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近日,中電聯發佈1至7月電力消費情況。今年前7個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93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其中,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3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
疫情影響減弱、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疊加持續高温等因素,我國用電量增速回升勢頭強勁。作為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長三角三省一市7月用電量增速均高於全國,復工復產成效顯著。其中,安徽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7.6%、浙江同比增長11.0%、上海同比增長10.7%、江蘇同比增長9.4%。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復工復產成效顯著 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
電力是經濟的晴雨表,電力數據再創新高,也標誌着長三角各地在疫情影響減弱後,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明顯。
據國網上海電力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反映經濟活躍度的企業新增用電申請大幅增長,經濟活力明顯增強。
7月以來,上海新增用電報裝的申請數量、申請容量、完成接電的容量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全市累計完成新增接電用户數量環比增長77.63%,累計完成新增接電容量環比增長50.68%。其中,在重大項目、重點產能雲集的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今年以來已累計完成正式用電接入工程43項,臨時用電接入工程114項。
目前,上海正在全力加快500多個新增用電項目的施工建設,力爭於9月底前全部送電。屆時,一批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和重要產能將陸續具備投產條件。
7月,浙江三大產業用電量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杭州復工達產電力指數在7月初便超過了110,該指數的取值範圍是0到200,當指數高於100的時候,説明該企業的復工達產水平優於去年同期水平。
走進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吉利汽車生產工廠,只見生產線“火力全開”。在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加持下,該工廠用電量達到100.1萬千瓦時,環比增長110.55%。
迎峯度夏 電力保供能力明顯提升
7月,經歷多輪高温侵襲的安徽省用電負荷不斷攀升。為保證電力供應平穩有序,守住民生用電底線,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通過科學調度、爭取省外電力支持、執行需求響應等舉措,全方位發力,打好電力保供攻堅戰。國網安徽電力數千名客户經理以走訪、駐點等形式,向企業宣傳用電形勢和需求響應政策,幫助企業辦理削峯響應申請,讓企業享受錯峯生產的紅利。
在位於合肥廬陽經開區的亞星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部分生產線上有工人正在忙碌,或在裁割玻璃,或在給玻璃磨邊。“為了避開白天的用電高峯,功率大的機器沒有開動。”企業負責人卻紅光説,用電量高的玻璃鋼化、絲印等熱加工環節在夜間用電低谷期作業。
錯峯用電會影響企業經營狀況嗎?卻紅光的回答是“不會”。首先是峯谷電價不同,用電量大的生產線調整到夜間運轉,能夠大幅降低電費。其次,亞星玻璃在廠房屋頂自建了光伏發電設施,白天運轉的冷加工生產線用電負荷較低,光伏發電除了自用,還有餘電可以上網銷售。
奮戰高温,電力工作者揮汗堅守。陳貝靈攝
迎峯度夏期間,浙江全省所有發電機組“應開盡開”,外來電“應購盡購”,實現統調燃煤機組出力4200萬千瓦、氣電頂峯917萬千瓦、省外受電3790萬千瓦,全部創下歷史新高。
在寧波,為確保高温下的用電需求,3300多家企業調整生產作業時間,錯峯用電,讓電於民,使全市最大負荷減壓達到了29萬千瓦。
位於杭州的平安金融中心開啓了超級“省電模式”——A座、B座、C座空調主機採取“開一停一”節能措施,在此基礎上,提升變頻循環水泵温度、停用電梯內置空調,並將商場温度控制面板均設置在27℃及以上,空調能耗總計下降60%。
在江蘇省,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堅決守住“保供電、防風險”底線,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加強設備運維保障,開展特高壓及其他重要輸電通道巡視,及時治理設備隱患。強化負荷側資源靈活調配、精準調配,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客户合理錯避峯,開展不停電作業,減少停電時户數。
迎峯度夏期間,國網江蘇電力組織線路運維人員對“三跨”等重點區段、重要線路開展紅外測温2000餘次,組織保電特巡1.6萬人次,及時開展缺陷消除和故障搶修作業,全力保障供電。
聚焦可再生能源開發 推進碳達峯碳中和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則是實現這一目標重要的支撐之一。
近日,上海市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據悉,氫儲能具備大規模、長週期等優勢,可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時間、空間轉移,有效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利用水平,將成為拓展電能利用、應對可再生能源隨機波動的最佳方式之一。
未來,上海將探索建設氫交易平台。具體來看,將支持國內氫能龍頭企業、碳交易專業平台機構等在臨港新片區聯合設立統一、高效的氫能交易平台。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標準、方法學,探索氫交易及綠氫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清潔氫產生的減排量納入自願碳減排市場交易,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性氫交易所。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江蘇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4443萬千瓦,佔全省裝機總量的28.8%。其中,光伏發電裝機位居全國第三,生物質發電裝機位居全國第四,全省能源結構漸趨優化,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日趨明顯。尤其在光伏領域,江蘇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發電全產業鏈,省內硅片、晶硅電池以及晶硅組件等產量分別佔到全國總產量的38.5%、38.8%和49.1%左右,產品遠銷海外,品牌效應凸顯。
“十四五”期間,江蘇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發電,全力推進分佈式光伏發電,穩步有序開展海上光伏建設,加快推進“光伏+”綜合利用,多元化發展生物質發電,科學推進抽水蓄能開發,高效多元推動非電利用。計劃到2025年,江蘇省內可再生能源將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以上,實現能源消費結構有新優化。
三門核電二期工程3號機組基坑澆築。侯邦軍攝
作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搖籃和起航地,浙江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核電將成為中長期主力電源。
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在浙江建成投產秦山核電基地和三門核電基地共11台核電機組,先後掌握了30萬千瓦、60萬千瓦、100萬千瓦核電關鍵核心技術。
今年6月,位於台州市三門縣境內的三門核電二期工程正式開工。二期工程3、4號兩台機組建成投產後,每年可為社會提供約200億千瓦時清潔電力。屆時,三門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四台機組年發電量可達400億千瓦時,相當於年減排二氧化碳3000萬噸,將進一步強化浙江省及長三角地區中長期電力供應保障,推動浙江省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