女兒來過。信裏署名“來自杭州臨平的初一女孩”,李嘉偉立馬就猜出了她。
“感覺很意外,不過還是真實地表達了她的想法,希望疫情早日過去,親人能正常來往、團聚。”鄭美芳説,她和丈夫都在醫院上班,這輪疫情導致女兒不能和姥姥舅舅一起吃年夜飯。
“致奧密克戎先生”的信又回到了窗台
現在,這封信回到了那個窗台,希望“奧密克戎先生”能儘快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