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如何影響地區局勢,停火協議能維持多久和平?專家解讀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根據埃及的斡旋調停建議,以色列和哈馬斯從當地時間21日凌晨2時開始停火,雙方激戰到停火前最後一刻。停火協議生效後,巴勒斯坦各地舉行盛大慶祝,歡呼勝利;以色列國內對停火頗有爭議,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憑藉此次衝突有望為自己扭轉國內政治局面;國際社會則對巴以停火普遍表示歡迎。雙方尚未在加沙地帶發生違背停火協議的事件,但邊境氣氛依然緊張。
美國施壓,埃及斡旋
以色列《國土報》21日報道説,以色列安全內閣20日晚召開會議,一致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停火協議。媒體引用以色列內閣的聲明説,以色列與哈馬斯實現“相互、無條件的停火”。
中東媒體分析稱,這是以色列在強大的國際壓力,尤其是美國壓力下,不得不做出妥協的結果。在巴以衝突的11天中,美國總統拜登先後6次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之下,拜登在第三次通話中終於首次表態支持巴以停火,並在19日進行第四次通話時希望衝突能“顯著降級”,走上“停火之路”。美聯社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稱,二人在以色列內閣批准停火協議後和停火前約兩個半小時分別進行通話,內塔尼亞胡在最後一次通話中向拜登通報稱,他相信正在朝停火邁進。
埃及一直在哈馬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之間斡旋,為停火做着積極努力,並承諾出資5億美元用於重建加沙受損的基礎設施,並開放多座醫院接收巴勒斯坦傷者。美聯社稱,埃及通過促進巴以達成停火協議,再次確立其在中東不可或缺的調解者角色,同時也有助於改善埃及政府與美國政府的關係。在20日以色列同意埃及的停火提議前,拜登與埃及總統塞西進行了上任後的首次通話。
巴以各説各話
對於停火協議和衝突結果,巴以雙方各有解讀。在停火生效的第一時間,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東耶路撒冷、拉姆安拉、伯利恆、希伯倫等地舉行盛大的歡慶儀式。雖然是凌晨兩點多,但有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舉着旗幟和標語歡呼,還有人燃放焰火慶祝。哈馬斯第一時間發佈聲明,強調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的軍事行動羞辱了以色列軍隊”。與哈馬斯並肩作戰的伊斯蘭聖戰組織的官員巴拉基説,以色列宣佈無條件停火是“內塔尼亞胡的失敗”,也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勝利”。
而內塔尼亞胡21日在特拉維夫發表停火後首次講話稱,以軍“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地打擊了哈馬斯”,摧毀了加沙大部分地下工事,還摧毀了哈馬斯的武器工廠等。他説,以色列殺死了200多名哈馬斯“恐怖分子”,包括25名高級官員和戰地指揮官,“那些沒有被殺死的,應該知道以色列的手很長。”
雖然以色列軍方聲稱實現了“主要的軍事目標”,以色列《國土報》21日撰文稱,這些“看上去並不是多麼大的勝利”。在以色列國內,停火引發一些批評聲音。該國新希望黨領袖薩阿爾對“無條件停火”表示失望,他在推特上稱:“內塔尼亞胡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情報機構和空軍,他卻設法從哈馬斯那裏獲得‘無條件停火’,這令人尷尬。”
不過,內塔尼亞胡的政治目的已然達到。美聯社稱,在此次衝突後,“內塔尼亞胡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向哈馬斯發起軍事打擊,內塔尼亞胡成功阻礙了“擁有未來”黨領導人拉皮德的組閣計劃,為自己增加了日後東山再起的可能性。
雙方並未放鬆
雖然停火協議已正式生效,但雙方的戒備並未放鬆。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稱,一線部隊都沒有撤離,軍方將根據實際情況評估安全形勢,並對違反停火行為做出強烈回應。哈馬斯也“嚴陣以待”,稱其“火箭彈依然上膛”,若以軍膽敢再空襲和炮擊加沙,這些火箭彈將立即飛向以色列境內。
截至記者發稿前,加沙地帶尚無衝突報道,但在除加沙地帶之外的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仍有小規模衝突發生。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説,以色列警方21日衝入東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向前去禮拜的巴勒斯坦人發射震撼彈和催淚彈進行驅趕。另外,在約旦河西岸伯利恆和納布盧斯等城市也時有衝突發生。巴勒斯坦紅新月會21日稱,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各地與以色列軍警的衝突中,共有83名巴勒斯坦人受傷。約旦《憲章報》稱,停火狀態顯然“十分脆弱”,更缺乏互信,任何一次閃失,都可能重燃戰火。
國際社會歡迎停火
國際社會普遍歡迎巴以停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日呼籲各方遵守停火協議,同時呼籲國際社會與聯合國合作,為巴勒斯坦重建制定全面、有力的支持方案。美國總統拜登20日説,他贊成雙方結束衝突這一決定,感謝埃及總統和其他國家在促成停火中發揮的作用。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很快訪問中東地區,意在鞏固停火協議。英國、法國、歐盟等多方21日也對巴以停火表示歡迎。
此次巴以衝突將為地區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停火協議能維持多久的和平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董漫遠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這個停火協議是能夠得到遵守的,此番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軍事較量畫上了句號,但他們之間的政治較量仍將繼續。董漫遠認為,此番衝突進一步加固了在巴以談判中“以強巴弱”的態勢,以色列憑藉這種態勢將進一步加大對巴勒斯坦未來走向的掌控。不過,此番衝突必然使國際社會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也使國際社會認清巴勒斯坦問題是導致中東地區長期動盪不安的根源性問題,應予以解決。這將對美以形成道義壓力,推動美國減少對以色列的偏袒,回到客觀公正的立場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