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鏡頭下的壕口村。
散養的農家雞。
村裏的農副產品在市區很受歡迎。
在於樹傑(右)的帶領下,村裏成立養雞場。
土豆蛋蛋成為了村民增收的“金蛋蛋”。
豐收的喜悦。
□記者 孟和朝魯 來春譽
“您訂的白麪、莜麪下週可以送去”
“我們村的農家雞特別適合冬季滋補,雞蛋也有營養”
“買土豆可以微信下單”
……
入冬以來,儘管天氣寒冷,但包頭市固陽縣懷朔鎮壕口村卻一派火熱,在“第一書記”於樹傑帶領下,村民們正在忙着銷售村裏自產的農副產品。
壕口村曾經是國家級貧困村,總户數640户,2290人。這裏十年九旱,靠天吃飯。2014年4月,於樹傑受中國二冶集團委派,來到壕口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五十而知天命。那一年,當過兵的於樹傑帶着使命,憑着能吃苦、不服輸的勁頭,立下了軍令狀:不脱貧就不回家!
2000多個日日夜夜,於樹傑寫下了厚厚的民情日記:爭取資金恢復4000畝滴灌種植、推廣種植400畝馬鈴薯、發展大紅公雞養殖……
把收成變收入,在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於樹傑又“變身”推銷員,線上線下齊發力,土豆、白麪、莜麪、農家雞、土雞蛋……壕口村的農副產品遠近聞名,圈粉無數。憑藉着全村上下的努力,2018年底壕口村如期脱貧。
如今走在壕口村,看到的是一張張洋溢着幸福的笑臉。高國珍、賴長鳳以前是貧困户,説起村裏的變化,夫婦倆打開了話匣子:“以前村裏都是土路,環境又亂又髒,現在一座座大瓦房錯落有致,一條條村道連接到家家户户,還有超市、衞生室、圖書室,真是享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