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已經連續六年來通州越冬,不過本週,位於通州區台湖鎮的大鴇棲息地出現破土動工情況,引起輿論關注。新京報記者今天(12月11日)在現場看到,地鐵站配套排水溝目前已經暫時停工,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志願者表示將和項目方進行溝通,希望協商出一個既保護大鴇,又能確保工程順利進行的方法。

望京愛鳥人士來通州看大鴇

上午9點,薄霧散去,天空湛藍。桑元村收割後的農田上,短小的秸稈根根直立。幾位攝影愛好者架着“長槍短炮”,等待捕捉大鴇扇動翅膀的畫面。周邊的樹木、圍擋上張貼着拍攝行為指南和保護大鴇海報,提示大家在規定區域拍攝,不要引誘拍攝。

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農田周邊圍欄上張貼着拍攝行為指南和保護大鴇的海報。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幾隻黑色的喜鵲跳躍覓食,十分醒目,大鴇則沒有那麼顯眼,棕黃色羽毛使它們完全隱沒在枯黃的稻田裏。“順着十二點鐘方向往遠看,有三個白點。”由於距離很遠,記者循着志願者的指引也沒法找到大鴇。但在架設的單筒望遠鏡中,觀鳥圈“明星”的真容清晰地顯現出來:它們的頭和脖子是灰白色的,背部的棕色羽毛帶着黑色斑點,眼睛像寶石一樣又圓又黑。一隻大鴇正在田裏啄食,還有兩隻在靜靜梳理羽毛。

“望遠鏡裏的大鴇看起來不算大,但那隻雄性大鴇,大概有一米高。”志願者魏女士今天正巧值班,想到週末觀鳥、拍鳥的人多,她早上7點就從三元橋開車到了台湖。由於得在外面站上一整天,她的車裏還備了棉褲。“要防止大家下到農田裏去拍鳥,否則會對大鴇造成驚擾。”

一上午,大鴇迎來了幾波“粉絲”。“第一次來就看到大鴇了,非常驚喜。”一位先生脖子上掛着雙筒望遠鏡,從望京開車趕來看大鴇。志願者提示大家掃健康寶,不要聚集觀鳥。在這個冬天,每天都會有4位志願者來此記錄大鴇的生活起居。大鴇喜歡的棲息地塊、取食時間、是否受到人類或者天敵的影響……這些都將被觀測和完整記錄,形成大鴇過冬“檔案”,為保護大鴇提供依據。

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12月11日上午,攝影愛好者來到農田附近拍攝大鴇。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3只大鴇是今年北京唯一越冬種羣

“大鴇回家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會長羿健看來,大鴇不算客人。

今年11月中旬,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鳥調人員發現,3只大鴇在台湖鎮農田活動。大鴇已經連續6年來通州越冬了,年初光臨通州的兩隻大鴇這次還帶來了新夥伴。3只大鴇是一雄兩雌,其中雄性大鴇去年胸口處受傷,志願者通過傷口痕跡認出了它。

大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確定其為世界易危物種,與大熊貓級別一樣。統計數據顯示,大鴇在全世界的數量只有數千只。大鴇選擇的棲息地多為農田,因為冬季農田的人為干擾較少,遺撒的糧食種子、秧苗及越冬的昆蟲都可以成為大鴇越冬的口糧。同時,農田視野開闊,便於大鴇及時發現潛在的威脅。

北京地區的農田逐漸減少、消失,留在北京地區越冬的大鴇幾乎沒有,而今年出現在通州區的3只大鴇是目前北京地區唯一已知的越冬種羣。

為防止驚擾大鴇,地鐵排水溝施工項目暫停

記者看到,水南村和桑元村農田的四周被高樓包圍,大鴇所在的越冬地,面積不足1.5平方公里。半個多月來,三隻大鴇主要棲息地在北側的地塊,尤其是區域東北角,因為這裏離人最遠,受到人為干擾比較少。

不過從12月7日開始,志願者巡邏時發現,東北角的3號地開始動工,開挖地鐵站配套的排水溝。志願者瞭解到,溝渠挖完後還將放入水管並填土、覆蓋防塵網,這將導致大鴇的棲息地被割裂。“施工噪音會驚擾大鴇,也侵佔了它們的家園。大鴇只能在工地南方約100米處棲息,回不到經常活動的地方。”羿健説,志願者馬上和施工方溝通,介紹了大鴇的情況。

