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援藏幹部孫彥輝:“一年半太短,只爭朝夕”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中國西藏新聞網

“我們來援藏,不是當過客,更不是來‘鍍金’的。一年半太短,只爭朝夕,要切實讓這裏發生看得見、摸得着的變化。”這是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專技幹部孫彥輝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而他也是這樣做的。

2019年7月,帶着一份對援藏事業的執着,孫彥輝來到三江並流的昌都,成為昌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一名技術員,開啓了他的農業援藏生涯。

進藏伊始,孫彥輝克服高原反應,迅速調整工作狀態,適應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援藏“苦”,但孫彥輝不這麼想,他始終堅持“艱苦不降標準,缺氧不缺精神”的信條。

孫彥輝進藏剛一週,正逢昌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下縣開展調研,單位領導讓他再適應一週下鄉。但是孫彥輝説,自己作為一名專技人員,援藏僅有一年半年的時間,必須用好每一天幫助昌都農業發展多做些事情。

孫彥輝先後深入察雅縣、江達縣、貢覺縣、芒康縣、卡若區等五縣區,開展農業生產情況調研,瞭解種植結構和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走訪貢覺縣哈加鄉嘎空、普孜、果布、曲卡四個單位對口幫扶村,瞭解33户建檔立卡貧困户情況。

由於缺技術,在部分偏遠鄉村,羣眾依然為吃上新鮮蔬菜犯難。來到昌都後,孫彥輝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這些羣眾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他開始往藏東大地的田間地頭跑,手把手教羣眾種糧食、蔬菜。在孫彥輝的努力下,一些鄉村的種植狀況有了明顯改變。期間,他積極協調天津邯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宏程種業捐贈白蘿蔔、小白菜、芹菜種子3000餘袋,引進實施農業新品種黃瓜、辣椒、西紅柿等8個。

最令孫彥輝高興的是,在他的努力下,獲得了天津津南區農技中心捐贈的2架“植保防治無人機”。

孫彥輝在下縣調研走訪的過程中發現,昌都現有農作物耕地面積73萬餘畝,因山高谷深,地形、地貌複雜,農業植保工作難度大,農忙時農民打藥也成為難題。在相繼考察了昌都市3414田間肥效試驗點開展情況和進行了田間測產後,他根據防治工作需要,積極協調天津津南區農技中心捐贈“植保防治無人機”。

在2架價值25萬元的“植保防治無人機”捐贈現場,孫彥輝高興地説:“植保無人機將會助力昌都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工作之餘,孫彥輝始終堅持給昌都的孩子送温暖。經過他積極奔走呼籲,為貢覺縣哈加鄉4個對口幫扶村募集衣物400餘件,書包、運動鞋、文具30雙(套);協調天津市開發區慈善協會捐贈價值20萬元棉服,併發放到貢覺縣阿旺鄉中心小學150名貧困生手中。

此外,孫彥輝多次協調天津津南區農業企業來昌都考察合作,與天津金谷集團合作的芒康特色辣椒產業化項目正在有序開展,今年將開展品種的引進試驗工作。

入藏9個多月,孫彥輝的皮膚黑了,皺紋多了,精神頭卻越來越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