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凌晨,槍聲劃破黑夜,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此誕生。
南昌起義參加者共兩萬餘人,到2021年留下姓名者僅1066人。
肖燕燕,是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研究館員,1987年參加工作後,就致力於追尋南昌起義參加者的相關信息。而這一工作,也是“八一館人”自紀念館成立以來一直念茲在茲的事情。
臨近“八一”,為了完善名錄牆英烈信息,肖燕燕撥通了一位湖南老人的電話。
電話另一頭的老人名叫鄭立,曾在張家界市委黨史研究室工作。退休後,他和朋友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發現名錄牆上來自張家界的南昌起義參加者僅有32人,據他所知,張家界當年至少有幾千人參加了南昌起義。
從此,鄭立將尋找南昌起義參加者當成了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由於年代久遠,追尋過程艱難而漫長,查證每一個名字都需要大量走訪和資料查閲,經常是無功而返。
然而,鄭立從不氣餒。他在成堆的史料中大海撈針,走訪革命者後代,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來自退休老人的努力讓肖燕燕感到“八一館人”的追尋並不孤獨。紀念館工作人員從存檔的口述史等資料裏,搜尋蛛絲馬跡,梳理起義參加者出生、戰鬥、生活過的地方,並向當地黨史辦發函,請求協助查找。
在細緻而漫長的工作中,起義部隊序列表的空白信息被逐漸填補。
追尋者的努力,確認的不僅僅是更多南昌八一起義參加者姓名,更追尋到先輩們塵封於歷史的感人事蹟。
袁國平是新四軍政治工作的重要開拓者和領導人,他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科,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袁國平參加了南昌起義。
在紀念館籌備紀念南昌起義95週年的活動中,肖燕燕聯繫到袁國平之子袁振威,意外發現了另外一封袁國平寫給侄子的家書。
除了家書之外,肖燕燕還得到了一份袁醉如的自傳。
1927年,袁國平與袁醉如兄弟二人一同參加南昌起義。之後,考慮到母親寡居,妹妹年幼,袁醉如回到湖南老家。1928年,袁國平被中央派回湖南開展地下工作,重建被敵破壞的黨組織。在白色恐怖下,袁醉如協助袁國平和地下交通員,並與家人一起掩護了袁國平的地下工作。
1941年初,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壯烈犧牲。
對後來者而言,這注定是一場沒有句號的追尋。更多的研究工作者正在接過前輩的接力棒。
這些數字經過不懈追尋和艱辛考證,還在不斷增加。追尋英雄的足跡,記錄後人的追尋,還將繼續。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之際,南昌起義參加者名錄又新增54人,名錄將擴充為1120人。
袁醉如的名字也在其中……
總策劃:呂岩松
總監製:劉剛
策劃:李學勇 孫志平
製片:黃明 李礪寒 樊華 張平鋒
主編:王逸濤 李傑
統籌:劉芳 王健 張旭東 劉瀟
編導:田甜
記者:郭傑文、李宗胤、餘剛、吳鴻波、張健、丁春雨、陳思、夏鵬
報道員:盛擁軍、張可心
配音:王帥龍
片名書法:普石
包裝:夏勇
鳴謝: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
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園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
新華社音視頻部
聯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