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心身醫學科主管心理治療師 黃圓媛
在心理諮詢門診中,有越來越多兒童青少年就診時提出休學意願,或表達過“對學校沒興趣、沒動力”,其中超過75%的人説自己不會和同學、老師相處,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缺乏人際支持。父母常常很納悶甚至責怪孩子不懂處理人際關係,但其實,孩子不善社交,與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有關。
家庭長期不和,孩子信任感低。如果家人經常有矛盾,孩子在衝突的環境中成長,久而久之也會變得容易發脾氣。研究也發現,他們與其他人相處時比較有攻擊性,較難控制情緒。我的一位來訪者説起自己小時候:“覺得在家好煩,家人老是吵架,尤其是媽媽和奶奶,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吵半天,爸爸啥都不管。”他説自己以前還會勸勸,現在只想一個人待在房間。他因此也不信任友誼、婚姻,覺得家人比陌生人更斤斤計較,對人容易有敵意。
父母貌合神離,孩子自責感強。很多感情破裂處於離婚邊緣的父母,因為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而勉強維持。這就像一個“爛心”蘋果,看似完整,其實不具備正常家庭的功能,不能給孩子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曾經有孩子就診時表達:“我感覺他們(父母)都很痛苦,是為了我才繼續演,我不該在這個世界上,我就是一個累贅。”有研究表明,這種假裝的“完整家庭”會導致孩子不信任他人,負罪感明顯,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總擔心給別人“添麻煩”,進而回避社交。
經歷過家暴,身心受傷。這是家庭不和諧最為極端的形式,對孩子社交、個性產生巨大影響。澳大利亞學者曾做過一項涉及2.1萬人的研究,13.8%的受訪者在小時候經歷過家庭攻擊與暴力,這與他們長大後頻繁出現心理問題和身體不適有關,也面臨許多社交障礙,如厭惡、迴避,不信任他人、拒絕社交,避免受傷害;也會厭惡自己,出現自殘行為。
生兒育女不容易,現實生活中也很少有十全十美的家庭,父母大多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家庭關係惡劣影響孩子生長的理由。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在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上有絕對的責任。應該盡力做到多陪伴,能察覺孩子不愛溝通、不願説話的表現進而關心和干預;多溝通,主動和孩子聊生活、聊想法,營造温暖民主的氛圍。另一方面,孩子自身,尤其是長大成年後,學會獨立思考,多方學習,嘗試減少或走出童年陰影,對自己現在的人生負起責任,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