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香港開始審議完善選舉制度草案,港媒:對香港政治發展有劃時代意義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立法會14日加開大會,就《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進行一讀及二讀。香港選舉制度有哪些變化,以及如何保障“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實現,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立法會二讀終止辯論完成後,將交付內務委員會處理,隨後成立的小組將過渡為法案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將於週六召開首次會議,委員會主席廖長江稱,修例草案內容超過500頁,審議時間緊迫,“接下來幾乎天天要開會”,希望儘快完成工作,使立法會能夠在5月底前通過法案。此前在13日特區政府公佈了條例草案。現在香港立法會有70個議席,由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產生,各佔35席;而下屆立法會將增加到90席,循選委會、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3個途徑產生,席位分別為40、30及20。其中“地區直選”部分,全港原有五大選區將改為十個選區,選舉制度改為“雙議席單票制”,即每個選區得到最多選票的兩名候選人勝出。星島日報網14日稱,過去立法會分區直選議席佔全部70席的一半,由於“比例代表制”使小政團也有當選機會,激進派可憑出位言行得到狂熱選民支持。在新的制度下,反對派可在分區直選拿到的議席大減,而選舉方式也防止激進組織鑽空子,加上候選人須經選舉委員會提名,反中亂港分子當選的可能性近乎為零。文章同時提到,反對派並非完全沒有空間,只要不違反“一國”原則,沒有威脅國家安全,也可以參選。

至於功能組別,由原來35席減至30席,其中有兩個改變都不利於激進反對派:一是廢除區議會(一)、區議會(二)及“信息科技界”,這些都是他們一直佔優勢的界別;二是九個界別取消個人票,其中部分界別曾是反對派力攻的陣地,現在再無機會。不過,一些專業界別如法律界、教育界及社福界仍維持個人票,反對派仍會搶奪議席。分析認為,新佈局使愛國愛港勢力佔更大比重,除了排除激進派,也抗衡部分利益集團的影響,令政府決策更符合社會最大利益。

值得關注的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選舉委員會將增至1500人,五大界別重新分配席位。原屬泛民“票倉”的第二界別“專業界”受到重創,一半是當然委員或由團體提名產生,另一半雖然仍由選舉產生,但選民由個人票改為團體票,多個泛民團體未包括在可投票的指明實體中。像“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由過去60席變為30席,其中15席由選舉產生,全部以團體投票,部分團體則被排除,包括“香港記者協會”等。根據草案,特區政府還將設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資審會)”取代選舉主任決定候選人是否獲得有效提名。委員會由一名主席及2—4名成員組成,只有依據《基本法》第48條任命的主要官員才有資格獲委任,即除了司長、局長外,還包括警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等。特首林鄭月娥13日稱,留意到社會上有聲音質疑單以政府官員出任資審會成員的公信力不足,因此稍後會提出修訂,加入若干社會人士,但一定是愛國者,而且是社會上舉足輕重、德高望重的人士,他們須通過國安審查。

完善選舉制度草案獲得廣泛支持。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稱,日後不會再出現思想極端、偏激的候選人依靠很少選票而進入立法會,確保“愛國者治港”能全面落實,即使有些所謂反對聲音進入,基本上也都是忠誠反對派的聲音。民建聯主席李慧瓊稱,香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深陷政治鬥爭,浪費很多時間、錯過很多機會,相信新選舉制度有利於特區政府做好工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星島日報》14日發表社論稱,有關改革包含一套精密佈局,對香港政治發展有劃時代意義,主要有三點:一是杜絕反中亂港分子進入管治架構奪權,消除多年亂局,令政治恢復正常、穩定;二是擴大代表性,“以大局為重”的勢力將佔很大比例,藉此抗衡利益集團的影響,使政府決策不向一方傾斜;三是以良性互動代替對抗政治,提高政府管治效率,以解決曠日持久的重大民生問題,“隨着制度實施,未來政局將有一番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