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在加速,但不同區域和城市面臨的情況差異較大。另外,研究顯示,到2030年,我國失能老人規模將超過7700萬,失能老人將經歷7.44年的失能期。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經成了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
149城深度老齡化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着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對除三沙市之外的3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三沙市之外的普通地級市、州、盟,下稱“市”)的人口年齡構成進行梳理後發現,目前全國有149市已進入到深度老齡化,在東北地區、成渝城市羣、黃河中下游、中部地區、長三角較為集中。
數據顯示,2020年,149個地級及以上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經超過了14%,進入到深度老齡化。
2030我國失能老人將超7700萬
另外,北京大學一項人口學研究顯示,到2030年,我國失能老人規模將超過7700萬,失能老人將經歷7.44年的失能期。
中國人口期望壽命在繼續增長,但是失能期望壽命也會繼續增長,失能老年人將受到最為嚴重的影響,高齡和失能制約了他們的生活。應實行老年人健康促進和失能預防措施,以消除人口老齡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伴隨着如此龐大的失能老人羣體依賴性的增加,為其提供生活照料、並能夠合理匹配不同的照料對象以提高照護資源的配置效率日益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預測我國將在2033年進入超老齡社會,失能老齡人口挑戰日益突出
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及人口趨勢的波動,對中國人口健康構成嚴峻挑戰,這使得對未來人口趨勢的預測日益重要。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20年的期望壽命被假定為77歲,2030年的期望壽命被假定為80歲。根據《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到2050年,期望壽命預估會達到85歲。
PDE模型結果顯示,如下圖,到2030年中國總人口將會達到14.0-14.4億,到2050年將達到12.9-14.0億。
2015-2050年中國人口趨勢及總和生育率預測
未來,即使將二孩、三孩政策對人口的影響納入考慮,中國仍將面臨快速的人口老齡化。根據預測,中國將在2022年進入老齡社會(aged society,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在14%到20%),並在2033年進入超老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在20%以上)。
在這11年的轉變中,到2033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後文簡稱為“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由14%提高到20%。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老齡人口比例持續增加,從2000年時的6.96%增長到了2010年時的8.87%,及2020年時的13.50%。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各省級行政區老齡人口規模
注:老齡人口(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在7%到14%,稱為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老齡人口比例在14%到20%,稱為老齡社會(aged society);老齡人口比例在20%以上,稱為超老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總體來看,如上圖所示,2020年,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PLADs)中,30個省級行政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aging society phase),老齡人口比例超過7%;12個省級行政區進入老齡社會階段(aged society phase),老齡人口比例超過14%;只有西藏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這可能與當地期望壽命較低有關。2030年,我國失能老齡人口將超過7700萬。
隨着人口老齡化,失能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成為我國日益突出的問題。在1987年,中國失能人口年齡段分佈均衡,但是到了2006年,失能人口分佈開始向老年人轉移。2020年,中國估計有1.0867億到1.0879億失能人口。到2030年,這個數字預計會增長為1.3624億到1.3674億。
在2020年,我國失能老齡人口達到5271萬,預計到2030年,失能老齡人口在總失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57%,如果不施加預防和控制措施的話,這個比例將在2050年進一步增長到70%以上。
因此,瞭解失能趨勢和預測失能流行程度,是評估老齡化對人口健康影響的關鍵。對提升健康期望壽命、減輕疾病負擔、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來説,失能人口預測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和政策參考意義。
應實行老年人健康促進和失能預防措施,以消除人口老齡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針對未來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不確定性,應該加強失能老人的護理措施,及時評估、及時調整和創新,以確保未來人口的生活質量。
如何解決失能老人護理難題
1.將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居家養老納入“家庭養老牀位”
以養老機構為依託,以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為支撐,把養老機構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延伸到家庭,具體操作即由居家養老人員或監護人向街鎮養老機構提出設立家庭養老牀位的申請,養老機構派人前去調查,確定等級,將家庭牀位納入養老機構進行管理,由養老機構專業人員上門提供專業化服務,並收取一定的費用,從而緩解家庭成員的困境。
2.將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納入“家庭醫療牀位”
有些患者在二三級醫院做好手術後,需要到一級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但由於一級醫院牀位緊張,只得在家休養,或者有些重症患者醫院不能收治只能在家,建議參照家庭養老牀位的做法,將他們的家庭牀位由家庭醫生納入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管理,進行康復治療或臨終關懷,充分發揮家庭醫生的作用,把醫療機構專業化的醫療服務延伸到家庭,助力解決這一特殊羣體就醫難問題。
3.加快街道(鎮)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
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開展助餐、助醫、助浴、康復等各類養老服務項目。
4.發揮長護險在護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中的作用
從增加服務時長和創新服務種類兩方面拓展長護險的作用發揮邊界,增加每週入户護理時間,支持發展“喘息服務”,使這些家庭成員得到喘息機會,組織相關人員關注長期照護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問題,並及時給予疏導。
5.重點推進養老機構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
增加護理型牀位,各級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或半失能及特殊家庭老年人入住養老院。
6.養老護理時注重康復訓練及運動鍛鍊
針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身體狀況,適當開展康復訓練及運動鍛鍊,提高軀體運動功能,促進老年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的改善,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
我們想要徹底解決老齡化與失能老人的護理難題,需要打擊共同努力,人人都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家家都要做好長遠安排,同時社會要做好全面安排。政府要做好體制機制準備。養老行業的未來取決於當前,能否贏得美好理想老齡社會的願景,這主要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