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統計督察,多名廳局級幹部因造假被處理

“史無前例”的統計督察,多名廳局級幹部因造假被處理

▲ 2019年至2021年,國家統計局分三批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統計督察。 (人民視覺 / 圖)

雲霄和東山,是福建最南端的兩個縣城,近兩年都不約而同地在“擠水分”。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雲霄縣和東山縣的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260.72億元和257.68億元,到了2021年,數字變成了199.97億元和204.40億元。

擠水分與國家統計局的一次執法檢查有關。2022年6月24日,國家統計局通報有關兩縣的案件,2020年9月,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組發現兩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等指標造假,此後,兩縣的各項統計數據均出現大幅下降。

國家統計局的通報指出,兩縣有關部門細化分解主要經濟指標目標任務到企業,授意、指使、強令統計調查對象編造虛假統計資料,福建省對包括5名廳局級幹部在內的43名責任人作出處理。

除了雲霄、東山的案件,國家統計局近期點名曝光了近三年執法檢查中發現的8起違法案件,涉及6省15縣。

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各級統計執法檢查的權威都明顯提升,這與統計督察制度的推出有關。

2019年至2021年,國家統計局分三批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統計督察,這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授權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一項工作,旨在提升統計執法監督力度。

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對5省統計督察開展“回頭看”,一位被督察省份的鄉鎮統計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從督察組進駐前兩週就開啓了沒有周末的工作狀態,根據上級要求,他要對轄區內所有規上企業的統計材料再核查一次。

1

扭轉檢查“偏軟”局面

2018年9月18日,國家統計局在官方網站開設了曝光台,曝光了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案等5起統計違法案件。

曝光前兩天,中辦、國辦印發了《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工作規定》,授權國家統計局開展統計督察。

這一舉動源於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對統計法的執法檢查。

當年6月20日,執法檢查組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報告中寫道:“統計執法監督受到各種制約,處罰偏松偏軟”,建議“建立健全統計督察制度”“公開曝光典型違法案例”。

首次公佈的5起違法案例,反映了當時統計執法檢查是如何“偏軟”的。

2017年7月,國家統計局檢查發現山東高密市有關街道自行編造並上報企業統計數據,但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抵制、阻礙、拒絕國家統計執法檢查。

早在2015年,國家統計局就查出寧夏靈武市存在統計違法行為,但當地未嚴格落實責任追究的要求,2017年再度發生嚴重統計違法行為。

在此背景下,新生的統計督察制度被寄予厚望,甚至被統計系統官員稱為“利劍”。

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監督局工作人員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統計執法檢查主要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基層組織,而統計督察的重點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領導班子成員,因此,督察的內容主要是防懲統計造假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統計督察扭轉了統計執法檢查不被重視的局面。

2019年9月,第一輪統計督察組進駐前夕,國家統計局通報了河北省滄州市和唐山市發生的3起統計違法案件。

通報稱,國家統計局已於2018年7月將案件移送地方,要求給予有關責任人黨紀政務處分,但一年後仍未收到書面處理結果,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海南、青海等地。

國家統計局首批派出的11個統計督察組中,1個組由國家統計局局長任組長,另外10個組由局黨組成員擔任組長,所到省份均由省委書記出席對接溝通會,由省長彙報工作。

一位陪同督察的省統計局官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督察組分工明確,一部分成員主要負責談話,另一部分負責現場檢查,督察組在該省份抽查了4個縣區,其中兩個是隨機抽取,另外兩個是督察組根據掌握的線索指定。

從近三年的統計督察來看,現場督察均在秋季進行,每次督察時間為10至15天,結果在次年3月至6月反饋。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監督局工作人員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

第一輪統計督察任務結束時,時任國家統計局執法監督局副局長劉玉琴在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時用兩個“史無前例”來形容統計督察:“開展統計督察這件事本身史無前例,對推動統計工作發揮的作用史無前例。”

史無前例的原因之一在於紀檢部門的“嵌入式監督”,增強了統計督察的震懾力。

據劉玉琴介紹,督察組行前邀請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監察組授課,講授“如何通過談話發現問題線索”,報道稱,紀檢監察組還派員跟進統計督察,推動相關統計機構協助黨委政府嚴肅追責。

