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剩女》:揭露中國“剩女”真實生活,她們到底面臨怎樣的狀況?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2016年——2017年,兩位以色列女性導演跟拍了北京的三位大齡單身女性,歷時兩年,向我們展露了中國“剩女”的生活和感情現狀。

很多觀眾看後,紛紛表示“中國適齡女性看的話,總能找到一些感同身受。”這三位女性,都非常具有典型性。

邱華梅:“不結婚就要被判刑”

華梅34歲,在北京高端律所做律師,山東農村人。

紀錄片一開頭,她走進一家婚介所,向工作人員提出自己對男性的要求:受過高等教育,尊重女性,共同承擔家務。

説完之後,她自己加了一句“我的要求比較高。”而在我們觀眾聽來,這個要求其實是一個很基本的要求。

婚介所工作人員單刀直入地説:“你在婚戀市場上也不算大美女,年齡又高……”

華梅反駁道:“可是我一直覺得我的年齡還好啊。”

對方又直接懟過來説:“你可能覺得自己年輕,但這都是自欺欺人的。你現在34歲,談戀愛要一年,生孩子36歲,都要算高齡產婦了。”

“那我可以不生孩子啊?”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婚介所工作人員眼睛都瞪大了,在她的認知裏,結了婚就等於要生孩子。

不得不説,這個看法雖然偏激,但是還是很符合中國國情的。畢竟在中國,“丁克一族”還是少數。

在一場與朋友的聚會上,華梅曾經向大家訴苦:“我家裏那幾個姐姐,竟然讓我侄子叫我‘光棍姨’,還讓我嫁給村裏一個年齡很大的老光棍兒……”

其中有個朋友仗義執言説:“如果有人這麼説我,我肯定嗆到她臉上。你真的覺得她們這麼説是為你好嗎?”

華梅眼睛瞪大了説“一半吧。”

那個朋友本想點醒華梅,她的親人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面子”,但看到華梅已經急赤白臉,不容許外人對自己的家人説一句閒話,遂作罷。

轉眼,華梅回到農村老家,回家沒坐幾分鐘,旁邊的一個鄰居就“關切”地問道:“還沒找對象嗎?”

華梅倔強地回答:“不想找,不想結婚。”

此後,家人和四位姐姐輪番上陣,開始對小妹進行教育。

爸爸説:“到外邊別人一問,我都沒法兒説。讓我跟你媽心裏的石頭放下點吧,別老讓我們揹着了。”

其中一個姐姐插嘴道:“上學上傻了這是,就是上傻了。”

另一個姐姐邊説邊指劃:“就跟入了教一樣,傻乎乎的……”

最後華梅哭了,扯着嗓子跟姐姐吵了起來,最後姐姐説了一句:“你也不想想,你走了以後,鄰居都怎麼議論……”

回到北京後,只要有時間,華梅就會去相親,去相親公園、參加相親節甚至去酒吧,但都無所收穫。

後來她選擇去了法國留學。今年在推特上告訴關心她的網友,她已經定居德國,找了一個德國的男朋友,並在將來準備開一家律所。

華梅努力過了,但發現她在中國的婚戀市場上不佔優勢,而她也懼怕來自家人和鄰居的指責,因此選擇了逃離。但幸運的是,這次逃離帶來了好結果。

蓋琪:“這是常人該走的路”

蓋琪36歲,一路唸到博士,在北京一所大學做助教。影片剛開始的時候,她正在談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叫艾山,比她小很多,家在農村,與出身書香門第的蓋琪不算門當户對。

蓋琪之所以妥協,是因為前幾年父親得過重病,這讓她警醒:是否該找一個人來共同抵禦風險。

蓋琪很快與艾山結婚,懷孕生子,工作也調去了廣州跟艾山在一起。

在她給大學生放映電影,講“女性主義”的時候,她教育學生們“女性一定要有一定的職業成就來獲得一種平等的生活”,然而,她遭遇了一個女學生尖鋭的提問:“為什麼在你的話中有一種結婚是勝利的表達?”

