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台再發寒潮預警 今冬寒潮“超標”了嗎?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冷空氣再次來襲。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11月29日,中央氣象台再次發佈寒潮藍色預警。
預警提示,11月29日14時至12月1日8時,陝西中北部、華北中西部、東北地區大部、黃淮大部、江漢東部、江淮、江南中東部、四川盆地東部、貴州西部、華南東北部等地將降温6~8℃,其中,黑龍江東南部、吉林中東部、遼寧東部等地局地降温可達10~12℃。12月1日早晨最低氣温0℃線位於長江中下游至四川盆地北部一帶,江南南部至華南北部最低氣温將降至4℃左右。
全國大風降温預報圖
據中國氣象報報道,此次寒潮是今年10月以來第四輪影響我國的大範圍寒潮天氣。此前三輪大範圍寒潮天氣過程,分別發生在10月14日至17日、11月4日至8日、11月20日至23日。
今年寒潮是否已經“超標”? 國家氣候中心1951年至2020年逐月寒潮統計顯示,往年平均到11月底,寒潮發生次數為2次,今年已有4次,較同期已偏多。
統計數據顯示,11月是寒潮發生最多的月份,其次為10月和3月。為何寒潮“偏愛”季節轉換期?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表示,寒潮主要是依據降温幅度來度量的,在冬季,由於基礎温度相對較低,日最低氣温在24小時內降温幅度8℃還是不容易的,而季節轉換期的11月或3月,由於氣温在下降趨勢或上升過程中,冷空氣疊加基礎温度的起伏變動,相對容易滿足寒潮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由中央氣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國冷空氣等級國家準中規定寒潮的標準是: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氣温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時內氣温連續下降12℃以上,並且最低氣温在4℃以下。
在我國,北方採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温10℃以上,或48小時降温12℃以上,同時最低氣温低於4℃;南方採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温8℃以上,或48小時降温10℃以上,同時最低温度低於5℃。
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發佈的消息稱,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中東部地區氣温總體以偏冷為主;同時,預測今冬將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周兵表示,對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統計結果表明,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會出現19.1次冷空氣過程,其中有3.4次可達到寒潮等級。
目前,位於北極極地的冷渦中心位置有偏向東半球的傾向,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發生數量還有可能進一步攀升。
雖然今冬寒潮偏多,但數據顯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影響我國的寒潮次數總體呈減少趨勢。不過,專家提醒,寒潮減少是平均態,不能代表某年肯定多或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