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此次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特別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的內容。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與變革的源動力,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能否做好基礎研究,事關創新中國的未來。
“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基礎研究已經跨入由量到質、由點到面的全面提升新階段。”丁奎嶺説,目前仍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國的基礎研究整體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需要奮起追趕,不斷提升基礎研究水平。
他介紹,當前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與高被引科學家人數均穩居全球第二,多個學科取得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國務院和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優化佈局、激發活力、管理改革、環境營造方面取得諸多積極的成效,但是基礎研究“遇冷”現象依然存在。
丁奎嶺認為,當前我國基礎研究領域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基礎研究的投入仍需進一步加大。2020年我國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4426億元,R&D經費投入強度為2.40%,與美國、日本等科技強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基礎研究經費1504億元,佔R&D的比重為6.16%,而發達國家基礎研究投入佔R&D比重達15%至20%,差距仍然較大。
二是科學研究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科技創新仍存在重視短期效益、淡化長期影響的浮躁心態,“短平快”的常規科學範式研究較多,引領性、顛覆性、原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產出不足。
三是基礎研究的頂尖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較大供給缺口,部分青年人才仍存在留不住、待不長等現象。
對此,丁奎嶺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加快推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為重大原始創新的“冷板凳”加熱。因此,他建議:
一是增加“壓艙石”,強化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建議未來10年將基礎研究在全社會R&D的投入比例,從目前的6%增加至10%以上,加快實施基礎研究重大專項。對於具有潛力的科研人員和基礎研究項目,在增加經費投入的同時放寬經費使用年限,比如採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
二是打開“校正儀”,深化科研評價體系改革。在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試點,建立符合基礎研究實際的評價體系。通過揭榜與自命題的方式,選定基礎研究特區並給予特定支持,設定十年(或更長)期限,不考核一般論文成果,只關注研究價值和實施進展。進一步改善快出成果、多發論文、爭評職稱、搶高帽子的急功近利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