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航天趕超俄美 時間或比預期早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中國航天趕超俄美,時間或比預期早。長征五號升空引發了眾多外媒關注。法新社稱,這是中國國家進步的象徵,更是中國全球地位崛起的標誌。

  俄新社稱,這一火箭使用了200多項新技術,中國航天工業發展迅速,已開始趕超俄美.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除殲-20、殲-31等新型戰機之外,中國在航天領域展示出來的成就同樣讓世人側目。展會上,長征系列火箭筆直挺立在展區中央,向大家訴説着中國航天的歷史與榮光。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實物、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模型等也登台亮相,讓航天迷們大飽眼福。

  眾所周知,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俄(蘇聯)兩國在航天領域相互較勁,你追我趕,今天你發一顆衞星,明天我射一枚火箭,形成了兩國在航天領域“雙雄並立”之勢,這種基本格局在戰後依然保留。中國作為“後起之秀”,一直處於學習與追趕的狀態。但最近幾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呈現出空前繁榮景象,已經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之列,今日熱搜令美俄這兩位“老前輩”也為之側目。

  在珠海航展舉辦之際,俄媒專門發表了俄航天科學院院士尤里·卡科什的一篇文章,題目就非常醒目:《在世界航天奧林匹斯山上,中國正在排擠俄羅斯和美國》。文章的主旨,從這個題目當中就可以發軔開來:其一,中國已經站到了世界航天的巔峯,與美國和俄羅斯並駕齊驅;其二,中國航天業的迅猛發展,對俄美的傳統地位構成了挑戰。

  衡量一國航天實力,主要有兩大關鍵指標,一是航天發射的次數,二是是否具備載人發射實力。航天發射次數方面,據俄航天專家提供的資料,去年,俄羅斯共實施了29次航天發射,其中有兩次以失敗告終,緊隨其後的美國和中國,分別是20次和19次,但全部圓滿成功。載人航天方面,目前僅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三個國傢俱備載人航天能力。俄羅斯目前承擔着國際空間站的維護和運營,美國人雖然現在在搭俄羅斯的太空“便車”,但在下個十年其載人航天事業將迎來井噴式發展,至少將有三款新型飛船投入使用,包括“龍-2”(原型機已成功完成自主飛行),Orion(於2014年完成首飛),以及CST-100型飛船。今日熱搜中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已經成功完成了5次載人航天任務,目前神舟11號飛船和天宮二號還在太空中遨遊。兩廂比較,俄羅斯還在吃老本,而中美兩國發展勢頭迅猛。

  美俄兩國都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強勁挑戰,這種挑戰首先來自商業發射領域。美國SpaceX公司副總裁哈里斯曾表示,雖然目前中國的角色在商發領域還算不上舉足輕重,但這種局面不是持續太久。“我們SpaceX認為,中國將成為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哈里斯認為,從長期而言,該公司旗下的獵鷹系列火箭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法國的阿里亞娜或者俄羅斯的質子,而是中國的長征系列。今年9月底,美國國會曾舉行聽證會,議題就是“我們會在太空競爭中敗給中國嗎?”與會者認為,在未來6年,中國將大力發展載人飛行和商業研究,力爭成為國際航天的領導者。美國國會還特別指出了中國在運載火箭研製方面取得的成就:2001至2013年,中國共進行了長征系列火箭的128次發射,125次獲得成功,其可靠性達到了98%,足以與俄經典的“聯盟”火箭相媲美。更重要的是,中國並沒有固步自封,已於今年成功實施了長征-7號的首次發射。目前正準備長征-5號重型火箭的首發。

  曾記何時,前蘇聯和俄羅斯曾是我們的“老師”,而美國也是我們的學習偶像,如今我們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奮鬥之後,終於與我們的老師和偶像站到了同一個平台。既然站到了前台,競爭將不可避免,但我們更願意,這個平台更多的是個“合作”的平台,畢竟太空事業的發展關乎全人類的未來福祉。