2

“造假難度越來越大”

從近三年督察反饋內容來看,督察組對發現問題的描述逐年細化。而且,反饋的問題也越來越具體。

例如2019年督察反饋中多次出現“統計法定職責履行存在薄弱環節”,但並未詳述,到了2021年,這類問題被分述為“統計部門獨立開展統計調查職能在一些縣級單位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對於統計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任免徵求上級統計部門黨組意見的要求落實不嚴不細”等。

上述國家統計局執法監督局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反饋中細化問題是局領導近年明確提出的要求,這兩年相繼出台統計法規也為督察提供了更多依據。”

南方週末記者梳理近期公開的2021年督察反饋意見發現,問題集中在對統計工作的認識、基層統計力量、防懲造假的體制機制以及具體違紀違法行為等四個層面。

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機制不健全是各省份共同存在的問題,包括違法案件追責問責不到位、案件移送機制不完善等。

截至目前,包括青海在內的多省份已出台了統計違紀違法案件移交辦法。

一名青海省統計局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該局前兩年梳理排查了前兩輪督察發現的問題,制度文件是最容易完善的,省紀委也很配合,辦法不到半年就出台了。

張勇是西南某縣的一名鄉鎮統計幹部,他所在的省份已於2020年出台了移交辦法。

辦法出台前,張勇曾在2016年受過一次政務處分,因為省局常規檢查時發現其所在鄉鎮授意停產企業上報虛假數據。事後,張勇的工作沒有受到這次處分的影響。

張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隨着各類檢查、督察的深入,統計材料造假的難度已越來越大。

但據南方週末記者接觸的多位基層統計人士反映,基層統計受到的干擾仍然較大,只是相較督察前更為隱性。

據張勇介紹,該縣工信局早年下發目標任務都是具體值,聽話的工業企業就按目標值上報統計,“但這樣顯得工信局年初就能精準預計企業年度的各項指標,被省統計局查了一次後,縣工信局就改為下發區間值。”

感受到統計督察的威懾力後,企業都開始留存證據,以便保護自己。

3

震懾效果顯現

典型案例曝光後,通常會對當地統計工作帶來長期的震懾效果。

雲南紅河州下轄的瀘西縣在2019年被查出經濟普查中造假,此前5年裏,該縣工業總產值均保持兩位數增幅,2018年公報中工業增加值達72億餘元。

統計違法案例被曝光後,瀘西縣這一數據連續兩年負增長,2021年為53億餘元,同期被查的建水縣2021年的工業數據也未及2018年虛報時的水平。

近期公開的幾起統計違法案件中,被查縣市大多在被查次年下調了統計數據。但有的地方在被曝光後選擇不發或緩發統計公報。

南方週末記者查詢河南省焦作市政府網站發現,該市最新的統計公報為2019年發佈的。2020年7月,國家統計局查出該市3個縣的工業企業、批發零售企業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嚴重失實,此後該市便不在官方網站上公佈統計公報。

焦作市統計局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有需求可去函索取公報,不便回應不在網站上公佈的原因。

因為統計造假,已有多名幹部受到處理。

近期國家統計局曝光的8起案件中,其中5起處理的責任人涉及廳局級幹部,7起涉及縣處級幹部,鄉科級及以下級別的幹部達140人。

2019年被國家統計局通報後,時任雲南建水縣委書記毛宗晦曾主持召開“真改實統”工作調度會,他在會上表示:“針對目前全縣規上工業不足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為建水後續發展攢足後勁。”次年初,毛宗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去縣委書記職務。

據王勇觀察,近期幾起案件的公佈,對其所在縣領導有所震懾,有位縣領導就在會上説,“不造假頂多就是不提拔,被查處造假可能就要受處分,甚至要接受進一步調查。”

原創李玉樓

來源:南方週末

【來源:咸陽檢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71 字。

轉載請註明: “史無前例”的統計督察,多名廳局級幹部因造假被處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