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鞍鋼集團:深化改革煥新機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綜合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從2010年投產到2015年的鋼鐵寒冬,6年裏鞍鋼集團旗下朝陽鋼鐵一度連續虧損達60億元,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殭屍企業”。面臨企業破產、職工解散的生死考驗,朝陽鋼鐵毅然決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自我改革,終於在奮勇突圍中闖出一條新路,譜寫了傳統老國企脱胎換骨成長為現代企業的新篇章。

2015年12月,擺在朝陽鋼鐵新領導班子面前的,是一個資不抵債的爛攤子。“不馬上改革,不眼睛向內徹底解決體制不優、機制不活、動力不足的難題,朝陽鋼鐵將毫無生路。只有用好改革這關鍵一招,才有生路、才有未來。”鞍鋼集團眾元產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原朝陽鋼鐵總經理劉寶山説。

改革就這樣緊鑼密鼓、實打實地落在這家老國企每個人身上,又在市場上開出了生機勃勃的花兒。

全面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朝陽鋼鐵機關部門由13個減到9個;64名工人競聘到管理技術崗位,198名幹部落聘到一線生產崗位;核減生產服務崗位30%,消減勞務人員1454人……破除了“鐵交椅”,“一些人彎腰幹、一些人背手看”的頑疾得到根治,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一次性提高了60%。

“我們能實現脱僵治困,關鍵是依靠黨的領導、依靠深化改革。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打造改革的升級版,目標就是實現市場化,關鍵舉措就是授權同利、經營建模、成本變革。”朝陽鋼鐵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旭説。

2020年,朝陽鋼鐵面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作為鞍鋼集團改革試點,啓動深化改革2.0版。

向授權要活力,“讓聽得見炮聲的人有話語權”。朝陽鋼鐵把機構設置權、編制權、選人用人權、薪酬分配權、採購權等全部下放,分級分類量化授權,幹什麼就有什麼權力。“公司的採購人員定期下班組,要買什麼煤,什麼時間買,我們都有參與權。不划算的,我們堅決不要。這不光影響廠裏效益,也直接決定我們的收入。”朝陽鋼鐵焦化廠班長張智力説。

向同利要效率。減員讓崗位成為稀缺資源,競爭激活了企業內生動力,“誰有能力誰幹,誰多幹誰多賺”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去年,朝陽鋼鐵超額利潤提取1/3實行全員共享,生產操作崗位人均收入同比增長近40%,真正實現了企業增效、員工增收。

向市場要效益。通過經營建模和成本變革讓企業的每個“神經元”都盯着市場幹。“機制一變,效果顯現。過去生產什麼,主要聽公司和廠裏的。現在什麼產品銷路快、什麼產品賺錢多,一線職工一清二楚。”朝陽鋼鐵熱軋廠產線負責人表示。

硬核的改革實招換來了朝陽鋼鐵浴火重生。2016年,朝陽鋼鐵實現盈利9110萬元,成功破解生存危局。至2020年,企業實現連續盈利累計達到40.7億元。

改革的動力來自市場。“朝陽鋼鐵的運營以市場為圓心,銷售圍繞市場轉、生產圍繞銷售轉、採購圍繞生產轉,一切圍繞效益轉。”鞍鋼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義棟告訴記者,企業從採購到銷售的全鏈條設置了9個子模塊,先算後幹、邊算邊幹、幹後再算,什麼性價比高就買什麼,市場缺什麼就產什麼,靈活機動,快速響應,實現了效益最大化。2020年,朝陽鋼鐵降低採購成本2.6億元,調品增效3367萬元,分別是上年的2.2倍和9.5倍。今年一季度,朝陽鋼鐵盈利超過3億元,創歷史同期最佳業績。

不止朝陽鋼鐵,從鞍鋼礦業公司東燒廠、鞍鋼股份冷軋廠彩塗分廠等鞍鋼集團所屬企業的改革實踐看,設備還是原有的設備,職工也還是原有職工,通過大刀闊斧的市場化改革,曾經的“殭屍企業”“困難企業”均實現了完美蜕變和華麗轉身。2020年,鞍鋼集團實現利潤134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1至4月,實現利潤1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噸鋼利潤排名行業第二,比去年同期進步44名。

東北振興的關鍵是鞍鋼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用好深化改革這關鍵一招,鞍鋼集團實現了“效益有改善、員工有獲得感、企業發展可持續”。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要求,鞍鋼確定了76項改革任務,2020年已完成10項,今年確定的49項任務已全面啓動實施,預計年底完成總任務的76%。“‘十四五’時期,鞍鋼將繼續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奮力實現7000萬噸粗鋼、5000萬噸鐵精礦、3000億級營業收入、100億級利潤的戰略目標,當好國內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東北全面振興的排頭兵。”鞍鋼集團黨委副書記慄寶卿表示。

(本報記者 温源)(温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