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糧食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施行兩年來,“節約糧食、反對浪費”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光盤”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兩週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專家學者共同圍繞反食品浪費法的實施、法治完善與實務實踐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推動對食品浪費行為監管
節約糧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介紹,從法律實施情況看,反食品浪費法實現了治理食品浪費行為有法可依,深刻影響了食品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和全產業鏈發展,反食品浪費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反食品浪費法是一部體現法治德治並舉、法律政策融合、政府市場社會共治等理念的法律,確立了反食品浪費的法律規範體系,為依法治理餐桌浪費等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黃文藝説,這部法律的頒佈實施,推動了對食品浪費行為的監管,促進了糧食資源的合理利用,有助於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韓大元表示,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兩年來取得顯著成效。深入貫徹落實反食品浪費法,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通過法律塑造“節約型社會”,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社會樹立綠色理念。
明確多個主體的責任義務
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後,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發佈配套規定,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規,並在中央和地方層面都建立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專項工作機制。
“目前,國家糧食產量數據總體保持穩中有升。”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強説,反對食品浪費是實現供需平衡、保證糧食安全的科學之策,這不僅體現消費環節,也體現為生產加工環節的減損。農業農村部門將秉持積極行政的原則和理念,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反食品浪費法的落實。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吳穎提到,中國烹飪協會通過反食品浪費的倡議和研討,完善相關配套標準,在協會活動中通過開展反對浪費等工作貫徹落實反食品浪費法,並建議通過社會共治、發揮消費者主體責任等方式建立反食品浪費的長效機制。
“貫徹落實反食品浪費法需要監管部門強化執法監督,提升執法水平,實現科學管理和社會共治。”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法制處副處長王戰鷹説。
構建反食品浪費長效機制
糧食安全是中國安全問題中的重大課題,反對食品浪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愛科認為,中國目前糧油消耗過大,部分糧油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需要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加強節約意識,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餐餘垃圾回收利用可以減輕資源壓力,變廢為寶,提升廢棄物利用價值。
“反食品浪費和食品安全一脈相承,種植、加工、存儲等流程既與反食品浪費有關又與食品安全有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主任韓宏偉説,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從客户需求到技術發展的各個方面,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的制定都需要同時兼顧反對食品浪費和食品安全。
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管委會主任、市場監管法治研究基地主任胡錦光表示,反食品浪費法的實施有利於深入貫徹文明、綠色消費理念,促進各項有利於節約糧食的法律制度落實,進一步全面提升資源節約和能源的可循環利用,在全社會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