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建領:地質勘探就像破案 只是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

本文轉自:新華網

萬建領:地質勘探就像破案 只是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

2020年,西南天山磷釩礦,萬建領和同事進行討論(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李童)萬建領是一名地質工作者,現任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地調所長、地質礦產高級工程師。他常年工作的地方可以用幾個詞來形容:高原、高寒、低壓、無人。“含氧量只有平原或者海平面的1/3左右,最怕的是感冒,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快就會引起肺水腫,甚至腦水腫,兩三個小時人就沒了。”萬建領向新華網記者講着極限的生理挑戰。

地質勘探需要耐得住寂寞,萬建領一干就是16年,承擔的多個重點找礦項目取得重大成果。他在海拔5600米的西崑崙地區發現並參與評價的火燒雲鉛鋅礦,是迄今發現的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七的超大型鉛鋅礦。作為第一發現人,萬建領還先後發現並評價了薩岔口(大型)、長平嶺(中型)、寶塔山(小型)等多處鉛鋅礦牀。

從入行到精通

在高海拔地方做地質勘探是什麼感覺?

萬建領工作的地方海拔超過5450米,這樣的地方是沒有常住人口的,但是有草原,有高山,能見到藏羚羊、野毛驢,還有一些高原上特有的小動物,“有種迴歸大自然的感覺,我覺得很好。”

萬建領:地質勘探就像破案 只是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

2017年,薩岔口鉛鋅礦,萬建領在進行岩心編錄(受訪者供圖)

對於缺氧和寒冷,萬建領和同事們都有心理準備,但低壓是他們從沒體會過,也沒預想過的感受。“方便麪會自己爆炸,一到晚上,就聽見方便麪包裝袋一個個都炸開。”據萬建領講,高海拔的地方夜晚氣壓會更低,五臟六腑氣壓高,就會往外擴張,有一種身體內部向外膨脹的感覺,會頭疼,渾身不舒服。

萬建領剛到新疆工作是2004年,第一次出野外大約在山上待了四個月時間,“一開始是感覺迴歸大自然,後來就覺得跟城市完全隔離開了。”萬建領回憶當時的經歷,沒有電,用電要靠發電機,有時候也會點蠟燭,也沒有信號,手機是打不了電話的,只能打衞星電話,而且外面打不進來,只能打出去。

最初,萬建領學的是環境工程,專業跨度很大,但骨子裏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他下定決心要把地質學好,把工作做好。通過多年的努力,在單位組織的多次技術比武中,萬建領均名列前茅。

多堅持一個月,多幹了10年

“其實地質勘探特別考驗人,你要有毅力,要執着地往前走,老話説‘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但是做地質這塊,恰恰需要這種精神。”比如2011年,因為多堅持了1個月,萬建領和團隊發現了目前國內最大的火燒雲鉛鋅礦,他所在的地質隊又在那個地方多幹了10年。

當時已經10月份了,在海拔5400多米的地方,氣温已經很低了,萬建領的團隊已經在野外連續作業4個多月,大家都沒有回過家。是就此結束工作回去,還是繼續作業,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萬建領:地質勘探就像破案 只是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

2010年,寶塔山鉛鋅礦,萬建領(右1)和同事在吃午飯(受訪者供圖)

作業的地方地處無人區,天氣冷就意味着更多風險,對大家的生理、心理都是挑戰。“就那麼回去了,老覺得有點不甘心。”幾經商量,大家又堅持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終於有了突破,萬建領團隊發現了目前國內最大的鉛鋅礦。

“就因為那一次的堅持和發現,我們後面又在崑崙山幹了10年,明年後年的項目也都在規劃中。”萬建領曾經作業的地方,早已不是當年的無人區了。

在幾千平方公里的發掘範圍裏要找到真正有礦的地方,猶如大海撈針,“還是有科學依據的,確實是運氣好,”萬建領説,要科學去分析,去論斷,一點點縮小範圍,一步步試,一個個篩選,“就像警察破案一樣,只不過我們的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而已。”

萬建領説,未來他還想繼續深耕地質專業,“新疆有自己獨特的資源稟賦,可勘探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我們希望把地質事業做好,一直延續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3 字。

轉載請註明: 萬建領:地質勘探就像破案 只是懷疑對象分佈得比較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