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挖掘機附近的大鴇和喜鵲。受訪者供圖

從7日到9日,排水溝開挖了一百多米,9日,現場還拉來了不少水泥管道。經過志願者溝通,工程已經於9日停工。項目施工方陳先生9日告訴記者,這條溝是要設置地鐵17號線車輛段檢修的雨水管線,項目工期大約為10余天,還需挖700多米,“甲方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已經通知我們暫停,他們表示將和動物保護志願者進行溝通,形成方案。”

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遠處的深溝已經被綠色圍擋圍起,施工已經暫停。“大鴇每年10月左右來,3月左右飛回內蒙古。汛期是明年6月,最理想的方案是工程可以在明年3月大鴇遷飛後再進行。”羿健告訴記者,下週一,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將和志願者一起討論,希望協商出一個既保護大鴇,又能確保工程順利進行的方法。“至少不能在夜間施工,要保證大鴇有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據志願者介紹,大鴇今年越冬還面臨幾方面威脅,一是今年的幾塊玉米地收割得非常乾淨,且農田沒有種植大豆,大鴇的食物比較緊張。另外,天敵也會影響大鴇的安全,上週志願者發現一隻雌大鴇脖頸處受傷,疑為野狗所為。

為此,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和志願者準備了200斤大豆,以防遭遇大雪封地,大鴇無法取食。“大鴇不會刨地,只能吃地面上的蟲子和玉米粒。不過大鴇非常聰明,年初的時候它們會跟着羊羣,羊羣刨完地,它們跟着找草根吃。”

羿健説,此次準備大豆並非想靠食物留住大鴇,而是為了保證它們在惡劣天氣中可以存活。大鴇大多在黃河地區越冬,目前已經連續兩年在北京越冬,説明通州這塊農田非常適合它們居住,它們選擇留下來。即使近期出現大風、雨水天氣,它們都沒有離開,因為大鴇已經適應這裏了。此外,當前遷徙期已過,大鴇無法再往南飛,只能在明年春天遷回內蒙古。

目前,志願者已經聯繫公安部門,對附近野狗進行驅逐。

農田生物多樣性豐富,愛鳥志願者希望予以保留

按照規劃,大鴇棲息的農田可能會建成嘉會湖濕地公園。志願者擔心,如此一來,北京將喪失最後一片穩定的大鴇越冬地。

“如果把農田清了,鋪上草皮和硬膠路,種上花和樹,再建一些人為景觀,這樣的濕地公園沒有意義。”魏女士説,農田應該保留原來的生態,並命名大鴇公園。

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羿健指着樹上張貼的大鴇拍攝點示意圖,介紹大鴇喜歡活動的區域。示意圖上提示攝影愛好者,守護大鴇越冬,在規定區域拍照。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羿健告訴記者,這塊農田北邊連着小樹林,生物多樣性豐富,經常可以看到黃鼠狼、野兔,猛禽可以在此捕獲田鼠。從2015年到現在,這塊1.5平方公里的地區觀測到的鳥類達到264種,和北運河流域觀測到292種數量差不多。“這是什麼概念?通州區觀測到的鳥類一共才340種,這裏佔到將近80%。”

他認為,這塊田園如果得以保留,可以分給多個學校作為責任田,讓孩子們體驗勞作,同時也能使大鴇的棲息地得以保留。

記者瞭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於2020年5月成立。羿健説,愛鳥會大約有170多人(不包含學生在內),很多愛鳥人士雖然沒有入會,平時也會參與到保護鳥類的活動中,發現違法行為或者鳥類受傷會和愛鳥會聯繫。

就在前不久,一位姑娘在遛狗時發現一隻紅隼被河面上的電線纏住了,馬上向愛鳥會反映。“我們聯繫屬地政府、供電、消防、園林等各個部門,最後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通過專業設施將它救了下來。如果大家沒有保護意識,那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能就死掉了。”

羿健希望,大家都能有愛鳥護鳥的意識和知識,保護城市中的鳥類鄰居。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盧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78 字。

轉載請註明: 通州大鴇棲息地開挖排水溝,為護鳥施工項目已暫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