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美國媒體紛紛透露,特朗普有意開始籌備2024年總統大選了。不過,話又説回來,四年後,特朗普也就是78歲,跟現在的拜登一個年紀,還算是“年輕有為”的嘛。
要説這種敗選後的美國總統再次競選成功,重新入主白宮的事兒,倒還真有先例。這就是今天咱們要講的主角——美國第22、24任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而且,他老人家還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白宮“脱單”、結婚的總統。
格羅弗·克利夫蘭(1837—1908),沒有電視直播前,美國政客們都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身材管理
作為典型的多子女清教徒家庭,克利夫蘭從小就被灌輸了各類“奮鬥”相關的雞湯,來鼓勵他通過接受教育和勤勞努力來不斷提升自我。
紐約克林頓文學院畢業後,克利夫蘭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考過了律師執業資格,隨後開始子承父業,做了一名事務所的合夥人。因為業務能力強,能説會道,他被吸納到了民主黨,開始涉足政治活動。
這方面,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中,超半數的總統,都有過當律師的經歷。遠得像《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第二任總統,約翰 · 亞當斯、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第三任總統托馬斯 · 傑斐遜;還有大名鼎鼎的林肯、羅斯福、第一個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目前仍很活躍的克林頓、奧巴馬伕婦、老當益壯的拜登等等。
此外,歷屆美國政府中,州長和參眾兩院的國會議員裏,具有律師相關背景的,也至少能佔到三分之二左右。
在西方國家,尤其是英美法系的社會背景下,律師這種職業,門檻非常高,一旦能拿到從業資格,就意味着邁入了上流社會,跟政客們產生了交集。
1881年,44歲的克利夫蘭競選上了水牛城市長(紐約州布法羅市),正式踏入政界。在當市長期間,他大膽改革,不徇私情,打擊官僚主義作風和貪污腐敗行為,贏得了不畏強暴、公正廉潔的好名聲,為他積累起了大量人氣。
兩年後,他又被高票選為了紐約州長。一年後的1884年,克利夫蘭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並在競選中獲勝,體面的結束了南北戰爭後共和黨連續執政20多年的局面。
在紐約人眼裏,除了自己的城市,全球都是農村
客觀看,這次克利夫蘭的勝出,也存在着“運氣好”的成分。當年,在緊要關頭,與他PK的競爭對手,共和黨候選人詹姆士·布萊恩的受賄醜聞被揭露,導致諸多選民失望的放棄了布萊恩,轉而支持克利夫蘭。
只是,沒成想,越往後,克利夫蘭愈發體會到,要兑現當初的承諾,平衡各方利益,實在是難上加難。
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官職的分配。當了20多年“在野黨”的民主黨大佬們認為終於盼到了機會,紛紛謀取官職。那些曾經贊助過克利夫蘭或為他效勞過的人,更是睜大眼睛盯着聯邦政府的肥缺。
這些人曾經的兄弟和“金主”們,一個個向他伸手討要回報,弄得克利夫蘭日夜不得安寧。
克利夫蘭在給友人的信中抱怨道:
為了安撫這些人,併兼顧各派利益,他以“改革文官制”為名,把聯邦僱員撤換了三分之二,增加了近一倍的文職人員。
結果,這種做法不但惹惱了共和黨(顯然被換下的,大多屬於共和黨官員),也引起了民主黨內改革派的反對,克利夫蘭的支持者們對他愈發失望和不滿,民間媒體紛紛譴責他是“為一幫政客謀取好處和貪污受賄的看門狗”。
這導致,克利夫蘭在黨內外兩邊沒拿着好臉色,雙方矛盾大大加劇。
另外,關税屬於他遇到的又一難題。南北戰爭後,為了恢復經濟,美國政府一直保持着高關税政策,來保障市場,保護本國工業的發展。而克利夫蘭認為,高關税不僅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而且助長壟斷資本的發展,造成產品過剩。因此,他主張修改現行關税法,降低關税。
很顯然這一執政舉措,又得罪了美國的工商業主和壟斷資本家。
而且,克利夫蘭在歷史上還有個“否決總統”的名號。在其第一任的四年裏,他否決的法案就達414件,超過在他以前二十一任總統否決總數的一倍以上。克利夫蘭致力於擴大總統的權力,但遇到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強烈抵制。
此外,克利夫蘭又被稱作是“大騷動年代”的開啓者。
為了縮減政府預算,克利夫蘭降低了面向勞動人民和退伍軍人的福利補助,同時,在鎮壓勞工運動方面下手也非常重。這種操作下,階級矛盾不斷加深,反而激起了席捲全美的勞工運動。
