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翁哥原創,所有文章中圖片為介紹或者説明該問題使用。
首先是中國和印度的引發各種問題位置——在邊界,中印雙方涉及到2000多公里的邊界,超過1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歸屬問題的糾紛。而且這其中還夾雜着三個小國:尼泊爾、錫金和不丹,這三個國家在翁哥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講述一些和中印的歷史淵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除此之外,一旦牽涉到領土,那麼還會考慮到巴基斯坦的因素,因此這一地區三個小國和三個大國之間的問題很是複雜。
中國一向以和平發展出發,對於邊界問題主張談判解決,而中印又涉及到中國在某一階段國力貧乏無力解決的問題。
而印度在經歷了英國殖民之後,留下了某些歐洲國家的傲慢和極度自信,試圖打造以印度為中心的“印度圈”,然後把周圍為數不多的國家得罪了個遍。
尼泊爾:也算是作為亞洲的古老國家之一,並不怎麼理視印度,直到後來印度被擊敗之後,印度轉變對尼泊爾態度逐漸有所好轉。
錫金:三個國家中最小的一個,可以説錫金一心喜歡中國,但是當時中國因為家境不怎麼樣,沒法關照錫金,結果印度就出手奪走了錫金。
拿走錫金之後,中印之間出現了新的問題。三個小國家: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不再連接,尼泊爾和不丹被分離,並且印度和中國之間多出了一部分完全隔離的緩衝地帶,對於印度延伸出來的那塊土地是一個很好的屏障。後來,隨着印度的蠶食,中國最終失去了錫金,再後來的中國教科書上也沒有了這個國家。
不丹:前面翁哥的文章也説過這個國家,自己也不是什麼好貨色,目前基本被印度控制,一心朝印度看齊。
中印之間的邊境問題就多了去了,“帳篷事件”、班公湖對峙、洞朗對峙、巡邏對峙等等,摩擦一直不斷。這裏就是回顧一下1962年。
當年中國新疆方面發現好多次印度進入中國的事件,並出現了印軍向中國軍隊挑釁開槍,甚至有了看起來試圖在中國境內永久駐紮,當時的中國巡邏隊沒有做出反擊,隨後中國外交部門提出抗議撤走入境軍隊。
印度方面表示:這些地方歸屬印度,是中國軍隊入侵印度。印度邊防軍對於中國軍隊的挑釁行為保持克制沒有反擊,要求中國軍隊撤離。總的來説就是:大家都在説對方入侵了領土。
而印度方面或許是因為吞併了錫金加上手裏有各個強大帝國送的裝備、或許是看到中國戰略重心在東北而且和美蘇關係緊張,除此之外還和台灣存在問題。所以如果他們自以為強大的印度陸軍出手那麼中國必然一擊即潰。
這麼一想覺得很不靠譜,隨即印度出兵包圍中國前哨,中國前哨見狀後選擇撤離,印度認為:果不其然,只要我們出手中國必然退讓。
接着印度得寸進尺,中國方面隨即決定反手作戰,1962年10月20日,中國軍隊全線反擊,可以説整個印度軍隊直接被擊潰,中印戰爭期間完全是一邊倒的中國式猛進……一個月之後,中國宣佈全線停火……至於為什麼會停火?整個國際形勢對中國不利,而且中國方面的後勤實在是跟不上。再後來,中國醫好了印度俘虜,並把繳獲的裝備等送回印度。
戰後整個印度的國際地位大跌,而且猛然發現周圍亞洲和非洲支持他的國家並不多,隨後印度將怒火轉嫁給了中國,而對於中國送還裝備和俘虜的行為認為是:中國在侮辱印度……(給個眼神自己體會)
印度軍事現代化
這場戰爭之後,印度夢然醒悟開啓了印度軍隊現代化的進程,從徵召士兵到軍火購置都極具猛增,並結盟美方和蘇方共同遏制我國。
為什麼送還裝備
至於中國方面到底有沒有印度認為的那種態度我們不説。但是參看中國軍隊當時在西南的運輸能力而言,印度的萬國造和重型武器壓根沒法運回去,就算想辦法運回去了對於成體制的中國軍隊而言也沒有什麼用,所以就當個送水人情罷了。
總的而言我們會發現:中國處於壓根不想理印度的狀態,但是為了避免可能的戰爭於是在國內修築後勤和戰爭陣地以避免戰爭深入內陸。而印度似乎壓根看不懂中國不想理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