蓋琪有一絲慌亂,她定了定神回答:“單身的生活是有趣的,但婚後的生活雖然有點無聊但整體是一種boring幸福。我只是活在當下。”

其實,蓋琪的意思很好理解。在單身和婚姻面前,各有各的樂趣,而她之所以長期單身又忽然選擇婚姻,是因為遇到生活的變故,想法改變了。而這跟她所講的“女性主義”並無衝突。

女性並不一定要以不婚來表達自己的獨立與堅強。

如果可以有兩全其美、協調的辦法,為什麼不呢?

蓋琪結婚那天,她的媽媽在一旁微笑着説:“女兒出嫁,是做母親最高興的事。今天你出嫁,是咱家的大事,也是我盼望已久的心願。”

徐敏:我的婚戀卻是媽媽作主

徐敏28歲,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在北京廣播電台做播音員。

她的父母是移民一代,還為徐敏在北京買了房子和車子。

徐敏的條件很好,所以她參加相親會時,被一個條件也不錯的男生選中。兩人言談之間也彼此有意。

轉天,徐敏告訴父母,但父母的態度不太明朗,母親問:“是北京户口嗎?”

父親説:“別被人騙了,現在新聞上不是有好多騙錢騙色的人嗎?”

徐敏為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並不懈怠——參加相親會,註冊婚戀網站。但她選擇男性的條件跟華梅和蓋琪比起來,比較嚴苛:身高175CM,北京人,最好是公務員或者金融、技術、工科等有穩定工作者,城市户口……

而她這些嚴苛條件的背後,是為了達到母親的標準。

由於母親的條件嚴格,所以十有八九的婚戀對象談了幾天就沒戲了。

她去找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徐敏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如果不聽話就會被母親拋下,而她自己一個人站在大街上,還不敢哭……可以説她的問題不是“大齡剩女”問題,而是親子關係問題。

從心理諮詢師那裏回去,在飯桌上,徐敏跟母親有過一次交談,她弱弱地問:“以後能不能別那麼掌控我的生活?只要你不在場,我跟爸爸兩個人就挺好的,你知不知道我跟爸爸都怕你?”

默默吃飯的母親不發一言,直到徐敏説了一句比較過分的話:“我都不知道爸爸為什麼當初會娶你,我都替他不值”,母親爆發了:“我們給你買房買車,你整天這裏説那裏説我們對你不好,好像我們從小就虐待你似的!”

而這次交談最終也不歡而散。

徐敏需要首先解決的,不是相親,而是尋找一種和母親之間更舒服的相處方式。

“剩女”的出路

關於“剩女”的出路,大概會有兩種。

一種孤苦伶仃,恨嫁,最後草草找個不如意的人嫁了。

另外一種則是將單身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獨立強大到各種瀟灑,抱定獨身主義或在“白馬王子”來臨之前,獨自美麗。

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可以並存的。大家價值觀不同,做出的選擇不同,只需要享受當下即可,而非單身的時候想結婚,結婚了又羨慕單身。

根據騰訊“事實説”調查:81.2%的女性認為超過30歲結婚可以被接受,或者不論在什麼年齡結婚都可以。

有很多人覺得大齡女性年輕的時候挑挑揀揀,到了30多匆匆嫁了一個條件不夠好的人就是虧了,其實,如果結婚早反而可能因為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如何經營婚姻,而將自己的家庭斷送了。

而那些經歷了幾年孤苦伶仃狀態的女人,反而會在兜兜轉轉中體會到、感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何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抱着這樣一種成熟的心態進入婚姻,就如紀錄片中的蓋琪一樣,是一種非常水到渠成的幸福。

不管怎麼説,如果你想結婚,那就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去找一個合適的,適當放低條件也無不可;如果你覺得單身快樂,那就繼續這種生活。

不被任何人綁架,永遠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