1886年5月1日,以芝加哥為首的美國各大城市共有30萬工人蔘加大示威,20 萬工人舉行總罷工,來爭取實現八小時工作制和工傷、養老待遇。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大罷工現場
對於示威和罷工,克利夫蘭政府進行了暴力鎮壓,釀成嚴重騷亂和流血事件,許多工人領袖被關進監獄;同時,政府大力收買工會上層分子,從內部瓦解和破壞工人運動。
此屆政府也因殘酷鎮壓勞工運動而載入歷史。1886年5月1日在西方歷史學上,又被稱為“大騷動年代”的開端。後來,第二國際為了紀念這次全美工人運動,特意將每年的五月一號規定為了國際勞動節。
在內外得罪了各方利益的情形下,1888年,克利夫蘭的連任競選,不出意料地失敗了。
四年裏,他建樹不多,各路勢力卻招惹了個遍——關税政策引起一部分資本家的不滿;對工人運動的高壓手段更使他失去人民的支持;民主黨內部也發生分歧,導致競選組織工作無力。最終,他敗給了共和黨的本傑明·哈里森。
不過,要説這四年的總統任期內,克利夫蘭收穫了什麼,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1886年,他與比小自己28歲的弗朗西斯·福爾索姆小姐幸福的結合了,次年大女兒出生。克利夫蘭也成了首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白宮舉行婚禮的美國總統。
克利夫蘭夫婦的婚禮
弗朗西斯的父親是克利夫蘭年輕時開辦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她11歲那年父親去世,按照遺囑,克利夫蘭為其代管家業,同時當作小蘿莉佛朗西斯的監護人。
弗朗西斯曾經叫了克利夫蘭“叔叔”好多年......
弗朗西斯在白宮圖書室
據説,在連任失敗後,克利夫蘭一家子搬出白宮的時候,前第一夫人弗朗西絲·克利夫蘭對白宮工作人員叮囑道——請好好保管現有的傢俱和佈局,我們4年後回來時,希望看到它們完好如初。
都説“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雖然佛朗西斯跟克利夫蘭差了一代人的年紀,但三觀和理想,還是相當和諧的。
克利夫蘭的大女兒出生於他在白宮的第一任
在1958年,《前總統法案》 (Former Presidents Act)頒佈實施前,卸任後的總統和副總統們,都是沒有退休金的,脱離公職以後,需要“自謀生路”。
所以,像克利夫蘭這樣重新幹起律師老本行的前總統,在當年,並不新鮮。
克利夫蘭敗得心有不甘,此時,他的業務對象不少是大企業主,在民主黨內也仍有相當的影響。於是,克利夫蘭積極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籌劃東山再起。
克利夫蘭重拾起自己“勇敢正直、誠實堅定”的人設,在1892年的大選中,了打敗謀求連任的哈里森,扳回一局,再次當選總統,圓了重回白宮之夢。
要説這個共和黨哈里森也挺是憋屈的,自己的兩次競選對手,竟然都是政壇老油條克利夫蘭。
克利夫蘭的第二任上,美國遭遇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克利夫蘭應對危機的手段,還是老一套——調整關税、降福利、鎮壓工人運動。折騰半天,都收效甚微,讓民主黨威信大減。
這導致,在1894年國會中期選舉時,共和黨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以多數席位,控制了參眾兩院。
此外,多年來,有很多傳聞,繪聲繪色地描述克利夫蘭和李鴻章的“友誼”。
這方面,可以認真地告訴大家,上述説法,實在太扯了。
大家在歷史課本上學過的,美國牽頭瓜分中國的 “開放門户”政策,就是克利夫蘭提出的。
更有之前的1894年中日戰爭甲午戰爭時,克利夫蘭政府公然支持日本,並以“保護”美國傳教士、僑民的“安全和商業利益”為藉口,派海軍陸戰隊進駐北平和天津一帶。
在他的任期內,美國迫害華工事件層出不窮,聯邦和各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排華法案,還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同意美國在十年內禁止華工入境的協定。
要説他和李鴻章之間所謂的“友誼”,可考的,也就是1896年8月清政府派李鴻章去美國訪問,克利夫蘭接見李中堂時,規格非常高,並向媒體表達過對李鴻章個人魅力的讚許之情。
克利夫蘭會見李鴻章
除此之外,真的很難再找到其他相關線索。
1897年3月2日,克利夫蘭卸職,舉家搬到了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定居。在撰寫回憶錄,經營律師事務所的同時,作為民主黨老前輩,偶爾從事一些社會活動。但因為自己兩任的政績都不太體面,人氣也並不怎麼高,各種建議和主張往往被新人們嘲笑為“老黃曆”。
好在,他和大侄女佛朗西斯一共育有兩女三子,夫妻和諧,子女乖巧,家庭生活還算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