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既古老又年輕的烏克蘭,為何淪為這場悲劇的主角?

“現代烏克蘭完全是通過俄羅斯割去自己部分歷史領土才建立的。”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講話中如此説道,並宣佈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地區獨立。

講話發表後3天,俄羅斯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引起全球關注。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走到如今兵戈相向的局面,令人唏噓不已。既古老又年輕的烏克蘭,為何淪為這場悲劇的主角?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烏克蘭兒童乘火車穿過基輔駛向利沃夫。圖源:紐約時報

烏克蘭東西部民意撕裂

2014年2月22日,全世界驚訝地發現,此前一直活躍在鏡頭前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突然失蹤了。在那之前的3個月,首都基輔街頭連續掀起規模浩大的抗議乃至暴亂,並迅速蔓延至烏克蘭全境。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2014年3月11日,被基輔解職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舉行新聞發佈會。圖源:新華社/俄新

事件的起因是亞努科維奇2013年11月突然宣佈暫緩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聯繫國協定》可視為歐盟為烏克蘭制定的改造計劃,改造的核心是全面清理烏克蘭政治理念、經濟制度、司法體系等各方面的俄羅斯色彩,並代之以歐盟標準。

自烏克蘭獨立以來,加入歐盟幾乎是歷任總統從不諱言的目標。亞努科維奇突然踩下“剎車”,令烏克蘭中西部的廣大民眾起先錯愕,隨後憤怒不已。在歷時3個月的流血衝突與抗議後,事件最終以亞努科維奇出逃、烏克蘭同歐盟簽署相關協定結束。

但這沒有得到全體烏克蘭人的一致認可。在“去俄化”浪潮中,基輔把俄語剔除出官方語言,迅速激起了生活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廣大俄語人口的極度不滿,以及鄰國俄羅斯的巨大憂慮。之後,克里米亞半島易主,烏克蘭東部地區燃起戰火,其影響持續蔓延並擴大至今。

根據2014年當時的民意調查,雖然有46%的烏克蘭人支持加入歐盟,但也有36%的人支持加入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歐盟顯然並非全體烏克蘭人的一致選擇。同時,支持加入歐盟的人數在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分別佔81%和56%,而支持擁抱俄羅斯的烏克蘭人在東部和南部也分別佔據61%和54%的多數。烏克蘭東西部民意撕裂之大,可見一斑。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烏克蘭民意撕裂,親俄羅斯陣營與親西方陣營針鋒相對。圖源:GJ

理論上講,作為夾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家,最為理想的選擇無疑是在雙方間保持中立與平衡,一如北歐的瑞典及芬蘭。現實中,外界也有不少聲音責備烏克蘭在政治上缺乏智慧。但烏克蘭特殊的人口結構與分佈讓這種理想狀態只能停留在理論上。

在一個擁有4500餘萬人口的國家,有兩撥在政治認同、宗教習慣、文化歸屬、地域分佈上截然相反的羣體,而且雙方的人數大致接近,都擁有難以忽視的政治力量。當國家陷入向東或向西的爭論時,顯然沒有誰能夠輕易説服對方。而當平衡難以達成,政治領導人不得不總是陷入二選一的難題時,國家認同上的分裂註定難以避免。

同時,鑑於烏克蘭自古以來就是亞歐大陸東西方交流的交通要衝,再加上俄烏兩國的歷史文化親緣,以及地理上的漫長國界,這為西方與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國內局勢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條件。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説:“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説,不僅是一個鄰國,更是歷史的一部分。”

俄羅斯怒火已長久積壓

“我們簡單地看下地圖就能發現,西方國家是如何對待北約不東擴的承諾的。不客氣地説,我們是被騙了。”2月21日,普京在講話中説,“美國的戰略規劃文件中寫道,可能對所謂‘對手的導彈綜合體’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對美國和北約來説,誰是主要對手?我們清楚,指的就是俄羅斯。”

普京的這段講話,清楚地反映了俄羅斯自冷戰結束以來積壓已久的怒火與不安。從情感上,俄方感到被西方欺騙;在理性上,俄方對美國謀求絕對軍事優勢的意圖深感威脅。因此俄羅斯的“特別行動”雖然軍事上針對的是烏克蘭,在政治與心理上的對象卻始終是美國與北約。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曾與西方有過“蜜月期”,期待能夠被西方真正接納,並恢復俄羅斯在歐洲近代史上的地位與尊嚴。然而,除了“七國集團”一度吸納俄羅斯成為“八國集團”,俄羅斯感受到的更多是西方以“冷戰勝利者”的姿態對俄進行欺騙與嘲弄——從問題重重的“休克療法”引發的經濟衰退,到北約一輪輪違背承諾的東擴,不少俄羅斯人的真實感受是經濟與安全的雙重剝削。

在這一背景下,烏克蘭靠攏西方甚至渴望加入北約,是俄羅斯不能接受的。2014年,普京果斷下令“接收”克里米亞,行動之迅速、過程之順利令俄羅斯民族情感近乎沸騰,西方的制裁則進一步推高了普京的支持率。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俄方一定會與烏克蘭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事實上,俄羅斯曾竭力通過直接採取武力以外的方式拉住烏克蘭“西化”的腳步,但有限的“政策工具箱”,以及因克里米亞事態而激化的俄烏關係,使得局勢一步步走向失控。

