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阿里都帶不動,智己淪為“扶不起的阿斗”?
曾經一上市就受到媒體吹捧的智己汽車,背靠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可謂是風光無限,許多人都説智己會成為新能源市場的強勢破局者,可轉眼不到幾個月時間,智己彷彿遇到了困難。
根據市場銷量進行數據分析顯示,智己L7從6月底開始,截止9月份累計完成交付量也僅有3000輛出頭,尤其是在金九銀十的時節,智己L7的銷量也不過1019輛,如此企業銷量不説和對於比亞迪漢的月銷破3萬比,連極氪001和哪吒S都比不了。
都知道智己L7是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汽車,但它的背後是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和張江高科,在資金實力和純電動汽車生產供應鏈方面完全是能支撐的,再加上汽最近也完成了首輪融資,估值高達30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資金鍊都帶不飛智己?
既然資金生產供應都沒問題,那問題可能出在了產品本身上,畢竟打鐵還需提高自身硬,要想賣得好,自然環境還是要產品設計本身的品質過關才行。在這方面,雖然智幾 L7幾乎與競爭對手氪001和 NIO ET7一樣,但缺乏獨特競爭力,加上品牌新成立,一下就沒了競爭力。
雖然智己L7也是定位高端車型,競標BBA,但是我們眼下中國消費者市場認可度並不高,無論是從銷量上還是品牌積澱,智己都欠缺一些火候。知名度不足是導致智己眼下銷量乏善可陳的重要原因。
還有之前智己汽車的102位車主的維權,這些車主參與的是智己汽車“天使輪”,按照之前的説法應當是這批車主享有最高的用户權益,這是“稀缺名額”,並且可以升級激光雷達和高階能量電池;但是在後續的過程中發現其權益被超越,根本不是什麼稀缺的東西,而且雷達和電池升級也沒有明確的説法,更加讓大眾對於這款新品牌沒有什麼好感。
儘管智己的背後資本龐大,但在新能源汽車普及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其本身實力並不強大。 如果不能利用這種趨勢獲得優勢,那麼當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熱戰”的時候,怎麼指望它能立足呢?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智己都需要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