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從商周到隋唐,2400年曆史用1600字講完,只提秦始皇、漢武帝等寥寥數人,《史記》、三國、南北朝、貞觀之治、安史之亂統統不見。這出自台灣9月開學使用的初二歷史教科書。

近日,有歷史教師投書島內《中國時報》,稱中國史教學已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那麼,中國史教育如何變成今天這番模樣?背後又有當權者的那些算計?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一變再變的歷史課綱

台灣歷史教科書以前不是這個樣的。

1949年國民黨退往台灣。蔣氏父子治台時期,台灣歷史教科書體現的是大中華史觀與中國人精神,客觀上起到維護中華史觀、導正人心、反對“台獨”的作用。

待李登輝上台後,台灣的歷史教科書開始調整。1999年曆史課綱中,“台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於“中國史”。這就是所謂的“同心圓史觀”,以台灣為圓心,往外延至“中國”,再往外是世界。台灣是小圓,“中國”是中圓,世界是大圓。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執政以來,台灣史開始脱離中國史而獨立成冊,中國史與台灣史被人為割裂,並開始使用教科書《認識台灣》,書中刻意淡化“中國意識”,強調“台灣主體意識”與“日本殖民統治有功論”。

馬英九時期試圖微調歷史課綱,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台灣”改為“光復台灣”、“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等。這番撥亂反正引發民進黨不滿,課綱微調成了馬英九的“罪狀”。

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立刻推翻前任的微調,主導推動“12年‘國民’教育歷史新課綱”。其最大變化在於中國史不再採取傳統的編年體方式教學,而是提倡“在東亞歷史的脈絡中討論中國史”,企圖把中國史推向區域史、世界史的範疇。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去脈絡化、去政治化、去中國化

“12年‘國民’教育歷史新課綱”自上路以來就非議不斷。

以文首遭歷史老師詬病的初中歷史課綱為例。初中歷史教學分上下兩冊,按原先課綱要求,上冊從中國早期文明起源、夏商周、春秋戰國一直講到元明清。下冊則從晚清變局、民初政局、中共崛起、北伐統一中國到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等。

在新課綱中,中國史雖然保留兩冊體量,但政治史內容大量減少。以上冊“從商周到明清時期”為例,內容分為兩個主題:一是“古代中國”從商周到漢唐,包括“從商周封建到秦漢帝國”“從魏晉世族社會到唐宋庶民社會”“漢晉之際不同民族差異與互動”“漢唐之間交通拓展與文化交流”等;二是“世界網絡中的近代東亞”談宋元明清,包括“宋元明清時期國際互動”“明清時期物種與技術交流”“明清時期西方文化傳入”與“明清時期東方文化輸出”。

只有一冊的高中中國史,除解釋“為何要在東亞歷史脈絡討論中國史”外,只剩下“國家與社會”“人羣移動”“現代化歷程”3個主題。由此可見,在新課綱中,中國史演進由“一條線”被分割成”一塊塊”,去“去脈絡化”“去政治化”意圖非常明顯。

至於當局教育部門所提倡的“在東亞歷史的脈絡中討論中國史”,則直接將宋元明清歸入“世界網絡中的近代東亞”,以期“去中國化”。東亞史是區域史,中國史是國別史,這番操作是把中國史往區域史方向靠攏,甚至是指向世界史。顯然,教育部門將東亞史當作“稀釋”中國史的工具。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溺愛台灣史,虐待中國史”

與此同時,台灣史在歷史教育中的分量一點點增加。與中國史初中、高中各學一輪不同,台灣史是小學、初中、高中各讀一輪。雖然台灣史內容少、中國史內容多,但新課綱下將歷史教學均分為台灣、東亞、世界三塊。如此一來,用島內教師説,就是“溺愛台灣史,虐待中國史”。

更嚴重的是,台灣史教材基本延續《認識台灣》的史觀,以“去中”為基調,將鄭成功收復台灣稱為“奪取台灣”;在血緣、文化上強調台灣與南島(南太平洋島國)的“淵源”;美化50年日本殖民統治,稱之為“在社會、政治、經濟或文化等各個層面上,接觸到前所未有的新體驗”,並刻意減少日本殖民時期掠奪島內資源,欺壓民眾的內容。

與此同時,就是弱化文言文教學。2017年,當局教育部門課程審議會提議,把高中文言文比例從原先45%至55%降至30%,必學篇目由20篇減到10篇。通過網絡投票選出的文章中,除范仲淹《岳陽樓記》、蘇軾《赤壁賦》、陶淵明《桃花源記》及司馬遷《鴻門宴》外,其餘6篇文言文都與台灣相關,但無論從文字、內容與境界而言,都與大家之作相去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連戰祖父、台灣愛國志士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序》,過去長期收錄於教科書中。此番由於文中提到“開山撫番”“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等,被認為“不合時宜”,未能入圍教材。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當飛機廣播我們正飛越長江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這是我小學課本中一直存在的長江,我以為這輩子都不會見到。”這是一位台灣同胞述説他1990年首次到大陸時的感受。

曾幾何時,台灣教科書中提到,“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然而在一輪輪的修改課綱後,作為兩岸紐帶的中國史,在島內年輕人身上的印記越來越少。

清代龔自珍提到,“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因此媒體稱這是“失憶工程”。民進黨一直認為,台灣年輕人與大陸感情淡漠甚至支持“台獨”,是其天性使然,也就是他們口中的“天然獨”。實際上,浸染在“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中的台灣青年,確實會對兩岸定位有錯誤的認識。這些教科書越拖“獨”害越深,台灣社會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我們常説,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其中就有中華文化浸潤之功。收到過島內郵件,開頭“敬啓者”,文末“順頌大安”,傳統文化顯示在點滴之間。因此,不管綠營人士是否願意承認,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始終是台灣不可或缺的軟實力,也是長期以來聯繫兩岸民眾情感、關鍵時期能緩和激烈情緒的黏合劑。説白了,就是我們常説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因此,倘若民進黨當局繼續政治掛帥、以一己之私修改歷史課綱,大陸民眾對台灣文化親近感將逐漸消失,而台灣在中華文化圈乃至世界舞台上的語言及文化優勢,也將處在風雨飄搖中,這豈不令人遺憾?

圖片來源:新華社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來源:作者:修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7 字。

轉載請註明: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