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濟南對外交流的窗口,黃河國際會展中心全部建成後,淨展覽面積將達到51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淨展覽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具備承接APEC、G20等國際峯會的能力。
1700平方米玻璃穹頂“黃河之眼”點睛呈現
無論是已經投用的一期,還是規劃圖中的二期、三期,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的登錄大廳都是最抓人眼球的存在。
登錄大廳東西跨度120米、南北跨度100米、高30.5米。從空中俯瞰,外高內低的近橢圓雙曲造型,加上玻璃穹頂,格外引人關注,因此登錄大廳又被稱為“黃河之眼”。從正面看,78根高達29米的鋼立柱錯落分佈,支撐着50米的重疊挑檐,22米高的玻璃幕牆也為登錄大廳平添了一份莊重。
登錄大廳的面積約2.3萬平方米,主要用於安檢、登錄、會議等。陽光穿過1700平方米的玻璃穹頂,營造出明亮暢快的內部空間。“這個玻璃穹頂由網狀鋼結構及雙曲面透光玻璃組成,鋼結構重量300噸”,中建八局二公司項目負責人張志騰介紹,“穹頂上的玻璃有500多塊,每一塊都要單獨定製”。
如此一來,“黃河之眼”的龍骨定位和玻璃下單就變得困難起來。
項目團隊細化調整結構模型,網狀鋼結構在地面完成拼裝。向上整體吊裝時,項目團隊通過計算機控制10台液壓提升裝置,連續作業8小時,提升到30米的高度完成搭建,後續安裝誤差在3毫米以內。
穹頂的玻璃通過壓鑄成型,擁有更高的單向可見光透過率。而且,使用層鍍膜及覆蓋隔熱膜,冬暖夏涼,在保證採光的同時,減少了碳排放。
地面承載力強 飛機等重型機械都能展覽
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的設計理念為“黃河律動”。在無人機航拍畫面中不難看出,這一理念通過連續波浪形的金屬屋面造型得以實現。
“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要能滿足目前世界上所有類型的展覽”,項目專業工程師趙旦明介紹,“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將場地原有的鬆軟泥土置換為粉土,並使用20噸振動壓路機,層層壓實”。
為保證換填後的地基不發生沉降和變形,項目團隊還對23釐米厚的混凝土筏板做了防水、防潮等技術處理,地表鋪設耐磨金剛砂面層。在N2標準展廳裏,趙旦明用力跺了跺地面説:“每平方米地基的承載力能夠達到12噸,承辦飛機、遊艇等大型、重型機械展覽也不在話下。”
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的標準展廳,均為單層無柱展廳,挑高13-22米,單館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接近1.5個標準足球場,每個展廳的屋頂均由13榀柳葉形鋼架支撐。
項目技術負責人張彥彬手指着屋頂説:“每片‘柳葉’長63米,重58噸,要在類似造船台架的作業平台上焊接成型”,他伸出五根手指,“12名焊工,焊制5天才能完成一片”。這樣的“大傢伙”在6個展廳中,總共有78片,總重量近5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