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北外灘
【作者】語傘
1
理所當然,我熱愛上海之唇上有一座外白渡橋。
理所當然,它懷着某種鑰匙的秘密,又是一扇通往另外時代的門。
現在,以緩慢的步伐,我穿過它,朝向北外灘——
從外灘延伸而出的北外灘,在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裸出臂膀。
這裏,水和水的親密信任,為所有的人,示範着握手、擁抱的姿勢。
歡迎你,古老的光照;歡迎你,懷舊的背影。
2
一些光,一些影,把我領進浦江飯店之謎。
點亮中國第一盞電燈的地方,接通中國第一部電話的地方,我凝望着,懷念那場中國最早的交誼舞會,口袋裏裝滿音樂。
我面前翩翩起舞的,可能是卓別林的鬍鬚和羅素的哲學,可能是愛因斯坦的思考,和撲面而來的風。
風抬起手臂,引我的注意力來到上海大廈。
見證一杯程序規範的正宗咖啡,清咖、糖和牛奶,都不能錯過對的時間。
我品嚐到的,或許是大堂東側那架鋼琴上,無數名人手印留下的傳奇記憶。
3
把目光遞向城市的上空,我以眼神漫步。
太陽高懸,如一張公證員的臉。
是的,必須用肅穆的表情向即視的風景緻敬:
一棟由波浪條紋狀的深藍色鋼結蜿蜒而成的摩天大樓,
在匯聚空間、視覺、色彩、趣味、黑科技、特殊美學……浦西新的天際線。
我被靜悄悄的感覺覆蓋。
我探尋着這幢中國最大的樓體LED屏裏的深度意象。
我探尋着這幢有着上海最大的IMAX影廳裏有着怎樣的聽覺和回聲。
我探尋着中國首家全微縮主題樂園如何完美融合尋常與驚喜,
無縫銜接時光隧道的光陰倒流。
在此時,白玉蘭就是上天創造的一種神聖微笑。
而白玉蘭廣場,則是一個可供永恆研究的深奧的命名學。
4
站在白玉蘭花瓣狀的頂層平台,俯瞰上海就是在為上海迎來更多的腳步。
那些腳步,從虹口濱江的一步一景的氧氣水岸,經過智能的最美步道,走在名人薈萃的歷史長廊上,
浸透着某種期冀,以及喜悦的動與靜。
榮耀在我的前額,急於為我打開更寬闊的視線。
陸家嘴的手勢充滿狂喜,它的沉默,也帶着驕傲、奢華的火焰。
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3D打印……棋逢對手,也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呢。
它醉了也一直醒着,它在等待一場帶笑的博弈?
5
一隻鳥用低飛提示我,這裏的人們總是提籃過橋。
一隻籃子,裝過歲月的深、生活的沉、高於塵埃的祈禱。
香燭在下海廟求應過的場景,都在下海浦流經的地方,已然成為了現實。
那無數現實,又已成為了遠逝的過去。
而它的未來,會在一面明亮的鏡中,建造歷史與人文互照的透明島嶼。
我走得越來越慢,因為我不需要特殊的抵達。
路過上海郵政大樓的門前,白色巨柱挽扶着水磨石的外牆。
綠色窗框裏,那些早已塵封的好消息和壞消息,我用猜測訪問過它們。
唯有高聳的鐘塔樓,讓到來的人感嘆:
一個小漁村的先民們,沉默在蘆葦蒼蒼的岸邊,泊舟曬網,他們可曾預料到,北外灘與世界對談的今天?
6
沿着河口濱水前行,一張水的畫卷在徐徐飛昇。
車流在水流中間,建築在水流中間,人流在水流中間。
上善之水,把一切寓意和思想,獻給了街道的長,石庫門的深,高樓的高。
水以萬物之形,使虹口港以新港口換老碼頭,密織水的航道,擁抱萬物。
作為水的大懷抱,北外灘的另一種水流是 “5G全球創新港”。
是的,流動的通信使人相信,快樂可以預約,幸福可以設置,智慧城市的新生態、新生活、新生命, 可以無限互聯。
7
腳步也是另一種水流。
摩西會堂曾是猶太難民的諾亞方舟,建投書局、抱朴美術館,就是新的腳步的港灣。
書籍抵達浩瀚星空,書畫古瓷洞穿生死,複雜又裹挾着迷戀的人和事,仍會在每一個拂曉啓程,點燃白晝和夜晚。
那肯定枯萎之美的,必為新生之美所代替。
那挽留存在的創造者,必為存在的永恆所代替。
那創新讓愛和忍耐持久的,必有在水中破浪的無限可能。
語傘
本名巫春玉,祖籍四川,現居上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在《世界文學》《青年文學》《詩刊》《十月》《星星》《文藝報》《中華文學選刊》等國內外刊物發表作品,入選多種選本及合集。出版有《假如莊子重返人間》《外灘手記》。參加上海作協第四屆青創會、第十一屆全國散文詩筆會、首屆全國青年散文詩創作筆會。曾獲第五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第七屆中國·散文詩大獎、《詩潮》年度獎、第二屆華亭詩歌獎等。
作者:語傘
部分圖片:錢超、蔡雯婷、楊麗穎
編輯:卡妞
【來源:上海虹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