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虛實之間,美俄關係新一輪博弈啓幕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綜合

連日來,華盛頓中心地帶的安保措施日趨嚴密 攝影/新華社記者 劉傑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不到一分鐘,(美國總統)拜登改變了美俄關係的態勢。”這是美國《時代》週刊網站近日一篇文章的標題。文章從拜登1月25日用“58秒”時間回答美俄關係問題入手,分析認為,“華盛頓對莫斯科的態度轉變堪稱一場地震。整個轉向過程只花了58秒,卻對特朗普時代為期四年的矛盾心態進行了重置。”

拜登表態非常簡短,他説:“我們既能夠依據《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來採取符合國家利益的行動,又能夠向俄羅斯表明,我們對他們的行為感到非常擔憂……”

拜登的立場非常清晰而“平衡”:一方面,在軍控問題上修正前任特朗普政府四處出擊態勢,願意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另一方面,對俄羅斯內政外交繼續進行遏制、打壓。

果然,一天後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在兩人的首次電話交談中再次強化了這一立場。從美方透露的信息看,出於美方戰略利益考量,拜登在軍控安全問題上願意做出妥協,但總體上沒有對重啓甚至改善美俄關係表現出抱有很大希望。

換個角度看,這次通話既務實又務虛。從務實來説,此次通話還側重探討了將美俄核軍控條約延長5年的計劃。這也是此次通過的主要目的,因為該條約10天后就要到期,急需給個説法,避免雙方陷入戰略猜忌。從務虛角度看,美方對俄羅斯內政外交一系列問題表示“關切”,如重申美國“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等,屬於姿態性立場宣示,主要是做給美國國內及其盟友看的。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旨在限制美俄兩國部署的戰略核彈頭和運載工具的數量。2019年《中導條約》失效後,該條約成為兩國間唯一的軍控條約。俄方此前已多次表示願意不設前提條件延長該條約,但美方對此態度冷淡。雙方去年曾就續約問題舉行數輪談判,10月提議將條約延長1年,但未敲定細節。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11月競選連任失敗後,續約問題便再無進展。

拜登1月20日正式就職後,一改此前特朗普的冷淡態度,第二天便做出願意續約的積極表態。1月26日白宮與克里姆林宮通話,兩國最高領導人敲定了續約。

續約是對俄美雙方都有利的戰略抉擇。從俄方看,延長該條約有利於維護其國際戰略穩定,緩和與美國的對抗,避免被拖入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普京説,延長該條約是緩和全球緊張局勢的一個積極事件。從美方看,延長該條約能繼續以可驗證的方式限制俄戰略核力量。有分析指出,美俄在核武器現代化上存在不對稱週期,若條約失效,俄方或在未來數年內獲得相對優勢,而延長條約則能確保美方有效的核威懾。

此外,支持軍控是美國民主黨的一貫立場,奧巴馬當年提出“無核世界”即是範例,拜登本人在競選中亦有承諾。在特朗普政府頻繁破壞國際軍控體系後,拜登政府希望通過延長該條約並在此基礎上與俄方就新議題展開討論,向盟友和國際社會展現其對軍控問題的承諾,重塑美國信譽。

不過,除了軍控之外,美俄雙方几乎找不到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的話題。美俄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決定着美俄之間的戰略敵視與對峙,短期內難有實質性改觀。

過去四年,特朗普政府的對俄關係一直處於一種尷尬的矛盾狀態——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對普京總統很是“熱絡”,以至於出現私人會談超時遭到“指控”;另一方面,“通俄門”成為懸在特朗普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特朗普政府因而故意表現對俄強硬,不管是不是出於自證清白的考量。

俄羅斯有網站刊文指出,特朗普政府毀掉了俄美關係的三大支柱——峯會機制(沒有舉行)、外交互動渠道(已經關閉)和軍備控制的條約法律基礎(被廢除)。四年來,美擴大了對俄製裁,從烏克蘭到敍利亞,到化學武器到“北溪-2”,尤其是“北溪-2”項目,更是連美國盟友歐盟都強烈反對。

拜登會如何呢?從當參議員時候起,拜登對俄羅斯的“不感冒”已小有名氣。在之前的競選中,對俄保持強硬是其外交政策宣示的重要內容。拜登在去年總統選舉前“點名”俄羅斯破壞美國安全與同盟體系,是美國當前最大的威脅。

對美國而言,俄羅斯是最危險的主要對手之一,在大多數方向上對美國構成威脅或挑戰。儘管經濟疲軟,俄羅斯仍是一個軍事大國,有能力獨立決策並維護自己的決策。儘管俄羅斯在意識形態、軍事和經濟影響力方面都不如前蘇聯,但作為一系列潛在制約美國聯盟參與者的地位也很重要。

許多觀察家認為,美俄關係不會重啓,只會是新一輪戰略博弈的開始。拜登不會改變美俄關係的基本盤,遏制俄羅斯仍是美國對俄政策的目標。

總之,拜登政府並未從根本上改變美俄關係態勢,只不過比前任更有系統性,更具“精英派”色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