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城裏的房子不住了!在鄉下花400多天改造的宅基地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綜合

來源: 上觀新聞app

對於不少在城市裏久居的人來説

能在鄉下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遠離一下城市的堵車、擁擠和喧囂

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

有一些人

就讓這樣的愜意生活成真

魏震曾經是一家兒童娛樂上市公司的CTO,2017年,他帶着一家人到安徽盤下200畝地,用3年時間建設農場,自己種花、種菜,還有給孩子的遊樂場。

農場開闊,空氣新鮮與小動物親近

養養豬,看看矮馬 孩子高興了就登上樹層

“種一個花園,是讓你相信明天會更好,有太陽就能夠綻放。”

其實,在上海的郊區一些閒置農宅也被外來人士改造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初夏時節,在滬郊朱涇鎮,“花開海上”生態園裏花兒開得熱鬧,其所在的待涇村裏不少村民也暗自歡喜。

最近,上海衡山飯店“下鄉”,一期租下3户閒置農宅實施改造,未來計劃以精品民宿項目參與鄉村振興。

另一家泰萊集團在隔壁新涇村開發了25套民宿後,又進駐待涇村拿下了6户閒置農宅,目前正在裝修之中。

這樣的動向,並不是個例。

“五一”以來,坐落在廊下郊野公園裏的山塘村,又有3户新改造而成的民宿對外營業,迄今村裏民宿已累計達到12家。

在松江葉榭鎮興達村,“80後”姑娘朱燕回鄉打造的“八十八畝田”品牌,盤活的農宅已從1户增加到了7户。

在澱山湖畔的青浦岑卜村,外來的新村民已攀升到了上百户,於是,一些喜靜的人士開始謀劃“逃離”……

外來人士沓紛至來“淘房”,滬郊閒置農宅漸成“香餑餑”,不少村的農宅租金明顯上漲,給農民增收帶來了新的空間。對此,不少外界人士好奇:閒置農宅被盤活,到底可以承載哪些功能和業態?一哄而上的投資,會不會造成新的過剩和浪費?外來人士和資本下鄉後,如何與鄉村和諧共生,進而為振興鄉村作出有效的創新探索?記者近期進行了一番實地調查。

松江泖港鎮腰涇村的一處宅基。

城裏來的郭悦租下兩棟閒置農宅 營建出了一處安靜而愜意的“世外桃源”。

下鄉,各有各的理由

盤活閒置農宅,只有打造民宿一個出路嗎?記者採訪發現,下鄉租賃農宅的人士,各有各的理由,而農宅承載的功能和業態,也逐漸豐富多元起來。

午後,一個種滿玫瑰花的農家院子裏,郭悦端出自己花了兩小時親手做的鄉村麪包,與記者坐到太陽傘下邊喝茶邊聊天,陽光燦爛,清風拂面,甚是愜意。

院子裏種的玫瑰花,已過了盛花期。

郭悦花了兩小時親手做的麪包

坐在院子中喝茶聊天,是一種享受。

她身後被改造成小清新風格的農家小樓裏,一個拍攝團隊的10多人正安靜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化妝,有的在佈景,有的在打光……據説,他們租了這個空間一天,拍攝一個日本青梅酒產品的廣告。

正在郭悦家拍攝廣告的影視團隊

院子西側,爬滿凌霄花的長長的廊亭中,她的丈夫盧哥正一邊靜靜抽着煙斗,一邊望着旁邊那100多畝剛播種的水稻田發呆。去年秋收時節,夫妻倆掏出10多萬元,在滿目金黃的稻田中舉辦了一場田園藝術節,甚至把鋼琴搬到了稻田裏,在線上線下小小“火”了一把。今年春節前,他們又舉辦了一場關於食物療愈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城裏人報名參與。

在廊亭中休憩的盧哥

院子西側,剛播好種的100多畝水稻田。

這個農家院子,就位於松江泖港鎮腰涇村,宅基主人是一名退役軍人和他的兩個兒子,多年前均已搬到城鎮居住。2016年前,曾當過美術老師的郭悦,經朋友介紹,租下了這兩套閒置農宅,和丈夫一起花了400多天實施整體改造,對老宅進行裏裏外外的精心雕琢,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兩人親手砌、親手種。如今,小樓內外的顏值和氣質不俗,又與周邊農宅保持風貌統一。

屋後,宅基原主人種下的枇杷成熟了。

空閒下來,郭悦就會坐在院子裏喝茶看書。

屋內的每個角落,都是郭悦親手佈置的。

2018年,夫妻倆正式搬到鄉村居住,並把這裏變成了一個拍攝美食節目的工作室。不僅如此,這個院子還成了“田園雅集”場所,幾乎每天都有一兩波朋友“摸”過來,喝茶、聊天、休憩、發呆,捨不得離開。

