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16日電 (閆淑鑫 馬靜)16日,由中國新聞社、華僑大學指導,中新經緯、中國僑網、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新生代華商雲峯會”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峯會以“華商論道 合作共贏”為主題,邀請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45家華商組織負責人及華商代表參會,共話商道,共謀發展。
新生代華商帶來新生機、新動力
“遍佈世界各地的華商身處國際經濟合作前沿,是中外經貿往來天然的橋樑和粘合劑。”“期待新一代華商們鋭意進取,不忘桑梓,積極推動中國同世界的交流合作。”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致辭中表示。
華僑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西鵬也提到,培養華商新生代人才,推動華商經濟發展,是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的重要抓手。同時,徐西鵬認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更高質量、更強實力的華商經濟。
在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看來,數千萬華僑華人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人力資源,他們在國際眼光、國際視野、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在資本、技術、人才、文化、觀念等跨國流動的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可能需要第二次‘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如何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好,海外華僑華人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及新生代華商,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龍登高指出,新生代華商學習能力很強,而且有着更明顯的優勢。目前,在科技、金融、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等領域都能看到很多新生代華商。
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林楚欽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到國際化進程中,海內外華人商圈正悄然發生變化,傳承中國文化、家族企業的新生代華商,打開了未來經濟發展的另一扇門。“當前,疫情和全球不穩定因素給各國社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許多傳統行業模式被顛覆,逐步接班的新生代企業家,通過轉型升級、產業智能化,調整產業佈局,實現企業的逆勢發展,成為經濟振興的新興力量。”
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暨各行業公會執行主任李桂雄也提到,新生代華商思維創新、勇於擔當、融通中外,是企業轉型升級、國際資源對接、中外貿易暢通的支持者和參與者。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華商、華裔要抓住時代機遇,積極參與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用僑界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老一輩華商因為生存條件限制,大多數單槍匹馬、單打獨鬥,新生代華商更喜歡抱團取暖、羣體作戰。在疫情中,新生代華商更是展現出這一精神。”澳大利亞澳中商業峯會主席楊東東舉例,在澳大利亞部分城市因疫情封城那段時間,在澳華人餐飲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很多新生代華商就團結起來,積極自救,開闢外賣新途徑等。
由於教育背景、生活環境的不同,新生代華商對祖(籍)國的認同或與祖輩產生一定差異。對此,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席翁國寧建議,在引導新生代融入並回饋當地社會的同時,要注重傳承中華文化。“在海外中文學校,可常年與祖(籍)國相關部門對接,與時俱進調整教材,以此幫助華裔子弟更好地提高中文水平,以通過各種渠道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信華裔新生代一定能夠發揮新作用,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友好使者。”
博茨瓦納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庚戌則主要提到在非華商接班人的困境,即僑二代不願繼續留在非洲。對此,南庚戌建議,在非華商應該考慮轉型,除了傳統行業外還要多關注數字科技等創新領域,一方面利於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子女接班奠定基礎。
在世界大變局中尋求新機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着下行壓力,全球供應鏈受到地緣政治因素衝擊和疫情等影響,面對新的形勢,海外華商如何以變應變,實現自身發展,怎樣在中外經貿合作中發揮獨特優勢等議題都廣受關注。
對此,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周立羣表示,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等背景下,海外華商的生存、發展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後疫情時代,海外華商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外經貿往來的橋樑作用?如何尋求可持續發展機會?
王輝耀認為,一方面要增進國內與華人社團、海外華商的聯繫、聯絡,發揮華商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對外開放的積極作用,凝聚華僑華人的科技力量,減少科技脱鈎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要引導海外華文教育機構等講好中國故事,“以僑為橋”,構建政策溝通交流機制等。
周立羣也提到,海外華商要充分把握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和資源優勢,依靠當地使領館、商協會等不斷凝聚力量,加強政策研判,創新思維,深挖潛力,共贏發展。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申坤提到,未來華商企業要進一步發展需要注意三方面,一是要有大局觀、大視野,也要有超前意識、市場意識;二是要接地氣,深入市場調查研究,瞭解地方的優勢和特點;三是要重視產業創新,特別是在產業創新方面花大心思,下大功夫。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丹斯里盧成全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主要趨勢,全球華商應該進一步拓寬視野,積極與國內企業對接,發展多渠道經營,實現後疫情時代華商企業的轉型升級。
菲華工商總會副理事長楊良田則呼籲海外華商關注中菲經貿合作中的良機。他提到,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中菲經貿合作雖然受到一定影響,但整體趨勢向好。隨着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中菲互利合作內生動力正在增強,經貿合作各項指標逆勢上揚。
華商融入雙循環實現同頻共振
全球各行業正面臨空前的壓力和挑戰,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機遇。翁國寧指出,目前,中國正逐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海外僑胞既是雙循環格局的參與者、受益者,又是傳播者和代言人,更應發揮橋樑作用,成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者。“我建議依託加拿大海外華人團體力量,從天然食品、農產品,以及保健、醫療、科技產品入手與中國合作,來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及發展。”
提及今年年初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緬甸中華總商會會長林文猛表示,RCEP正式生效,為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及無限可能。“近三年來,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疫情、地緣緊張局勢、氣候異常、全球通脹等種種困難下,經濟運行如履薄冰。在如此艱難的背景下,華商發揚凝心聚力、合作共贏的傳統理念更是凸顯重要性。”
新加坡江蘇會會長周兆呈提到,RCEP生效後,作為國際經貿舞台的活躍力量,各國華商敏鋭感知到其中的蓬勃商機,已經行動起來,積極把握協定的政策紅利,展現華商作為,積極參與加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互聯互通,創造無限商機,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同時,各地的華商組織,還積極將自己的實踐經驗與更多的地區和華商組織傳播交流,共同探索發展機遇,促成更多跨境合作。
美國華商會會長鄧龍也表示,疫情對於海外華商羣體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如果華商能夠團結起來,合作共贏,利用我們全球的華商網絡以及我們強大的祖(籍)國背景,我相信我們可以很快從疫情的損失中恢復過來。”
本次峯會還舉行了10場圓桌論壇,主題分別為“全球通脹變局與應對”“全球投資的機遇與挑戰”“共話出海”“華商融入中國雙循環經濟格局”“全球經濟展望”“俄烏衝突與經濟變局”“華商與亞太合作”“新生代華商的創新之道”“華商公益創新與實踐”“中華商道傳承及海外傳播”。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衣長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趙晉平,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等專家主持圓桌論壇。
日中絲綢之路交流協會理事長王昕,泉州順美集團總經理、德國華人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鄭鵬飛,肯尼亞中國總商會會長陳淙淙,新加坡好利成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新加坡浙商總會會長李國生,山東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青島市僑聯副主席尹學軍,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海外華商研究團隊研究員林春培,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華商研究院副院長、海外華商研究團隊研究員馬佔傑,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海外華商研究團隊研究員郭惠玲,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博士楊術等華商代表及專家、學者就海外華商如何更好地融入雙循環格局出謀劃策。
“2022全球新生代華商雲峯會”由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週刊提供特別支持,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會議通過中國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向海內外直播。(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