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一眾鄰居里,王阿姨是比較年長的一位,因為一家六口裏,只有王阿姨提前退休,所以平常她總覺得孤單,時不時就到我家做客聊天。因為工作時間比較短,樂樂上學後,我在家也無事可做,和王阿姨倒也成了茶餘飯後的朋友。
隨着聊天內容的深入,我才知道王阿姨並非是獨生子女家庭,除了同住的兒子,還有一個相當能幹的女兒,只不過對方在外省打工,平常只寄錢回家,因此,王阿姨很少提起。
“女兒五年給30萬,有啥用?還比不上兒子一杯奶茶呢。”
王阿姨如是説,聽得我很是不滿,30萬都夠開個奶茶鋪子了,怎麼還比不過一杯奶茶呢?為人父母不能太偏心了。對於我的觀念,王阿姨不以為然地搖搖頭,直接列了一系列理由給我,而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會這樣,不能怪父母偏心。
父母最怕的是孤單
王阿姨説,人人都説她女兒孝順,但在她和老伴兒眼裏,兒子才是真正的孝順。當年一雙兒女大學畢業後,老兩口愛子心切,想要姐弟倆都留在省會工作,沒想到女兒意志堅定要去上海打拼,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件事讓王阿姨很是傷心,覺得女兒不如兒子靠譜。
年輕人要明白,對於已經年邁的父母來説,留在身邊的孩子才是最孝順的,離得遠等於沒生過,只曉得寄錢是換不來親情的。
晚年不與女兒同住
與發達城市不同,王阿姨家鄉還保留着不與女兒同住的思想觀念。據王阿姨説,在他們老家,除非是獨生女家庭,不然父母大多是要跟兒子一起住的,以後在養老問題上,也大多由兒子承擔,女兒結婚後會跟婆家更親近。
這等於説,王阿姨女兒現在之所以給父母寄錢,是為了儘自己的孝道。等到結婚後,女兒的錢就會專注用於小家庭和婆家,就與王阿姨無關了。所以,王阿姨對女兒五年寄30萬並不感動,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畢竟按照老家的傳統來説,女兒只孝順這幾年,將來結婚生子自然就指望不上了,等自己老了生病了,還是靠兒子更多。
日常陪伴更重要
對於王阿姨來説,兒子給錢是左手掏出給到右手裏,都是自家的錢,所以不如一杯奶茶盡孝心更讓人感動。人老了,就更珍惜子女伴隨在身邊的點點滴滴,日常給買點好吃的,遠比隔着千里之外打錢更讓人感動。因此,王阿姨會更因為兒子的一杯奶茶而欣慰,卻不會因為女兒的孝敬而感動。
説白了,王阿姨對女兒的遠離有心結,若是女兒將來外嫁,怕是關係會更加疏遠。
最後,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待呢?快説出你的想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