房子的裝修十分簡約但大幅提升了農宅的氣質。

除了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搬”到鄉村,郭悦還把80多歲的父母接到了村裏養老,就安置在同一排宅基上的唐阿姨家。唐阿姨夫妻倆仍住在農宅裏,不僅“騰”出了兩個房間,還負責解決老人每天的吃飯問題。郭悦則每月向農户家支付父母的租金和餐費。

記者採訪時,門外還來了一位客人,他熟門熟路打開矮院門,並“安撫”準備汪汪叫的小狗。據介紹,這位陳老師從德國回來,是郭悦夫妻倆的朋友,現在松江大學城某高校藝術專業任教,幾乎每天都來他家“串門”,有時一天還會來兩次,“開車從大學城過來,半小時不到的路程,十分方便”。

盧哥和唐阿姨一起包的餃子得到了客人的一致好評。

當天過來,陳老師也並沒什麼特別的事,就是給盧哥帶了一包釘子,坐下聊了會兒天,吃了一盤盧哥包的餃子,然後接了個電話又匆匆回學校了。而盧哥則與其約好,等會兒去學校,看他最近做的雕塑作品。

據透露,陳老師也在打聽村裏的閒置農宅,希望與郭悦夫妻倆做鄰居,租一棟空房子打造自己的手作工作室。可惜,眼下並沒有合適的房源。

想搬到松江浦南鄉村的,還有一位“80後”媒體工作者俠哥(化名)。五年前,記者曾採訪過他,那時他們夫妻倆剛搬到青浦岑卜村,租下一棟兩層農家小樓,將其裝修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猶記得,那間書房的一面牆上,貼滿了斑駁的報紙版面,另一面牆則“挖”出了大大的落地窗,窗外就是屋後的小竹林。

俠哥居住的村子外,生態良好。

俠哥家的廚房灶台

俠哥燒的菜

他們倆“下鄉”,是純粹為了居住,是為了享受生態安靜的鄉間生活。平時,他們除了看書、寫稿,最喜歡的,就是釣魚、種菜、燒飯。

如今,第一輪五年租期將滿,俠哥也下定了搬離這個村的決心,準備下半年就住到松江浦南某村去。他告訴記者,隨着岑卜村越來越出名,搬過來的城裏人越來越多,農宅的租金越來越高,村裏變得越來越喧鬧繁雜,一些新村民把村莊當成賺錢的背景和道具,一些遊客甚至把村民家種的菜當野菜拔走,而河裏被下滿了地籠卻少有人管……

這些,離他心目中的鄉村越來越遠。所以,他又開始重新尋找。

廊下山塘村,坐落在郊野公園之中,緊挨着小有名氣的中華村農家樂,自然而然形成了錯位競爭的民宿羣落。目前,該村已出現12家特色民宿,其中10家為本村村民自行改造,只有2家為外來投資者打造。比如,這兩年率先開張的“涵七”、“聽風塘”兩家民宿,都是由村裏走出去的“農二代”女孩回鄉打造,走的都是小清新風格,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聽風塘”民宿主人陳偉家的幾隻狗

陳偉家西側是兩位堂兄翻建老房新打造的民宿

而最近新開張的3家民宿,其中兩家就位於“聽風塘”的西側,是“聽風塘”主人陳偉的兩位堂兄翻建老宅建成的;另一家版畫民宿,原址是村裏一處老倉庫,由一位外來企業家投資改造,將其打造成了版畫體驗培訓基地 10多個房間的田園民宿。

在廊下鎮山塘村最近剛開張的版畫民宿

版畫培訓基地

山塘村黨總支書記楊立平告訴記者,村裏的農宅閒置率不到5%,大約有20—30户農宅空着,另外還有不少農宅“部分閒置”,就是隻有一兩位老人住在底樓,小樓的大多數房間都空關着。不少村民還主動找到村裏,希望幫助“招商引資”,把自家空房子租出去。

最近一年,他已經接待了10多撥外來考察者,都是希望租房打造民宿或工作室的,但對方最後都打了“退堂鼓”。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村裏農宅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或上世紀90年代早期造的,為磚混結構,若要改造為民宿的話,難度大,成本高,“而新一輪翻建的政策窗口還不知道何時出現”。

居住、文創空間、特色民宿、培訓基地、產業園……越來越多元的功能,給盤活閒置農宅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老齡化、空心化的鄉村注入了新活力。

關於盤活閒置農宅的幾筆賬

一直空關的農宅被租賃改造,給農民帶來了多少實惠?

