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俄西“外交混戰”為何又升級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最近這段時間,俄羅斯與西方陣營的“外交混戰”持續升級。2月,俄羅斯與瑞典、波蘭、德國先後互驅外交官。3月,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意大利先後驅逐俄外交官。4月15日以來,波蘭、捷克和烏克蘭等國又緊跟拜登政府宣佈驅逐俄外交官,這必然引起莫斯科的對等反應。

美俄關係惡化是俄與西方外交混戰升級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拜登執政以來,不僅將俄羅斯視為主要安全威脅,還在“民主、自由、人權”等議題上對俄“死纏爛打”。不同於特朗普政府的實用主義外交政策,拜登政府重新祭出價值觀外交的大旗,試圖通過強調“民主自由人權”修復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曾隸屬華約組織的中東歐國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恐俄症”,同時也重視所謂價值觀外交。現實表明,拜登對俄發動價值觀鬥爭已經得到歐洲盟友不同程度的響應。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俄聯邦安全局將軍賈巴羅夫説,美國有可能是日前多個歐洲國家驅逐俄外交官的幕後黑手。

那麼,俄與西方國家外交戰升級帶來哪些影響呢?首先,當然是會影響美俄破冰和合作。儘管拜登聲稱民主黨政府將回歸“多邊主義”,但這只是西方國家的多邊主義,仍是以美國利益為中心,維護的也是以西方價值觀為標準的國際準則。在對俄關係上奉行的則是有選擇的“多邊主義”,在“民主、自由、人權”領域仍然是以鬥爭為主,用制裁和孤立取代包容和對話。拜登本月13日剛在通話中表示希望與普京會面,15日就宣佈驅逐俄外交官。很難想象,這種只顧自己感受的對俄政策是否真能促成莫斯科的合作。

其次,俄與西方的外交戰影響地區安全。進入2021年,烏克蘭東部局勢不斷升級,沉寂一年多的頓巴斯停火被打破。3月以來,烏克蘭和北約指責俄羅斯在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集結軍隊並進行戰術檢查。北約也頻繁在巴爾幹半島和黑海地區進行大規模軍演。俄羅斯與北約關係越來越緊張,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在增高。

再者,俄羅斯與歐盟關係正在失去活力。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歐盟建立起相對緊密的經濟聯繫,並維持着一種合作為主的政治關係。俄羅斯為歐盟提供了1/3的天然氣和1/4的原油,歐盟則為俄提供高技術、市場和投資。俄歐在中東和平、核裁軍以及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也保持着合作。普京政府與部分歐盟國家一起建設了天然氣海底管線“北溪-1”號,並正在建設“北溪-2”號。

但拜登執政以來,歐盟對俄關係開始惡化,中東歐國家反俄的聲音也有所增大,這些都成了俄歐合作繼續發展所繞不開的干擾。據俄媒報道,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最近受訪時表示,鑑於最近發生的“反俄”事件,可以討論俄羅斯退出歐洲委員會特別是議會大會的可能性。

俄羅斯與西方陣營國家外交齟齬升級的原因之一,在於美方奉行“有選擇性的多邊主義”,而非真正的多邊主義。真正的多邊主義應是各國在國際事務中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反對一國一意孤行,區別對待別國。一邊對別國進行制裁和驅逐外交官,一邊又宣稱要進行合作,這種“擰巴”的操作不會給國際社會帶來真正的正能量。國家無論大小,維持必要的相互尊重和對話才是開展合作的政治基礎。

21世紀第三個十年,世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有增無減。在此背景下,大國尤需承擔起政治責任,放下單邊主義和零和遊戲思維,以開放和合作的姿態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才是最佳選擇。(張弘,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