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近日斥資35~40億盧比(約3.25~3.7億人民幣),給所謂“拉達克東部”的駐防部隊的3萬人採購防寒服、雪地靴…和其它裝具。
本月12號“拉達克地區”已經降下今年的第一場雪,同時也預示着中印邊境嚴冬的到來!與內陸平原地區冬季不同,中印邊境地帶海拔高度在4000~5000米氣温會更低,進入到11月底~明年2月初這裏的極端氣温會下降到–40℃(夜間)!在這樣嚴寒沒有極地型保暖帳篷、極地防寒被服和取暖爐(通常都是燃油的)…等防寒保暖用品人根本不能存活的!
而印度國防部現在才想起來採購確實太晚了,而且駐“拉達克地區”的印度武裝力量(軍隊和邊境警察)有20萬人,雖然説他們不都是在一線,但整個“拉達克”和“錫亞琴冰川”下個月都會大雪封山,氣温驟降到–20℃,也就是説其他部隊也得配發相應的冬裝,而40億盧比的採購金額顯然是不夠的。
俄羅斯北極部隊配發的新型冬裝,採用三層重泰坦棉內芯,具有良好輕便、保温、防潮性能,軍隊的防寒服與我們民用的是不一樣的,我們願意購買的鴨絨、鵝絨早就被淘汰了,因為這類保暖填充物“愛鑽絨”,內層分部不均、浸濕之後乾燥時間久…等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軍隊防寒服都使用長絲狀超細纖維的“泰坦棉”製做防寒服。
印軍山地特種部隊配發的就是雙層“泰坦棉”防寒服,但它不能抗零下25度的寒冷氣温。更奇葩的是印度購買的防寒服還是名牌“始祖鳥”的,世界上也只有加拿大極地部隊配發了該品牌防寒用品,問題是加拿大駐防北極才幾個人?個人軍費額度也要高於印度很多倍,要向加拿大看齊?
實事求是的説,一套個人防護裝備要是自己國內可以大規模生產頂多4000人民幣,而一件“始祖鳥”軍用防寒服就得10000元(幾乎和“大鵝”一樣價),印度去採購它得多奇葩的思維導圖?
印軍在拉達克海拔較低的地方搭建的普通型班級帳篷,地上還能看見劈柴用於燒飯和取暖。
只配發防寒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極地型防寒帳篷和固體酒精取暖爐,極地型帳篷一個排級(30人左右)單元採購價就得10萬美元以上,所以高原極地環境後勤保障壓力要比平原大的多,而印度方面顯然是沒做這方面準備。
目前在班公湖南岸我軍與印軍對峙的最新衞星圖,紅線為我方主張的實際控制線,印軍被壓制在山腰部,制高點都在我軍手中,湖藍色線是很早之間我軍修建的直通公路,綠色線是8月底我軍快速打通的公路,只要一聲令下我軍卡車炮、火箭炮就能抵達對峙最前沿實施火力覆蓋!
那麼,印度在國內新冠疫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在中印邊境挑起衝突?無非就是政府抗疫無能轉移國內矛盾,軍方利益集團藉此綁架政府要軍費開支罷了…所以,從5月底“加勒萬河谷衝突”後就不斷在事發地附近集結軍隊,幾個月下來有20萬人,企圖就是造成局部人數上對我軍的優勢,對我實施恐嚇…可問題是現代戰爭勝負比的是誰的人數多?在裝備和後勤處於絕對優勢一方看來,再多的人也是一堆肉。
拉達克公路大部分路段狀況就是圖片裏這樣,極其險峻不説,一次塌方就要堵塞好幾天時間。
由於懾於我軍強大的優勢,印軍不敢輕舉妄動,否則會被全殲,也就形成了目前的對峙態勢,而這20萬人的後勤保障也成了燙手山芋!拉達克地區本來就非常貧困,大部分糧食和日用品要從印度內地運進來,現在又突然增加20萬人,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物資供應和運力更加困難…現在已經下雪了,剛剛開始採購的防寒用品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購齊和運到,等着在冰天雪地裏喝西北風吧!將20萬軍人搞上了絕路,也只有印度這種散裝國家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