租金,是第一筆收入。在朱涇鎮待涇村,衡山飯店近期簽約租下的農宅,大多是幾十年的農村老屋,房內設施破舊,平時低價出租都很難,長期處於空置狀態。所以,一聽説有企業願意承租做民宿,不少農宅户主都積極報名。

73歲的金阿婆説:“本來,我們想到老房子空關就心疼,沒想到,突然遇上了這個項目。村幹部幫我算了下,一年能拿5萬多塊租金呢。而且,企業還幫忙把破房子裝修好,怎麼説都是合算的……”

據瞭解,最先被看中的三户農家,與衡山飯店簽訂了為期15年的房屋租賃合同。租金要看房齡、結構等情況,一般在每平方每天0.36元至0.44元不等。每三年,租金還將以10%的幅度遞增。不僅如此,企業方還為仍有住房需求但又希望加入民宿項目的村民提供了兩種方案:一是在房屋改建完成後,為村民獨立開闢一間,供其自行居住;二是給予願意完全騰房的村户,每年再額外補貼8000元。目前,村裏又有近10户村民報名要參加該項目。

位於朱涇鎮待涇村的花開海上生態園

不同地區的農宅租金,略有差異。比如山塘村,同樣是在金山區,所以租金也差不多,每棟房子每年大約在3—5萬元。郭悦所在的松江泖港鎮腰涇村,因為房源少、租客少,所以租金便宜不少,目前兩棟農宅加起來年租金近3萬元,接下來每年遞增8%。俠哥所在的青浦岑卜村,五年前一棟農宅年租金才1萬多元,現在最高的已經漲到了每年5萬元左右。

新村民的到來,還給本地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楓涇鎮的新義村,去年啓動“眾創入鄉”試驗項目,將農家屋後的豬棚等改造成將9間白牆黛瓦的江南小屋,引入了9家企業入駐,作為展示館、辦公室、文創空間。村民唐亞英透露説,通過出租閒置的豬棚小屋,他家每年可以獲得1萬多元租金,同時她還在其中一家公司做保潔工作,兩項加起來,每年可以增收4萬多元。

在楓涇鎮新義村9間農家豬棚被改建成有設計感的江南小屋

新義村的這間“眾創小屋”被企業用作產品展示廳

郭悦父母租住農宅的房東唐阿姨,則一下子增加了好幾筆收入。出租兩個房間的租金,加上老人的餐費,每月有近千元。同時,她還是郭悦工作室所聘的後勤員工,負責每天的衞生保潔等工作,月工資3500元。超出工作範疇的服務,還能獲得計件報酬,比如記者採訪當天,唐阿姨要為10位拍攝人員準備午餐,就可以獲得100元的服務費,要是額外做了桌布等,也可以獲得報酬。過去一個月,唐阿姨在工作室獲得的報酬累計達到了5000多元。

在郭悦工作室裏打工的唐阿姨

隨着農宅被盤活,鄉村人氣逐漸攀升,農家門前種的蔬菜也吃香了,新增了“庭院經濟”一塊收入。郭悦帶記者參觀屋後枇杷樹時,遇到了隔壁鄰居的一位阿姨,雙方熱絡地打招呼、攀談,十分愉快。據説,因為郭悦的到來,宅基頭每天都有“城裏人”造訪,阿姨家種的蔬菜不愁賣了。

腰涇村村民屋前的小菜園

另外,不管是奉賢區吳房村的“鄉村振興產業園”,還是金山新義村的“鄉村創客基地”,還寄希望於通過置換農宅引入或培育一些產業,為村鎮帶來更可觀的税收等產出。

不過,對於外來投資者而言,要想摸索出改造農宅後的盈利模式,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比如郭悦的美食工作室,去年一年接待了六七家拍攝團隊,自己也舉行幾場文化活動,並不能實現盈虧平衡,日常開支還是靠她創辦的影視公司來支撐。租下新義村9間小屋的企業,也僅僅是將其作為展示空間,暫時還沒找到產業的連接點。據介紹,岑卜村也不時舉辦鄉村集市等活動,但要想以此來賺錢卻很難。

長桌既可以用來開會搞活動也可以用作燒烤的操作枱

對於鄉村民宿的投資回報,也需要清醒認識。山塘村黨總支書記楊立平坦言,從該村的實踐來看,外來投資者做民宿,要想賺錢其實很難,因為除了要有專人負責運營,平時還要僱人提供服務,再加上日常養護等開支,哪怕有10個房間,每個房間500元住宿費,52個週末入住率高達80%,一年營收三四十萬元,也很難有多少淨利潤。

比較而言,村民自營的民宿更具競爭力。以山塘村的“聽風塘”民宿為例,經營者陳偉的父母就住在底樓,為客人提供保潔、早餐等日常服務,不僅具備了民宿應有的家庭味道,還省去了房租和用人這兩項成本,她家共有6間客房,去年入住400餘間次,全年營收在20多萬元,扣除一些必須的成本,還是會有不錯的盈餘。

當然,如果外來投資者打造的民宿,能夠形成規模效應,全年入住率也能大幅提升,工作日和週末都有客人入住,盈利的可能和空間也會明顯增加。

廊下鎮山塘村,新開張的版畫民宿外景。

外來新村民如何為鄉村振興做更多?

