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説起婆媳關係,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千古難題。
曾有心理學家這樣解釋這段“較為複雜”的女性關係:
兩個有血緣關係的人,彼此之間是“應有之情”,這種感情本身就存在,不需要去維護也能長存。
而婆媳之間則是“真有之情”,這種感情本身是不存在的,是由某種原因觸發而形成,它的維護成本是比較高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婆媳之間想要相處得融洽,勢必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相互妥協與包容,才能令這段關係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但這個磨合的過程必然不會那麼順利,一旦一方不願讓步,就很容易激起矛盾。
我國現代婆媳關係大致分4種,第3種最常見,最後1種成流行
第一種,各自為政、互不干涉
默默和老公結婚三年了,婚後第二年誕下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兒,孩子落地後,默默沒有像很多人一樣,讓婆婆來幫忙帶娃,而是選擇自己照顧寶寶。
這期間,默默的媽媽經常來幫女兒帶娃,有自己親媽幫忙,遇到問題好溝通,母女倆也沒有隔夜仇,所以默默的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舒心的。
曾有人問默默,為什麼不讓婆婆來帶娃呢?按傳統來説,婆婆帶孫是理所當然的啊。
默默聽完直搖頭,對朋友解釋説,我和我婆婆的性格都比較強勢,我們住在一起難免會有矛盾,我和婆婆鬧不和,受氣的是我的老公,受苦的是我的孩子。
所以在生娃前我就和老公商量好了,生了娃我和我媽一起帶,婆婆如果想孩子,隨時可以來看。
現實生活中,不少寶媽都和默默有着同樣的選擇,為了避免和婆婆同住,她們選擇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孩子,和婆婆保持距離,各自為政,互不干涉。
這樣的關係雖然情感上略顯疏離,但也有效地減少了矛盾的發生,婆媳都可以在家裏維持自己“女主人”的地位,並且彼此都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第二種,同吃同住,永無寧日
與默默不同,也有不少寶媽選擇和公婆住在一起,小林就是其中一個。
小林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本身經濟壓力就大,偏偏又生了兩個娃。二胎落地後,小林本想和老公搬去自己的婚房住,可太多的現實問題擺在了眼前。
獨居後沒人燒飯,孩子晚上喝奶沒人搭把手,更重要的就是花銷太多,思來想去,兩個人還是打算“賴”在公婆家裏蹭吃蹭喝。
公婆對於養兒子媳婦自是沒什麼意見,但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完全不一樣。
加上每個人的性格也不投契,同吃同住期間,家裏常常爆發婆媳大戰,以致於每個人都很痛苦,長期壓抑下,婆婆甚至動了要把小夫妻攆出去的念頭。
精神上想掙脱,經濟上又依賴,這是當下很多小夫妻的現狀。
由於同住在一個屋檐之下,磕磕碰碰的生活瑣事在所難免,加上婆媳之間又夾雜着老公、公公和孩子等人,這段關係就會變得更加複雜難解。
一山難容二虎,同吃同住的婆媳一旦都想“當家做主”,勢必水火不容,矛盾頻發。
第三種,不分彼此,宛如母女
不分彼此,宛如母女的婆媳關係真的有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是極為難得的。
李然和婆婆就之間的關係就是眾人所羨慕的“親如母女”型。
李然自從嫁給老公後,婆婆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婆婆對李然是真心喜歡,覺得李然遠嫁過來很不容易,所以事事都替她着想。
李然和老公發生矛盾,婆婆也第一時間指責兒子不對,雖然彼此隔着一層血緣關係,但婆媳倆常常挽着胳膊逛街吃飯,相處得異常和諧。
婆媳能夠處成母女,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各自懂得適時地退讓,二是兩個人的性格要合適。
只有兩個人真正地看彼此順眼,兒媳才不會總挑婆婆的不是,婆婆也不會在兒媳面前趾高氣揚。
第四種,客氣疏離,保全大局
現如今,一種“客氣疏離,保全大局”的新型婆媳關係開始流行起來,這種狀況一般出現在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中。
不同於以往婆媳之間的針尖對麥芒,在這段新式關係中,兒媳為了維持家庭和睦,主動降低了對婆婆的期許。
在她們眼裏,並不認為婆婆就是自己的“親媽”。
婆婆帶孩子也不是理所應當,該有的感激會以物質來回饋,但感情上並不做過多的交流,彼此之間保持着一段“安全”距離。
如此一來,就算婆婆有些事情沒有考慮到位,兒媳也不會感到委屈,對於老人來説,這樣的相處也是比較和諧的。
當然,這種關係也會讓人質疑彼此之間“不夠親近”,但事實上,它的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發生的矛盾。
畢竟人與人之間一旦“交流過度”,難免會發生爭執,而這種“新型婆媳關係”雖然無法做到真正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但至少彼此尊重,不失和氣。
兜媽寄語
説一千道一萬,婆媳關係就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兩代人之間有矛盾不可避免,但有了問題就要及時溝通,以免誤會升級,傷了和氣。
以上4種婆媳關係,你們家是哪種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兜媽留言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兜媽愛叨叨、母嬰育兒寶、萱爸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