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叫好不叫座?四款冷門中型車盤點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綜合

隨着消費升級,中型車逐漸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它們無論在乘坐空間、舒適性以及動力性能等方面擁有比緊湊級轎車更出色的產品素質,備受熱捧並不意外。凱美瑞、雅閣、邁騰等中級車的熱銷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在同級陣營裏還有一些實力不錯但實際銷量一般的產品,我們常稱它們為"叫好不叫座"車型。今天就和大家盤點下四款冷門中型車,如果你是一個有中型車情懷同時又追求小眾的人,在這四款產品中或許就有你的菜。

福特金牛座

筆者曾在去年試駕過中期改款的 金牛座 Vignale版車型,這台車在乘坐舒適度、底盤紮實感、動力響應方面都留給我不錯的第一印象。雖然經過了中期改款,但金牛座的外觀相較於之前的車型並未做出大的改動,更多通過細節設計來提升整車的年輕質感。

無論是更加圓潤的六邊形"盾狀"中網,還是開眼角的大燈設計,都在刻意強化自己的年輕屬性。即便"有心"改變自我,但中庸的屬性依舊沒能得到解決,尤其在今天這個崇尚個性化的時代,金牛座顯然不是那種在馬路上能賺足回頭率的車型。

內飾方面,金牛座同樣是乏善可陳沒有太多亮眼設計,穩重是最好概括,12.8英寸的中控大屏是為數不多能帶來科技感的配置,用今年的審美眼光來看稍顯"油膩",商務屬性更濃。

在動力系統方面,新款的福特金牛座搭載的是一台2.0T的發動機,最大功率245馬力,值得一提的是新款換裝了全新的8AT變速箱,無論是駕駛平順性還是燃油經濟性,相比早前車型有較大的進步。

點評:經過中期改款的金牛座由內而外都做出了全新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年輕化。尤其在換裝8AT變速箱後,金牛座的硬件配置上升到新台階,趕上了競爭對手的步伐。不過,較高的售價、較低的知名度以及相對中庸老氣的外觀導致了金牛座的現狀,而這些都是未來金牛座再改款時急需改進的地方。

雪鐵龍C6

我們常説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雖然第二代C6在外觀內飾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設計,但其市場表現依舊慘淡。月均百輛的銷量成績處於同級邊緣的尷尬境地,以競爭對手雅閣為例,9月份它賣出22563台,差距明顯。

先説優點後説缺點。首先這一代車型在設計上並不像是一台"法系車","另類"、"天馬行空"等標籤早已成為過去式,符合國人審美的"大氣"、"成熟"才是它的代名詞。雖然C6長相足夠順眼但卻有些過於成熟了,畢竟競爭對手們都開始學着"裝嫩"了。

在車身尺寸方面,這一代C6同樣擁有着越級的表現。2900mm的車身軸距、接近5米的車長,讓它成為一台名副其實的B+級別轎車,相比凱美瑞等實力派競品而言更具優勢,有效提升了車廂內的乘坐空間。

內飾方面第二代C6同樣是繼承了此前"總統座駕"的優良傳統,整體設計不僅簡潔大氣,而且在細節的處理上質感十足。像帶有千鳥紋NAPPA真皮的座椅、實木裝飾板、扶手箱上大面積覆蓋的真皮……都營造出強烈豪華感,坐進車內就一個感受——高級。説到舒適最值得一提的便是C6的底盤調教,而這也是雪鐵龍的看家本領。前麥佛遜後多連桿懸掛加上工程師的調教,無論是濾震還是舒適性,C6的表現都足以令人滿意,懸架的韌勁十足,給人一種很強的整體感。

在動力配置上,C6共有1.6T和1.8T兩款THP發動機可選。雖然是與寶馬聯合開發的產物,但這兩台發動機的技術談不上先進,已經退出市場多年的它們在動力性能方面,配合上C6的大尺寸車身只能稱得上是夠用。買C6想要運動?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點評:最後相比豐田大眾等一線的合資廠商而言,雪鐵龍在國內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推廣力度遠遠不夠。如果你站在馬路街頭,凱美瑞、帕薩特、雅閣等主流中型車隨處可見,而C6的能見度卻並不高。隨着年輕一代消費者成為購車主力,其它競品車型都開始主打運動風、潮流範兒時,C6的在追趕消費者審美的步伐上還是慢了半拍沒有太多吸引力。

大眾CC

用"盛世美顏"來形容CC毫不為過,尤其是第一代和第三代車型。不同於其他大眾車型的"保守穩重",CC的前臉使用了更多的鍍鉻飾條,增強了車頭的視覺衝擊力和辨識度。大燈眼線與進氣格柵的飾條連為一體,使整體的一體感更強,前臉設計也露出了一絲"鋒芒"。引擎蓋上的六道稜線如同結實的肌肉,讓車頭兩側層次分明充滿力量感。

不過內飾方面就有些平淡了,依舊是熟悉的"大眾風格"。相較於動感迷人的外觀,這套內飾顯然很難滿足時下年輕人挑剔的審美。如果再改款時,CC能擺脱現有的家族化風格,打造一套兼具科技感與時尚氣息的內飾,相信它還會俘獲更多年輕消費者的芳心。

點評:CC的市場遇冷絕非偶然,它也代表了運動中型車小眾車型在中國市場的尷尬境地。即便像是主打運動牌的阿特茲,儘管擁有迷人"魂動"外觀,以及"創馳藍天"等黑科技的加持,依舊免不了邊緣中型車的市場境遇。而CC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也是情理之中,像這類運動中級車,普遍存在着實用性差、定位小眾、與同平台車型的內部結構類似,價格偏貴等影響銷量的客觀因素。要想銷量提升,對於這類小眾運動中型車來説最好的方式便是放低身段、用更低的價格去迎合市場。

東風本田INSPIRE

與豐田大眾一樣,本田在中國市場採用的也是"雙車"戰略。雖然雅閣與INSPIRE是一對姊妹車型,但兩者的實際境遇卻大不相同。相較於雅閣動輒2萬輛的月均銷量 而言,INSPIRE是難言成功的(月均4000-5000輛)。相同平台下的差異化產物,INSPIRE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

儘管相比雅閣 INSPIRE的前臉造型更加激進,但是比起市面上的大多數運動中型車而言特點並不鮮明,既然定位運動中級車,差異化應當更加徹底一些,拿着相同的預算消費者為何不選擇造型相近、口碑更好、知名度更高的雅閣呢?

點評:知名度低是INSPIRE的硬傷,自1994年第五代本田雅閣以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雅閣"這個名字進入我們的視線中已經有25年的時間。縱觀雅閣在中國的成長曆史,每一代產品都通過良好的產品品質積累下無數的口碑。從最初"有錢人"的象徵,到後來"省心舒適"的模範,雅閣的名字深深印在中國人的心中。INSPIRE這個名字,怎麼看都像是"舶來品",即使你可以説它是"思鉑睿",但總感覺"不接地氣"。姑且不談運動性的外觀會為雅閣增加多少銷量,畢竟還有一部分用户羣體為中年,他們看中的更多的是其舒適性和省心耐用以及對雅閣產品的認可。但是INSPIRE定位就顯得有些尷尬,你説它是運動型中級車,似乎還差點火候;而説它是商務舒適性中級車,又顯得格格不入。

總而言之,INSPIRE的銷量不温不火,是產品定位、定價、產品認知度、營銷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款產品即便擁有上乘的產品力和品質,市場口碑和知名度都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