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社交網絡的時代。當下,中國社交網絡的使用率超過了90%,幾乎所有網民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各類社交軟件。值得一提的是,熟人社交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日益增長的社交需求。於是陌生人社交平台在90後及00後羣體中悄然盛行。
據《2020 獨居青年生活洞察報告》顯示,26-30歲成為獨居主力人羣,64.83%的被調研對象選擇通過社交軟件結交新朋友,線上交友是不少獨居青年們緩解孤獨的“必選項”。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陌生人社交APP聊天交友?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01 “陌生人社交”行為折射了哪些社交新需求?
青年實現人際社交、情感體驗、滿足與補償的社會心理需求。在陌生人社交的網絡中,個體的行動具有體驗性、沉浸性、交互性、社會性、場景性和匿名性,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能鍛鍊或完成一種新的人際社交,實現一種新的情感體驗、匿名陪伴和心理滿足需求。人際情感滿足匱乏是導致人際情感型動機者的互聯網使用行為模式的重要心理基礎,而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是一種新的消費情感體驗,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社交焦慮和人際敏感,滿足個體在現實中缺少的情感獲得,有利於尋求替代滿足和補償,分享情感經驗,分享特定的經驗、感受及情緒等動因,忘卻現實中的煩惱,體驗不同人生,產生滿足和快樂的情感體驗。
青年實現個體化意義建構、獲得權力與地位的需求。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個體的行動具有主動性、參與性、羣體性、互動性、雙向性和自反性,其意義生成具有動態性、建構性和創造性,其角色扮演具有體驗性、解放性和反身性。在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過程中,網絡虛擬社區已經取代了外界真實的社區,賦予了網絡虛擬陌生人社區中的符號以新的意義,權力與地位獲得的新的機制,完成了一種全新的心理角色體驗、積極參與的權力實踐和“新的身份”。
青年實現一種新的文化消費革命和自我實現的價值需求。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能充分展示理想自我,獲取虛擬空間中的權力、地位和身份,不僅僅可以獲得交際需求的滿足,也可以展現理想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青年經由陌生人社交軟件的使用,通過消費標識社會差異和地位的區分,實現一種新的權力實踐和自我實現的價值追求。
02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陌生人社交平台?
源於消費主義實踐中對新信仰的渴望、自我實現的成就性動機。通過陌生人社交軟件的使用,不斷炫耀性消費和象徵性消費,是一種自我意識確定、一種自我財富、自我表達權利實施。通過形式上與眾不同來標新立異,通過偽裝表象、體驗新的生活方式、完成青年個性及與他人差異,建立一種青年感性主宰的成就文化,完成從邊緣走向中心的社會應答、個體自由選擇與自我成就。
源於情感宣泄和展現個性的情感性動機。當下,青年文化消費觀念轉向享受生活、尋求刺激、釋放快感。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等現代人際交往網絡技術是一種新時尚、新感覺和新體驗,是一種全新的情感體驗、慾望解放和個性展現。在虛擬、陌生人的世界裏,藉由陌生人社交軟件,實現激情、情感的宣泄,帶有追求刺激、快感和好奇。經由鬆懈或匿名的態度、非正式化情感,尋求快意、刺激和滿足的虛擬消費空間場所,分化瓦解基於地方性知識的地方性的習慣與傳統,背叛了規範性角色的社會期待,激起了一股刺激慾望和激情的洪流,這是一種展現個性、情感釋放和宣泄的情感文化消費實踐。
源於個人主義對自由的無止境追求和麪臨不確定性的生存性動機。現代性意味着不確定性和生存性風險增加,不確定性使人產生一種緊張不安的感覺,帶來一種持續的焦慮不安狀態。正是如此,陌生人社交軟件變成一種現代社會時空中的重要消費產品,青年通過對這種陌生人社交軟件連續性消費,完成了自己身份的建構,形成一種獨特生活品味、個人氣質、實現了青年文化的消費夢想、影像與快感。
源於情感焦慮、自我認同困境與自我保護的工具性動機。陌生人社交軟件的使用“存在一種向內心和室內的退隱”的工具性動機,由於相互矜持和冷漠,人們在都市人羣中感到孤獨和迷失。在面對潛在互動的人羣時,面對不可抵抗的社會力量,個人不斷尋求某種形式的自我保護和自我防禦機制,即以冷漠作為相處之道,以之作為一種保持社會距離和維護個體自我完好無損的工具性手段。
03 如何讓陌生人社交更加安全?
近年來,陌生人社交在缺乏監管的野蠻生長期,靠打擦邊球爆火,過多的低俗內容令其反覆被推上風口浪尖。如何才能讓陌生人社交真正成為“一劑孤獨解藥”?
一是需要重建個體的道德空間,重建自主道德共同體,實現道德責任重塑。陌生人社交軟件作為一種新的社會交往的技術手段,需要培育個體主義的道德責任,重塑個體主義道德良知,經由“道德責任”代替“技術責任”,需要激發網民的道德自覺,捍衞自我的道德自治形式,重建自主的道德共同體空間,實現從“旁觀者”到“行動者”轉變,從道德上的“他律”向“自主”轉變,從“道德身份的承受者”向“責任者”轉變。
二是需要拓展公共交往空間,提高青年的社交效能,重建人際交往生活共同體。陌生人社交軟件使用給個體帶來了社會交往的極大自由,擴大了個體社會交往中的自由選項,也帶來新的矛盾性和不確定性,帶來傳統人際關係紐帶脆弱,帶來孤立的原子化的個體自我價值迷失,失去了社羣共同體,失去了安全感,需要提高青年的社交效能,重建一個承認個體權利、包容個體差異的自主生活共同體。
三是需要一種反思性精神,需要一種反思的審美特質和反思性理性的投入。基於消費主義、個體化社會的消費實踐體現了現代社會發展和個體生存困境,體現了個體生活方式和自我選擇的矛盾性,消費自由的背後藴含着現代技術對個人的全面控制,在這樣一個社會,感性、慾望和情感釋放取代了理性、控制和責任。陌生人網絡社交構築的背後隱藏着“資本邏輯”的重新登場,體現了更深層次的資本符號的控制,這是一個技術生成的擬真的、超現實的社交世界,技術生成了消費背後的需求假象。
(作者為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