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針穿歲月,綵線繪非遺
大雪節氣後天氣逾加寒冷。筆者慕名來到位於太陽宮鄉的”京繡傳習所”,來探望京繡傳人吳蘭春和她的學員們。今年60歲的吳蘭春矮個子直腰板,正拿着繡花繃子連説帶比劃地給學員講課。
自10月初至今,朝陽區非遺項目——京繡的傳承人吳蘭春,就帶着她的第四期女學員們在這裏學習京繡製作。看着學員們沉浸其中的樣子,此時讓吳蘭春憶起了“一線添宮繡,畫景刻初還”,宋詞中讚美京繡的華美。作為明清盛行的繡品,過去主要用來供奉宮廷給帝王、侯爵服飾之用,因而又稱為“宮廷繡”或“宮繡”。
吳蘭春是四代家傳的京繡能手,其祖姥爺李祖英一直任清朝宮廷刺繡方面的要職。清王朝後,祖父李宗政承傳祖業在前門經營繡莊。到了第三代,就是吳蘭春的父母吳國樹、李玉玲將手藝接了過來,到吳蘭春這已經是第四代了。“當初,我15歲就偷着跟媽媽李玉玲(京繡名家)學習京繡。那會兒我才上初三。1975年媽媽從北京手飾廠和北京戲裝廠接了一批京劇演員穿的戲裝拿回家裏刺繡。”吳蘭春回憶説。年紀尚小的小姑娘起了好奇心,便拾起繡針偷着繡了幾針。後被媽媽發現,非但沒有責怪她反而開始教她技術。那時剛趕上改革開放,吳蘭春的父母便申請並得到街道聯社領導的支持,成立了朝外刺繡廠,後來改名為燕都刺繡廠。做為京繡第四代傳人的吳蘭春還外出專門學習了美術設計和服裝設計,使她再插上一隻藝術的翅膀。講課空間吳蘭春介紹了京繡的歷史。
京繡又稱宮繡,是一箇中國古老的傳統刺繡工藝,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京繡在明、清時開始興盛,多用於宮廷裝飾、服飾,用料講究,技術精湛,格調風雅。在民間高擋刺繡大都與宮廷刺繡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創造的結晶。
吳蘭春説,京繡中最好的為針工中的”平金打籽”繡。這種繡是以真金捻線盤成圖案,或結籽於其上,十分精緻,華貴。2014年11月11日,京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京繡純手工繡制,歷代相傳發展至今,藉千年歷史底藴,推出京繡之精品,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其用料非常考究,選料精當貴重。一針一線中滲透出帝王親貴權傾朝野。現代京繡主要用於京劇和古裝劇的劇裝。在明、清宮裏的官員的品級要通過京繡的”補子”來體現。文官圖案是各種飛禽,武官的圖案是不同的走獸,象徵着威猛,強悍。
吳蘭春説,隨着社會發展現代人的服裝經過老藝人的改革,京繡這門古老的技藝也得以新生。比如一件紅色的唐裝,可以在敞衣上用金線繡上”壽”字,壽字兩側還可以繡上福壽圖案。還有琳琅滿目的酒線繡、滿繡、補花、平金、堆綾、穿珠繡紛紛久負盛名,深受人民羣眾喜愛。吳春蘭還説,京繡工藝複雜,包括設計、畫圖、扎孔、打樣、繡制、成品等多個環節。吳蘭春在現場將紋樣“印”在布料上慢工,細活,精緻,華美。
京繡打磨的不是時間,是心性;考驗的也不光是手藝,還有為了與時俱進傳承京繡技藝,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的京繡作品,吳蘭春自費學設計;為了讓這門技藝有了傳承的動力,她放棄了其他工作一直艱難自己守,自己設計,自己繡制,再請人售賣,儘管常常“青黃不接”。堅守了一輩子的吳蘭春設計和製作了許許多多的京繡作品為官方製作國禮,為名人設計製作繡袍、靠墊,為使館夫人繡制手包、掛畫,也為大眾設計製作錢包或者杯墊,吳蘭春在她的京繡世界裏,不斷嘗試,努力堅守。
如今,隨着年齡的增長,她更是到學校、社區、機關等地授課,也不管給不給或者給多少學費。正在太陽宮京繡傳習所進行的學習,是由朝陽區扶持的公益項目,每週都有授課。“作為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的傳承人,我願意把傳承京繡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吳蘭春説。“把我畢生所學都傳給大家,越多越好。不為別的,就是想讓老祖宗們的這份‘遺產’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