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19日電新聞分析:哈里斯能否打破更高玻璃天花板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鄧仙來 孫丁
美東時間19日晚,美國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里斯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遠程演講,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
今年恰逢美國女性獲得選舉權一百週年。百年來,美國女性不斷打破美國選舉政治中的各種玻璃天花板,但迄今仍止步於白宮最高權力之外。
從哈里斯的履歷看,她已多次創下打破玻璃天花板的紀錄。作為牙買加和印度移民的女兒,她是美國曆史上首位獲得主要政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有非裔和亞裔血統的女性,第二位非裔女性聯邦參議員和第一位印度裔聯邦參議員,還曾當選美國人口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第一位女性州檢察長、第一位非裔州檢察長、第一位亞裔州檢察長。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宣佈選擇哈里斯為競選夥伴,經過多方面慎重考量。首先是為兑現他今年3月許下的“選擇女性搭檔”的承諾。其主要目的是為爭取在大選中角色越來越突出的女性選民。在美國選民結構中,女性選民佔比已高於男性。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奪回國會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女性對民主黨的支持大幅增加,被認為是關鍵原因之一。
與現任總統特朗普對決,拜登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是,如何在從政半個世紀之際為選戰注入新鮮活力、激發選民投票熱情。多項民調顯示,儘管拜登目前在全國和多個關鍵搖擺州支持率領先,但拜登選民的投票熱情明顯遜於特朗普選民。
美媒普遍認為,哈里斯是相對最不會傷害拜登選情的“低風險選擇”。哈里斯被認為是具有“可塑的”進步主義傾向的民主黨温和派,個人形象熱情。很多民主黨人期望哈里斯能成為拜登通往女性選民和年輕選民的一道橋樑。
《大西洋月刊》載文認為,如果説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北部工業城市的拜登代表二戰後成長起來的一代民主黨人——一個以藍領白人為核心的聯盟;哈里斯可謂是21世紀民主黨人的代表——來自美國沿海地區擁抱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大城市,本人是不同種族高學歷移民的混血兒,並組建了異族通婚家庭。職業女性、移民和少數族裔,都能從哈里斯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使她“成為民主黨人擁抱美國變遷的共鳴象徵”。
需要指出的是,從歷屆美國大選情況看,副總統候選人重要性有限,不宜過度放大。民主黨方面,黨內各派有不同政策和利益取向,各少數族裔之間也存在平衡問題,拜登與哈里斯的組合面臨諸多挑戰。《赫芬頓郵報》去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有半數男性對女性政治領導人感到不適。而從2016年大選看,性別並非多數美國女性選民投票時優先考慮的問題。對拜登和民主黨而言,“哈里斯效應”究竟如何,尚需實戰檢驗。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曾是最接近美國總統職位的女性。2008年,希拉里在民主黨預選階段獲得1800萬張選票,但輸給了奧巴馬,2016年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敗給特朗普。希拉里2008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説,她雖然失敗,但美國選舉政治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已經有了1800萬道裂痕。
就此而言,不管今年大選結果如何,哈里斯成為大黨副總統候選人本身,已經構成對美國選舉政治玻璃天花板的又一次突破,並將帶來成千上萬道新的裂痕。
哈里斯獲提名後,一名美國女性選民對媒體説,希望有朝一日,女性在總統選舉中獲得提名不再“那麼引人注目”。哈里斯則向美媒表示,女性“不會只是等待別人給我們許可”,“有時候,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能繼續前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