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道,“G20抵制普京”的話題是在俄烏衝突後由拜登政府發起的一項輿論行動,旨在將俄羅斯總統普京排除出今年年底在印尼舉辦的G20領導人峯會之外,完成美國“讓俄羅斯在今後的國際事務中不能一切如常”的承諾。通俗解釋就是美國認定因為烏克蘭問題,俄政府在國際上已經喪失“外交權”。美方甚至提出過讓波蘭接替俄羅斯的G20成員國地位,但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明確反對,這件事鬧到後來也不了了之。
消息稱,美方並不只是想獨自“抵制普京”,而是要動員西方的盟友們一起,這早已經是公開的話題。但歐洲到底對G20峯會邀請普京是什麼態度,一直都“吞吞吐吐”,沒有表示贊同但也並不反對。此前曾有美媒爆料,由於連續數輪的制裁俄羅斯和歐洲關係早已經破裂,再加上天然氣引發的生存危機讓歐洲非常厭惡普京,所以他們認為歐盟極高概率會加入抵制普京的陣營,這讓俄羅斯代表在整個G20峯會上都無法正常參與。
當地時間2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突然就此事表態了。她在接受德國ZDF電視台採訪時明確告訴所有人:不希望將俄羅斯總統普京排除在今年11月印度尼西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峯會(G20)之外。馮德萊恩稱歐盟不會放棄支持烏克蘭的政治立場,即使花費很多錢也在所不惜;但短期內歐盟暫時不會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的制裁,也需要認真考慮如果抵制普京,G20會議還能不能正常舉辦這一關鍵問題,所以他不打算支持類似的態度。
此外,馮德萊恩表示普京參會也有好處,可以告訴他歐盟的立場,也能讓普京回覆,但這不代表雙方能像以前一樣交談。馮德萊恩的這次表態立刻引發西方媒體一場“大地震”,很多報道稱歐盟要拋棄華盛頓了,他們不打算在“抵制普京”這件事上和美國採取相同的立場。至於歐盟為何要如此做的原因也讓很多人議論紛紛,但不少觀點認為歐盟試圖在和俄羅斯關係上出現一些“突破性進展”,讓俄方解決他們天然氣短缺的燃眉之急,至少不能讓俄羅斯在今年冬天最關鍵的時間切斷能源供應,所以此時抵制是不明智的。
因為美國政府説過的言論很難收回(耶倫當眾表態“只要俄羅斯人蔘加的會議我們都不會參與”),那麼到時候就可能出現只有美國攛掇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離場的場景,他們的抵制將淪為“笑話”,就像4月份G20首場會議時美加財長主動離席。對此也有評論稱:“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到,關鍵時候歐洲首先要考慮的還是自己;他們可以製造一場轟動的‘28國抵制普京’行動但卻沒有這麼做,因為美國的壓力不足以讓馮德萊恩做出如此自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