烏克蘭東部的俄語人口聚集區一直希望複製克里米亞模式,歸入俄羅斯,但俄方並未予以認可,而僅提供軍事與經濟資源支持當地民間武裝。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烏克蘭軍隊守衞首都基輔重要區域。圖源:GJ

俄方的戰略考慮,在2015年2月達成的《明斯克協議》中的關鍵部分得到完整體現——協議承認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同時規定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享有特殊自治地位,尤其是在決定烏克蘭國家走向的重大決策中,擁有類似一票否決的權力。

如果這份協議能夠得到雙方的完整執行,那麼俄羅斯就能取得與2014年幾乎同樣出色的政治成果——無需耗費一兵一卒,就能堵死烏克蘭加入北約甚至歐盟的窗口,併為在周邊建立“歐亞聯盟”的計劃贏得時間。

然而,這些對俄羅斯最重要的條款,恰恰也是烏克蘭最為抗拒的內容。因此自《明斯克協議》簽署起,幾乎就沒有得到過真正有效的執行,甚至連起碼的停火都沒有實現。

俄烏雙方在烏東地區連年僵持不下,導致烏克蘭國內反俄情緒進一步高漲,這不僅限制了外交政策的調整空間,也在民族主義崛起的背景下讓烏克蘭國內的政治環境陷入難以擺脱的死循環。

反觀俄羅斯國內,由於經濟結構上的長期缺陷以及2014年後持續加碼的制裁壓力,綜合國力與西方世界的差距不斷拉大。對於俄羅斯來説,能對西方構成有效制衡的工具只有能源與軍事。在美國頁岩氣開發取得重大突破,開始大幅出口並搶奪歐洲能源市場的背景下,俄羅斯要快速解決現實的麻煩和冷戰以來的積弊,幾乎只剩軍事牌可打。

西方背信棄義挑釁拱火

不容否認的是,俄烏這對昔日的兄弟之國走到同室操戈的地步,與美國及北約的持續打壓、挑釁與拱火密不可分。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立陶宛軍隊向烏克蘭運送毒刺防空系統和防彈衣。圖源:立陶宛國防部

西方多位政治及外交人士證實,在冷戰結束前後,面對餘威尚存的蘇聯及俄羅斯,西方不斷在經濟上提供支持,在安全上保證北約不會東擴,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德國再次統一,蘇聯逐步從東歐國家撤軍的局面。

然而沒過幾年,北約就在1997年完成了第一次東擴。頗為諷刺的是,俄羅斯被納入“七國集團”也是在那一年。鑑於當時俄羅斯薄弱的經濟實力,俄方其實並無多大話語權,與其説這是西方對俄羅斯的示好和接納,不如説是一種象徵性的安慰。

之後,歷經先後5次擴編,在波蘭、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均被納入北約後,烏克蘭的西部及西南其實已經被北約國家包圍。從2004年“橙色革命”到2014年基輔再度易主,西方的身影在每一次危機的背後都清晰可見。

俄羅斯不是沒有發出過警告。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了被稱為“冷戰後措辭最為嚴厲”的講話,他痛斥美國“毫無節制地濫用武力”,並直指北約的擴張與保障歐洲安全毫無關係。當時,普京引用1990年時任北約秘書長曼弗雷德·韋爾納的一句話質問:“韋爾納當時説,‘我們並不打算將北約軍隊部署到西德之外,要給予蘇聯穩定的安全保障’。這些保障在哪兒?”

但俄方的警告招來的卻是美國的批評與不屑。對美國來説,只待烏克蘭加入,北約便可以將軍事力量部署至俄羅斯勢力範圍昔日的心臟地帶,並大幅減少俄羅斯再度崛起的可能性。

當俄羅斯從去年起在俄烏邊境部署重兵,德法等歐洲國家反對吸納烏克蘭加入北約時,美國政府及媒體不斷釋放情報機構的信號,炒作“俄羅斯入侵在即”,同時又多次明確表示絕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作戰。在復旦大學教授唐世平看來,這與慫恿甚至迫使俄羅斯出兵無異。

唐世平在戰前就分析認為,不斷炒作俄軍重兵集結,又不滿足俄方最低限度的條件,實則是美國堵住俄方退兵的可能。同時,美國政府明確釋放不會出兵干預的信號,又給烏方輸送軍火,既增強了烏克蘭軍隊的抵抗能力,又刺激了俄方的心理。

美國的戰略考慮是,一旦俄羅斯出兵,整個西歐必將在安全上進一步依賴和追隨美國,所謂“戰略自主”被迫泡湯,同時俄羅斯也很可能陷入戰爭泥潭。

如今,俄烏談判前景不明,基輔周圍重兵雲集,戰火隨時有可能以比前一階段更為激烈的方式展開。曾經的兄弟國家鬧到今日這般地步,又怎能不令人深思。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艾舟

編輯 深海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7 字。

轉載請註明: 昔日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何以走到兵戈相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