有人關注“經濟賬”,有人則關注城鄉互動“碰撞”產生的各種火花。

在泖港鎮腰涇村,郭悦夫妻倆的到來,讓留守的老年村民在生活中有了“小幫手”。因為親眼看到他們會修房子、會燒電焊,於是,老村民一旦手機打不通了、電視沒圖像了、家裏鋤頭壞了、洗衣機不會用了,就會來找郭悦或盧哥幫忙修一修、教一教。每當此時,他們夫妻倆總是非常樂意為老人們“效勞”。因此,村民看到他們,總是熱情打招呼,遇上郭悦家搞活動,鄰居們也都願意借桌子、借椅子。

郭悦家的房子外牆爬滿了綠植

郭悦家的鄰居阿婆樂呵呵來打招呼並聊天

城鄉互動,和諧共生,是個值得關注的話題。此前,記者也曾在採訪中聽到過一些吐槽:比如,有“農二代”回鄉投資民宿後,抱怨村民犯了“紅眼病”,進而彼此產生了隔閡;而俠歌則吐槽説,一些新村民的功利心太重,對鄉村生態保護不夠……這些提醒人們,對於越來越多新村民的到來,有關方面還需適時進行引導,對鄉村還應多一些付出和愛護。

郭悦的文化工作室叫“美食玩家”,她嘗試把美食從一米灶台拓展到生活方式和美食情境營造,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和參與。她坦言,自己不管是做美食節目、食物療愈活動,還是舉行“稻田之上”藝術節,都是希望能通過“食物”這個有共鳴的橋樑,一手牽起農耕,一手牽起藝術,為城鄉互動、鄉村振興做點有意義的事。至於能否由此產生商業模式,並不是她急切追求的目標。

“美廚玩家”院子中的美麗小角落。

郭悦的朋友陳老師告訴記者,在德國,一些大學在郊外都設有創作室,不少是租賃農民房子打造的,各專業學生可以定期申請到鄉村去,與鄉村匠人進行合作和切磋,實現“知識互換”。他希望,自己也能在滬郊鄉村打造雕塑類的手作工作室,到時候可以把學生帶到鄉村進行創作和體驗,一舉多贏。如果類似的藝術家工作室多了,他們所在的這個村就會形成一個藝術家羣落,那時候,大家能為鄉村振興做的事就更多了。

松江葉榭鎮興達村一角

在葉榭鎮興達村,網名為“大米西施”的朱燕,打造了“八十八畝田”品牌,盤活了7户村民的閒置農宅。記者發現,她所做的項目,並不僅僅是民宿,也不是單純的農家樂,而是以“松江大米”文化體驗為出發點,形成了米食餐廳、鄉村民宿、非遺傳承、自然教育、農耕體驗等一系列載體,市民遊客不僅可以去那裏品嚐葉榭軟糕、湯糰、粽子等各種“米”食,還可以住下來體驗鄉村生活、參加農耕活動,臨走再帶一些好吃的松江大米回家。疫情期間,雖然民宿和餐廳不開張,但她家軟糕的銷量每天都有幾百盒,今年以來,她已和周邊農户簽訂了300畝水稻田,累計銷售了18萬斤松江大米。

朱燕對葉榭軟糕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傳承和推廣

“一個有志青年回鄉創業,把農民組織起來,種好稻穀,賣好大米;同時,她還創了自己的品牌,把家鄉傳統名點葉榭軟糕傳承下來,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松江區農業條線一位“老法師”點評説,帶動了農民,改造了農宅,使鄉村變得生動起來,也豐富了市民的休閒生活,希望這樣的項目多一點。

據透露,對於朱燕的努力,松江有關部門看在眼裏,給予了積極支持和引導,村集體也主動進行配套,並改造部分農宅出租給她,希望在當地牽動形成了一個“鄉村振興共同體”,整合更多資源,形成“放大效應”。

(原題為《城裏的房子不住了!一對夫婦在上海鄉下花400多天改造宅基地,圖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