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搶運建築材料、破壞基建設備,國民黨曾試圖搬大陸鐵路運台灣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記者 羅山愛】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中,京津冀-粵港澳交通主軸把台灣省也規劃在內,讓“高鐵修到台灣”成為兩岸的熱門話題,島內綠營更是急得跳腳,揚言決不讓大陸鐵路“跨峽”。但歷史是最好的老師,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反動統治行將崩潰之際,還沒忘把大陸破敗不堪的鐵路挖到台灣去,作為日後“反攻”的本錢,結果白忙一場。與今日之事對比起來看,頗有些隱喻意味。可以説,今天台海兩岸圍繞鐵路的爭論與分歧,70多年前的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百般扣押枕木結果白忙一場

1949年初,大局已定的淮海戰役宣告國民黨精鋭部隊全軍盡沒,內外交困的蔣介石被迫下野,退到幕後籌劃“經營台灣,伺機反攻”。他為此所做的安排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轉移上海國庫裏的黃金,此外,蔣介石還放心不下一件事,那就是鐵路。

民國初年以來,鐵路在中國交通運輸、軍事調度中都佔據關鍵角色,無論是北伐戰爭、中原大戰還是抗戰,基本圍繞粵漢、平漢、津浦、隴海等幾條鐵路線展開爭奪,這些基礎設施平時能客貨運輸,戰時則是輸送軍需、投送兵員的命脈,重要性不言而喻。

蔣介石從老家奉化電諭湯恩伯、胡宗南、宋希濂、餘漢謀等方面大員,“撤退時務必將國統區重要鐵路摧毀”,同時指示已主政台灣的東南軍政長官兼台灣省主席陳誠加緊安排人力經費從大陸拆遷鐵路器材,避免為解放軍獲取。

鑑於鐵路運輸的重要性,2月28日,陳誠一紙手令,讓原隴海鐵路局長莫衡出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調動意義深遠:國統區在1949年4月前雖保有大半個中國,但統治趨於瓦解,尤其金銀外匯硬通貨多半囤於台灣,因此蔣介石、陳誠想“搬鐵路”,非台鐵出大力不可。

莫衡一上任,就截留了國民黨中央信託局購料處原本為滬寧、滬杭兩條鐵路採購的大批枕木。當時解放軍渡江在即,莫衡秉承陳誠的意圖,下令阻止存放在台灣基隆港倉庫的這批枕木運往上海,為此不惜與上海方面反覆扯皮。等到5月27日國民黨丟掉上海後,台鐵更是直接宣佈接收這批枕木。然而諷刺的是,當台鐵代表到基隆倉庫辦交割時,卻發現這批枕木長期無人看管,業已腐爛,台鐵白忙一場。莫衡嘆息:“國事至此,不復收拾。”

喪心病狂毀路不得人心

為阻礙解放軍進軍以及防止共產黨修復鐵路,國民黨進行的“毀路”行為堪稱喪心病狂,哪怕莫衡這樣的交通專家出馬也難以挽回人心。5月27日,也就是上海解放當天,滬寧鐵路即告恢復通車。莫衡沮喪地得知,解放軍攻入上海市區,“鐵路工人莫不親共,收聽廣播,組織糾察隊,車輛、倉庫、器材、文件一應俱全,只備接收,而國軍湯(恩伯)部守時皆不可得矣”。

檔案記載,各地鐵路工人紛紛在解放軍到來前組織糾察隊,日夜看守倉庫。4月25日,國民黨軍乘車到蘇州站搶劫放火,糾察隊自行拆去着火的屋頂。第二天,國民黨軍又開來列車,工務段一、二倉庫材料被搶,但工人宋炳泉,張亞東等九人趁敵人離車之隙奪回部分物資。無錫至蘇州之間的滸墅關東西兩座鐵橋一度被國民黨潰軍炸燬,但工人冒着敵機掃射在幾天內搶修完畢。

1949年9月下旬,解放軍逼近廣州,滯留在此的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端木傑已安排將存放當地的鐵路材料轉送台灣。當時有近1.4萬噸鐵路建材因戰亂留存於香港、廣州北站、廣州南站和黃埔奧業倉庫,國共雙方誰能獲得這些物資極為關鍵。為阻擋解放軍追擊,國民黨軍隊已將粵漢鐵路南段從粵北始興到曲江公路上的黃金橋、水泥大橋及多數木橋炸燬,橫跨湞江的曲江鐵橋及英德以南的琶江大橋也全遭炸燬。因此那些原本用於修建湘桂黔鐵路延伸線的鐵路建材,對路網搶通意義極大。

按照國民黨交通部的指令,10月,莫衡派台鐵工程司負責人段品莊前往廣州搶運提貨。但解放軍進展神速,10月12日國民政府倉皇遷往重慶,在廣州待了一週多的段品莊依靠國民黨軍隊的刺刀逼迫廣州鐵路機廠的設備人員遷台後,也不得不逃往香港。

國民黨軍在逃離廣州最後一刻製造的暴行,讓段品莊的鐵路建材轉運大計破滅了。10月14日,國民黨工兵封鎖臨橋街道,藉口緊急戒嚴,暗地裏將400餘箱炸藥裝上橋墩,旋即恢復交通,當橋上車馬行人和橋下船隻往來如織之際,他們竟拉開導火索,使全橋連續爆炸,一時血肉橫飛,死傷500餘人,橋南的南華東路及漁市民房也盡成瓦礫。爆炸發生後,不僅全粵震動,港澳居民和南洋華僑也莫不切齒痛恨,連國民黨交通部在穗代表處都公開宣佈起義,在香港的港九辦事處更是拒絕運台。

兩航起義成為致命一擊

不但搶運鐵路建材毫無進展,著名的兩航起義更是給了莫衡沉重一擊。11月9日,中央航空、中國航空兩家公司的總經理陳卓林、劉敬宜率留港機羣起義北歸,其他留港的國民黨公營機構員工也集體拒絕搶運物資去台灣。與此同時,莫衡的親信張鵬程赴港搶運存放在香港鐵路材料的消息被媒體獲悉。《大公報》隨即刊出衡陽鐵路管理局啓事:“奉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命令,接收粵漢、湘桂黔、浙贛鐵路管理局所轄鐵路及一切資產,舉凡以上三局存於港九地區的器材、物資、款項,均歸衡陽鐵路管理局接收,禁止任何機關與個人出賣資材、冒領款項。”這意味着莫衡謀劃的搶運湘桂黔鐵路存港物資也告破產。

11月13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駐港人員宣佈起義。在兩航、資委會起義後,香港《文匯報》形容張鵬程“連日活動、不得要領”,只能“暫緩進行、候機另圖”。張鵬程返台後向莫衡彙報稱,存港鐵路材料未能起運,是因為港九辦事處員工多為支持共產黨,即使員工願意來台,但當地工人也不配合裝運。

十多年後,莫衡回顧這段動盪形勢中的往事時,直言“知其不可而為之”,即便他絞盡腦汁,但“人心已去,難以扭轉”。反觀獲得解放的中國大陸,無論“拆路”還是“護路”,都因為“人民政府為人民”這一宗旨而變得令行禁止。1949年8月21日,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頒佈“蒐集與保護鐵路交通器材辦法”,號召全國軍民一齊蒐集保衞鐵路交通器材。當1952年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期結束時,中國大陸的鐵路網就恢復到舊中國難以企及的繁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