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多災種預警成果亮相災害預警國際標準會議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人民網成都9月30日電 9月29日,由國際電信聯盟(ITU)主辦,國際應急管理協會(IAEM)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等聯合舉辦的2020國際通用警報協議(CAP)實施研討會舉行。受全球疫情影響,會議從原定的舉辦地日內瓦改為線上網絡視頻會議。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所長、成都多災種預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暾受邀出席,並作主題發言,介紹了“中國智造”多災種預警成果的最新進展。

此次會議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墨西哥、奧地利、印度等130多個國家應急領域的專家參會。王暾博士在會上作了題為“國際通用警報協議在多災種預警成果中的應用”的發言,介紹了從汶川地震災區發展起來的“中國智造”多災種預警成果,以及CAP協議在多災種預警成果應用中所發揮的良好效果,並基於災害監測、預警中心、預警信息傳遞的多災種預警的系統化創新實踐,提出了對CAP協議的修改、完善建議。同時提出,減災所願意全力支持、參與全球災害預警體系的建設,提升多災種預警科技和服務水平,更好服務全球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王暾的報告引發了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並就災害預警的國際合作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CAP是在不同通信網絡之間進行災難警報和公共預警信息交換的信息格式標準。自2007年作為一種國際標準獲得通過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應用。在我國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中,採用了CAP作為預警信息標準格式。本次2020國際通用警報協議(CAP)實施研討會的重要目的,是推動實施CAP的機構和組織間的交流,規範、完善不同來源預警信息的發佈。

近年來,我國災害預警成果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2017年王暾博士受邀參加了聯合國減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氣象組織舉辦的“多災種預警會議”。2019年,王暾博士在第二屆“世界多災種預警會議”中作為中國唯一發言代表介紹我國多災種預警領域進展。此外,減災所還通過國際交流、學術互訪等形式,與美國、日本、歐洲、南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學者、科技機構交流,向全球推廣和介紹“中國智造”多災種預警成果,服務“一帶一路”國家。例如,全球6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中3個國家(中國、尼泊爾、印尼)由該預警成果支撐。

減災所成立於2008年汶川地震後,12年來研發了全球領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預警技術成果,使我國成為繼墨西哥、日本之後全球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2015年,基於在地震預警領域積累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減災所從地震預警向多災種預警延伸。截至目前,減災所多災種預警系統已經構建了涵蓋20多種數據源的“天-空-地-地下”立體化監測網,預警中心生成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自然災害預警信息,通過面向億級用户的預警信息秒級發佈技術,實現災害信息的精準發佈。該系統已預警超100次自然災害。(張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