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駐日大使館怎麼生活?燒文件、喝酒、打高爾夫
大使館作為外交機構,是一個國家外交代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自古就存在,比如希臘各個城邦就會互相派使團常駐,用以交流溝通。
一般來説,當兩國關係不錯時,會在對方的國土上互設大使館,以充實外交聯繫;但當兩國關係變化時,也會驅逐外交人員。
珍珠港事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日本是偷襲,所以美國來不及召回自己的使館,日本勒令在東京的美國大使館自行關閉。
這批美國外交人員被留在日本超過半年,因為雙方已成敵對關係,美國大使館進行了一系列標準操作,比如燒文件、破壞密碼機等,然而,日本人沒有進一步行動,美國館員因此度過了一段奇妙的“我在敵國的日子”。
1940年底,日本在中國的侵略行動愈發猖狂,再加上跟納粹德國不斷強化盟友關係,導致美日關係十分緊張。當時日本政府內部猶豫不決,還在考慮跟美國是開戰還是講和。
1941年11月26日,美國跟日本的談判陷入停滯,時任美國國務卿的柯德爾·赫爾(CordellHull)向日方發出交涉文書,敦促日軍撤出中國。
日本軍方高度緊張,誤以為這是美國發出的最後通牒,於是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了珍珠港。
日本不宣而戰的行為,讓雙方的外交大使都顯得不知失措。美國扣押了日本大使,日方也勒令關閉東京的美國大使館。身處敵國領土,當時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JosephGrew)和一眾使館職員只能待在大使館內。
格魯明白戰爭開始了,立刻啓動戰時程序,通知館員銷燬重要資料。因為也是頭一次經歷戰爭,館員們沒有經驗,手忙腳亂地把厚重的編碼本和機密文件扔進室外的鐵桶裏,然後點火銷燬。
他們燒文件時,到處都是濃煙,外界還以為大使館失火。然後,日本政府派人到美國大使館內搜查,他們對文件毫無興趣,只是帶走了館內的無線電設施。
彼時日本密碼專家已經破解了美國大使館的暗碼,對密碼本沒有需求,他們只想要無線電,希望竊聽美國的通訊。
當時美國大使館約有65名館員,還有十幾名避難的美國商人。雖然人多口雜,但使館內物資豐富,使館的日本工作人員還會為美國人購買新鮮糧食,裏面的人可謂衣食無憂。
既無法聯繫祖國,又不能工作,館員們落得清閒,要麼讀書、要麼寫作,還有些人鍛鍊身體。
由於美國大使館佔地很大,館員們可以隨意進行體育活動,這也是他們保持士氣的一種方法。除了建立羽毛球場和乒乓球場,美國人甚至改造出一個九洞高爾夫球場。
所有人都會參與體育活動,他們為每項運動都舉辦了比賽,獎品包括水杯和煙灰缸。
另外,大使館還有一個儲量驚人的酒窖。格魯大使在出使德國和法國期間蒐羅了不少好酒,擔心撤離時帶不走這些佳釀,白白便宜了日本人,於是使館眾人的一個任務就是喝酒,每天努力喝酒,把酒當水喝,可惜到最後離開時,酒還是沒喝光。
1942年4月18日,為顯示自己的反攻能力,美國策劃了“空襲東京(DoolittleRaid)”,美國空軍中校杜立德率領16架B-25轟炸機襲擊了東京。
這次轟炸收效不大,但證明了美軍有能力攻擊日本本土,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當美國大使館眾人目擊美軍戰機飛過東京時,全都揮手歡呼,他們知道,美軍越是表現英勇,他們就越有機會回家。
果不其然,後來在瑞士和西班牙的協助下,美國和日本終於達成協議。日本交還美國大使館館員在內的1450名外國人,這些人在1942年6月18日登上“淺間丸”號輪船,前往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兩國在這個非洲第三國互換外交人員。8月25日,美國駐日使館的工作人員回到紐約,結束了自己在敵國的冒險,他們成了另類的戰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